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引导孩子听赏音乐

2021-09-10 07:22雷少飞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20期
关键词:音乐教育

雷少飞

摘  要:音乐学习注重身心灵中的情感体验,学生知道作品的速度力度情绪这些基本的音乐要素并不难,难的是更深层次掌握音乐的分析能力,先要愿意听、有兴趣听、懂得听,才能进一步的赏,赏就包括了音乐中的各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如音乐记忆、审美、感受、表现、分析、创造能力。当学生不再是肤浅的去听赏音乐,而是从小掌握了音乐最重要的基础欣赏能力,那么身心灵的审美功能,核心素养的美育教育的意义就会发挥无穷的作用。

关键词:听赏;音乐教育;器乐与声乐;教材选择与使用

在音乐学习中,视唱练耳是基础中的基础,其中最难的就是练耳,特别是对于受年龄限制、没有很多学习经历阅历的小学生来说,耳朵要在音乐课堂学习中怎样发挥作用?是一个教学难题。很多小学的音乐教师因为音乐欣赏课难上,备课不容易,学生接受能力有限,于是往往有畏难的情绪,大多数是听一听音乐,做一些简单的音乐要素分析就算完成欣赏课了,这对于学生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对于广大音乐教师来说缺乏创新拓展精神。音乐学习注重身心灵中的情感体验,学生知道作品的速度力度情绪这些基本的音乐要素并不难,难的是更深层次掌握音乐的分析能力,先要愿意听、有兴趣听、懂得听,才能进一步的赏,赏就包括了音乐中的各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如音乐记忆、审美、感受、表现、分析、创造能力。当学生不再是肤浅的去听赏音乐,而是从小掌握了音乐最重要的基础欣赏能力,那么身心灵的审美功能,核心素养的美育教育的意义就会发挥无穷的作用。因此,要全面完成小学音乐教育核心素养的任务,小学音乐课就不能不重视音乐欣赏这一环节。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怎样对待这种差异,是教育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我在音乐教育教学中迷惑过,一直都在过程中不断的驳论反正,矛盾的是在强调人的主观努力的同时,往往又忽略了人的先天或客观条件的差异;那么怎样教,我自己对这个问题也一直在考虑,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我觉得还是要把引导孩子听赏音乐放在首位,也许音乐欣赏教学的美好出路。

欣赏这个词语可能对于小学生来说表达有点拔高了,但听赏我认为确是可以的,培养孩子的听力应该是从小就启发启蒙记忆能力、听觉能力、丰富的想象力、精神的注意力,进而鼓励发展创造。音乐是听觉艺术,它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听”。没有听就没有音乐艺术,这是根本的根本。由于某段时间我们对这个根本的根本缺乏认识,所以就产生了一系列违反音乐教育规律的想法和做法。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学校里的音乐欣赏课有演变成艺术综合课的影子,没有了音乐基础信息,没有了音乐知识技能,更没有了情感审美体验;看来这确实是一个较大的教学错误,我们音乐教师需要好好的反思与纠正。近些年,我们学习外国经验较多,奥尔夫、柯达依、铃木、达尔克罗嵫、综合音乐感——差不多都学了,但我觉得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没有关注本土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只有空学经验生搬硬套,没有了实践的支撑,那么音乐教育的根本就谈不上抓住。一个比较突出的典型例子,就是教孩子识简谱。用手势把1比做一根手指,把2比做小鸭子或胜利手势,把3比作OK——这种形象化、趣味化的做法,出发点无疑都是好的。但,游戏化的教学结果也有其弊端,容量不能太多,很多孩子只记住了胜利手势、OK和小鸭子,却连1 2 3的简谱唱名也不知道,更不要说唱出1 2 3的音准音高了。另外,一谈到音乐,就必定要借助于语言文字,似乎音乐离开了语言解说就成了不可理解的怪物。不相信音乐本身有能力去解说自己,感动别人;单靠语言文字去解释音乐、推销音乐,不去发挥音乐本身的藝术感染力,这是本末倒置,也是违反音乐教育的规律的。有些音乐教师,教学中花样不断翻新,惟独没有音乐,没有了音乐的学科特点,这不得不说是音乐教育的最大悲剧。下面我来谈谈几点个人关于听赏音乐的教学体会和观点:

一、架起器乐与声乐的桥梁

器乐与声乐,先听哪个?这也是很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过去,包括我自己在内,总以为歌曲有歌词,内容具体,便于理解,特别是对儿童,好象理所当然应从歌曲开始,其实不然。要在声乐与器乐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以便从声乐过渡到器乐。现在看来,这种做法似乎并没有什么必要。理由是:对一些还在幼童时期的孩子来说,他们根本听不懂理解不了歌曲的词,对他们来说,听歌曲仍是听音乐。歌词对他们理解音乐帮助不是很大,有时还可能成为累赘。因此,我觉得给孩子听赏音乐,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如一、二年级的学生,不一定非要先从声乐学唱歌开始,反过来,先听器乐后听声乐,也许更好。理由很简单,器乐曲是独立的、纯正的音乐,而声乐则是音乐与文学的结合,已不是纯正的音乐。就像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相结合一样,它已淡化了音乐的纯正品格。特别是现今有些歌曲,去掉歌词,音乐就无法独立存活,又怎样体现出音乐艺术的价值?又怎样能达到音乐艺术“审美”的教育目的?这个问题,我认为是很值得研究的。例如器乐曲《口哨与小狗》,作曲家用模拟手法使音乐产生直观听觉形象。在欣赏作品时,我看到很多学生哼唱着诙谐、活泼的音乐旋律,随心所欲不知不觉地摇晃着脑袋,扭动着身体,就连眼睛眉毛都高挑起来,一副顽皮、神气的样子,仿佛自己就是音乐中的小主人,吹着口哨留着心爱的宠物狗嘣来跳去。我不禁为学生的音乐即兴感受力所打动,更为音乐欣赏的魅力而折服!更有甚者其中某个班的学生他说要把这首乐曲放给他家里的小宠物(一只哈巴狗)“悠悠”听听,让它也学学,以后带着它出去散步的时候就可以边唱边玩了。这件小事情使我很惊讶也有所顿悟,因为音乐欣赏已经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密切结合了。艺术不正是来自生活而高于生活吗!

当孩子长到具有一定的语言能力时,再给他们听赏以及学唱品味高、音乐与文学结合的好的歌曲,孩子们不仅能得到音乐的陶冶,还能受到文学的熏陶。由此可见,学校的基础音乐教育在引导孩子听赏音乐方面,不仅要考虑教学教材、教学内容及方式方法的选择,还要特别注意孩子不同年龄段的接受能力。

话又说回来,器乐也好,声乐也好,先听也好,后听也好,这都有待进一步探究,关键在于音乐本身是否好,是否能被孩子所接受、所理解,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

二、听赏教材的选择与使用

听赏是介乎听辩感受与欣赏分析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它既不象听辩感受那样随意、自由,又不象欣赏分析那样专业、系统,而是一种既有一定要求,又有极大自由度的儿童音乐启蒙活动。因此,对教材的选择与使用,也没有什么明确的固定要求。中外古今,传统的、古典的名家名曲,民间音乐,适合孩子们唱的各种童谣等,都可以作为听赏的内容。目的在于开阔眼界,增加知识,提高听觉的感知能力,为以后高一级的音乐才能的发展打下巩固的基础。教师、家长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现有条件,按照听赏的目的任务和要求,随机应变,灵活掌握。也不需过分强调所谓的系统性,但要特别注意,对孩子的要求一定要切合实际,以免要求过高、过难、过急,影响了孩子对听赏的兴趣。另外,一首短曲、一首短歌,虽然短小,但却代表了两大类音乐——声乐与器乐。孩子就可以从中感受到是用手在乐器上演奏出来的;是用嘴巴演唱出来的。他就会感受到两者的不同。这也算是一种教学思想的体验,举一反三,小中见大。

在给孩子们听赏音乐时,有很多方面的问题需要考虑。就那调式来说,一般的幼儿歌曲,可以说百分之90%都是大调式,连小调式也极少见到,这对发展孩子的调式感,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为孩子选择听赏教材时,就不得不考虑作品的调式问题。

在听赏的过程中,我们就是要有意识的引导孩子由简单到复杂,由不知到知之,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逐步培养他们听觉的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有时同是一种调式,但由于民族、地區、作者的各种差异,作品的风格、情趣而可能大不相同。全世界有多少种调式,无人统计过,也难以统计,总之,很多。我们给孩子们听赏音乐,不可能把各种调式都听到,也没有这个必要,但一些大的类别,常见的种类,还是要知道一些,懂得一点,这是十分必要的。音乐听赏,除了让学生接触古今中外,风格特点各异,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经典之作以外。还应该大力弘扬民族音乐艺术,通过欣赏我国民族传统音乐作品或者具有民族音乐素材的风格鲜明的作品,有助于学生了解本土音乐文化,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例如,花城版六年级音乐教材中的《十面埋伏》是欣赏曲目中的精听曲目,该作品为琵琶演奏经典,现代流行的版本一般是1975年刘德海改编的。全曲富有特征的“出征、点将、埋伏、大战小战等主题组成(表现不同的古战场场面),结构较为自由。第一段主题旋律出征的出现,琵琶那清脆明亮的音色模仿号角声,短促而有力,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中间的几段主题旋律琵琶的不间断的轮指、刹弦技巧,不断上升到大战小战高潮,学生们仿佛看到了音乐中那描绘古战场的波光诡谲的激动热烈的历史画布,让他们留下了形象、鲜明、深刻的作品印象。在欣赏时,我给学生简单讲述了历史故事“垓下之战”“四面楚歌”,简介了刘邦项羽这些历史人物的特点,寓教于乐,学生既增长了历史知识,又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并引起了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喜爱。又如民族器乐曲《百鸟朝凤》,在欣赏过程中,有些学生反应唢呐的声音很刺耳不好听又有点搞笑,我趁机抓住学生的这些感应区反思教学方法方式,在后来课时上课之前,先让学生进行课前欣赏知识查阅汇总预习,鼓励他们先通过文字资料图片视频故事等对唢呐做初步的了解,然后在上课时与其他同学分享听赏感受。教师也通过精心制作的教学课件,对唢呐的不同形制形状、音色的模仿多变进行全面的讲解,然后再配合听赏《百鸟朝凤》,那听赏感受就深刻了许多,有同学课后主动与我说到:“一个小小的喇叭,怎么这么神奇啊,音色变化这么丰富,还能模仿不同小鸟的声音,我以后再也不会小看我们中国的民族乐器了!” 我国是有着56个民族聚居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有着极其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结合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听赏一下各少数民族的歌曲与乐曲,也是引导孩子们听赏音乐提高兴趣的一个好办法。

在给孩子们听赏音乐时,除了对调式应有所了解外,还要懂得一点有关节奏节拍方面的知识。关于节拍,小学阶段主要掌握的是以四分音符为主:如四二、四三和四四拍子;区分二拍子和三拍子的强弱关系,每小节的第一拍强拍和后面的弱拍。进一步的学习汇总还有如单拍子、复拍子、混合拍子等种类,对小学生来讲,能对以上所讲的各种拍子真正有所体会,认识并基本准确掌握的话,已是非常不错的啦。

在听赏的过程中,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曲式问题。关于曲式,一般人很少注意。就是在音乐院校,往往也只限于谱面的分析,如何依靠听觉掌握曲式,进行系统的听觉训练,尚不多见。音乐是时间的艺术,乐曲只有在时间的流动中才能得以陈述。因而在听赏音乐时,必须对音乐的主题的呈示、发展变化、再现等各个部分及其相互的关系,从头到尾都有所了解,才能对乐曲有个完整的印象,才能全面地认识和体会。教会孩子听赏,任务是艰巨的、困难的。因此必须从小抓起,经过长期的听觉训练,提高听觉的审美力、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力,从而达到培养孩子成为具有一定音乐认知水平的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先从简单容易的做起。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能力的提高,最后就一定可以掌握复杂的乐曲结构形式。关于曲式,这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这里不可能谈得很多,但具备了以上所谈的简单基础知识,若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话,对一些比较复杂的曲式,我想也能有所体会。对孩子不能讲太多的理论,重要的是多多地听,仔细地听,专心地听,听得多了,自然就会领悟到其中的奥妙所在。还有就是音乐的体裁与表演形式等问题。如听赏曲子时能把不同体裁不同表演形式的作品拿来比较,那么学习的效果将会更好。

在这里还有一点就是特别要注意的,那就是在听赏一首乐曲及其改编曲时,一定不要把历史给颠倒了。古今音乐中除了历史知识,还可以学习地理知识。世界上有很多描写地理的风貌的乐曲歌曲,讲讲世界各地的山光水色,风土人情,孩子们一定会非常感兴趣。

另外,在听赏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熟悉各种人声、各种乐器。这也是听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所不可缺少的。还有,有些世界名曲,听一遍、两遍是不够的,必须反复听,这样才能在孩子的心田里生根、开花、结果。我在教学中固定每个学期听赏一至两个著名音乐家的几首世界名曲,多数为器乐曲,而且是反复聆听,还要求高年级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找这些世界名曲的内容、创作背景和作曲家的生平简介等,后让小组代表朗读其中精华部分,写或说出听后感,以期更深入的了解作品、理解内涵。

怎样引导孩子听赏音乐,是一件十分复杂,十分困难的工作。不仅要了解孩子,还要懂得教育;不仅要懂音乐,还要懂历史和地理,以及有关的各方面的知识。所以我们,特别作为音乐教师来讲,更需要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

参考文献:

[1]《音乐欣赏大全》2005版。

[2]蒋建洲.发展性教育评价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

[3]《中国音乐教育》总第180期,2009,6,(35)篇。

猜你喜欢
音乐教育
创作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意义探讨
中国传统音乐教育传播的必要性
贵州民歌引入音乐教育的策略分析
浅议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与学生创造力培养
新时期音乐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传递的关系及实现策略
浅析音乐教育在基层消防部队中的作用
关于特殊音乐教育师资培养的个人见解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