侯超燕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有专家研究证明,一个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只有达到课本的四至五倍的时候,才能形成语文能力。传统中仅凭一本教材进行教学,教师只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那么,学生的阅读面是有限的,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难以提高。在语文教改中,虽然一直强调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配套教材,没有系统的指引,课外阅读开展往往是走过场,很多老师也就对课外阅读的开展不了了之,收效甚微。
语文主题阅读,使课外阅读的指向性更明确,更好发挥了教材的示范性作用。主题阅读文本,让教师有迹可探、有章可循,能更好地把课外阅读活动落在实处,真正达到了语文大阅读的效果。开展主题阅读初期,我们很多老师可能会有这样的困惑:我们的教学任务也不轻,一学期4本主题阅读丛书,拿什么时间去完成呢?我深知阅读对学生素质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外阅读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至关重要。所以即使困难重重,我们也要积极去把主题阅读抓落实,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在备课中不断思考,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开展了有效使用主题阅读丛书的探索,效果明显。现在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做法:
一、课前诵读巧渗透
如果没有时间的保证,任何教学改革都会昙花一现,落实不了。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中定时间、定内容,用好主题阅读丛书。下午早到校前的课外书阅读时间以阅读主题丛书为主,确保篇篇有阅读。然后把每一篇文章的阅读分享渗透到每一节语文课前的五分钟里。周一是专门进行人文知识的积累,结合本单元课文的内容,在主题丛书中阅读相关知识链接进行交流分享。如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爬山虎的脚》,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主题丛书《守卫精神家园》中《我所钦佩的叶圣陶先生》加深对作者的了解;周二、周三、周四是对应课文学习的主题阅读分享,同学们可以根据阅读从词语积累、课文内容、句子理解、写法特点等方面去交流;周五是对主题丛书中诗词的交流。主题丛书一开始都有很多的诗词,可以集中一起阅读。我先把主题阅读分享任务按周安排好,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上台展示,这样做,既把主题阅读渗透在每节课的学习中,避免了流于形式,保证了发挥好主题丛书的作用,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信心和胆量。
二、设疑激趣喜阅读
教育心理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孩子主动学习的内在原生动力。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重,好胜心强。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在钻研教材时我很注意去挖掘教材中的知识点设置疑问,激发他们主动阅读的兴趣。
1.让好奇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如学完《观潮》一课中,同学们已经在脑海中形成了“钱塘江大潮,真是天下奇观”的印象,我就抛出了这样的问题:“可是有的人看了钱塘江大潮以后,却认为名不副实,你想知道为什么吗?可以去读读《慧眼观天下》的《钱塘江的夜潮》。”截然不同的观点勾起学生的好奇心,纷纷打开书本阅读。通过交流,孩子们还悟出了原来同样的事物,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间点,所感受的是不一样的,真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啊。这种多角度、深层次的阅读,我相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进行训练,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是毋庸置疑的。
2.用好胜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任何国家的文化都是有根基的,而中国文化的底蕴始于古代文学,文言文记载了我国古代文化遗产。学习文言文,阅读古文,能使人切实接触感染到中国的气质。读不懂文言文,所谓继承、吸收、发展就无从谈起。但对于小学生来说,文言文比较难读难懂,而且跟平时生活运用没有紧密的联系,很多学生不爱阅读文言文。为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曹冲称象》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知道他很小就特别聪明。现在我们主题阅读丛书有一篇文章叫《曹冲智救库司》,它是一篇文言文,你们敢挑战一下,借助注释弄明白曹冲的智慧体现在哪些地方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一听,都迫不及待去阅读了。
3.思维导图燃起学生阅读兴趣。小学生对色彩、图象有强烈的趋向性,我投其所好,以思维导图的形式促进学生阅读的兴趣。一方面,思维导图将大量的文字简化为关键词,降低学习难度。另一方面,学生用自己喜闻乐见的绘图方式完成阅读活动,容易获得满足感和成功感,自然就会对阅读的内容保持浓厚的兴趣了。
三、小组交流保落实
我们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不进行检查,很多学生是不完成主题阅读或者是马虎应付的。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保证每个学生的主题阅读都能落在实处呢?在课堂教学中,我就是利用小组交流分享把每个同学的主题阅读抓落实的。每节课我都要拿出8分钟的时间进行课文“1+1”或“1+2”的主题阅读交流,先布置学生在前置学习中阅读老师推荐的主题阅读文章,完成摘抄4个好词,最少一处读书批注的阅读学习任务。比如在上《女娲补天》这课时,本单元训练重点是“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我布置学生课前阅读《童年集合哨》中的《神龙尝百草》和《女娲补天》两篇文章,课上进行小组交流时,每个同学都要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然后推荐一名同学在全班進行阅读交流。小组交流,监管得力,实施到位,反馈快,有效地抓实了全体学生阅读主题丛书的完成情况。
四、一文一得强训练
在学习中,我们会发现有些学生很喜欢看书,可是阅读能力却得不到有效的提高,这是为什么呢?如果单纯追求阅读的数量,没有进行针对性的阅读能力训练,这样的阅读学习是无效的。所以在每个单元教学中,我们要扣紧单元主题这根“藤”,把每个单元要求掌握的阅读能力落实在主题阅读的文章中进行强化训练。比如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我们在专题阅读二“寻找成长的足迹”这组文章中,都只围绕写批注进行阅读。如果是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的单元主题,我们就让学生通过组文阅读专门划出觉得神奇的地方进行体会。这样的训练目的性、针对性都很强,一文一得,一文多练。多元训练,学生从传统的单元课文学习,变成增加多篇以上主题阅读文章的课堂训练,通过主题阅读这一语文实践活动,学生的阅读能力肯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五、精选片段促读写
学习语文最终的目地是什么?我认为,就是能阅读理解文字,能用文字表达和创造观念想法。所以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是我们语文课堂中很重要的教学任务。
对于刚接触写作不久的学生,怕写、不会写现象普遍存在。学生的习作中,存在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空洞无物,不会抓细节写具体。我根据学生实际,降低难度,根据每个单元习作要求,精选片段,进行读写训练。主题阅读丛书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习作例文,我就节选了主题阅读丛书一些精彩片段的描写,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么描写具体的。在进行学生连续细致的观察能力写作训练时,我先让同学们阅读主题丛书中的《牵牛花》一文,让学生品读对牵牛花细致的描写片段,揣摩作者是怎么描写的。先让学生学习文中作者观察的顺序、观察点,体会作者如何展开想象等写法。然后布置学生观察校园里的龙船花并写下来。因为有章可循,有样可学,打消了同学们怕写的情绪,学习效果明显。有的同学这样写龙船花的叶子:“龙船花的叶子刚长出时嫩绿嫩绿的,过一段时间就变成深绿色的了。而且叶子两边上卷,像一个咧开嘴笑的豌豆荚。”有的这样写花的生长变化:“龙船花的花骨朵长得非常密集,像一朵莲蓬。刚长出时花骨朵像一个个小米粒,花开了之后,一簇簇挤在一起,远远看去,像一个大绣球挂在枝头上,美极了。别的花凋谢后就丑丑的,可龙船花的花瓣凋谢后别有一番美丽。因为凋谢了花瓣的龙船花剩下鲜红的花梗,像极了美丽的鹿角珊瑚。”从课堂的阅读到借助主题阅读丛书中的仿写,让读写能力有了很好的结合运用,学生语文素养还愁不能提高吗?
主题阅读它找准了学生们提高语文素养的根本点,巧妙地以教材主题为主线,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将阅读方法由课内习得迁移到课外应用,让阅读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让学生们在有主题的阅读中,获得思想,获得情感,获得知识体系的生成,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用好主题阅读丛书,对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基础、高效的阅读能力、良好的阅读习慣等方面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如何开展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 语文学习网
[2]《主题阅读好处多》 https://www.meipian.cn/1xxc3uby
[3]《为什么要学文言文》 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