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艳艳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已不再把成绩的提高当做教学的重中之重,而是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逐渐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移,为国家培育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思维方式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教授基本的数学知识外,还需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上渗透我国传统文化的教学,通过传统文化的融入来使学生发现数学的趣味性,明白数学之于生活、之于社会、之于国家的重要意义,以此来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本文就如何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完成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这一问题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传统文化 渗透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2.012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种文化如潮涌至,如今学生们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文化环境里,免不了受其他国家文化的影响,所以加强传统文化在课堂的渗透是非常有必要的。另外,由于学生学习压力的增大,其并没有足够的时间了解认识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的理念完全不符,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学生民族意识淡化的现象,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身为一名数学教师,有责任与义务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工作,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傳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现状
虽然小学数学新《课标》早已颁布,但很多数学教师没有及时按照新《课标》调整教学策略,并不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自然也处于不了了之的状态。传统文化融入课堂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相关的文化知识穿插进去,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但大部分的数学教师并未认识到传统文化融入课堂的重要性,仍然采用着传统的教学理念,只注重数学知识的教学,以至于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仍处于知之甚少的状态。另外,很多学校并没有给教师下达“传统文化融入课堂”的教学指令,对教师忽略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现象持置之不理的态度。学校和教师对传统文化融入课堂的重视程度不足,使得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的现状不容乐观。
二、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的意义
1.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如今,综合能力强的学生才是社会所需之才,而那些只会通过刷题来获得高分的学生终会被时代所淘汰。把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有用之才是教师的职责所在,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必要的知识传授外,还应在核心素养的培育背景下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利用课堂给学生创造一个学习传统文化的平台,为其日后能够在更大的平台上对传统文化侃侃而谈奠定基础。小学数学对学生人格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传统文化的融入显然又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数学对小学生人格和思想的塑造作用,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2.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如果学校专门为学生设置传统文化课,学生很可能会由于课程的枯燥性而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但是如果把数学课堂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既能弱化数学的抽象性,还能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枯燥的应用题、难以理清的解题思路是大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固有印象,由于学生对数学存在着一定的偏见,所以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便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而传统文化的融入,可以让学生们了解数学的形成史和发展史,认识到正是由于数学的存在才促进了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改变学生对数学的错误认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所在,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使其由一开始的被动学习转换为乐于求知,从而改善数学教学现状。
三、核心素养下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1.利用成语游戏活跃课堂氛围
成语出现在数学课堂中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因为在学生传统认知里,成语一般都是语文课上学的,但是不可忽略的是,成语在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其中也不乏与数学相关的成语,教师应打破学生的这种固有认知,在课堂上利用一些成语游戏来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明白各个学科之间的相通之处,既完成了传统文化的渗透,又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知识的趣味性。例如,教师在讲解《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先给学生用幻灯片展示或者在黑板上写一个“7/8”的竖式,让学生们根据这个式子打一个成语,这个较为简单,学生很快就可以猜出来是“七上八下”这个成语,当然这只是开课前的一个小热身,一个成语游戏学生根本无法尽兴,这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说:“同学们,数学中还有很多类似的成语,你们想知道吗?想知道的话就好好学这节课的内容,因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就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式子猜出其中的成语。”当学生听到教师的话时都会对教师接下来的教学非常感兴趣,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教师进行完基本的知识讲解后,就该给学生“出题”猜成语了,如“9/10(十拿九稳)、1/1(不相上下、一模一样)等”,这些成语都可以很好地融入数学教学,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
2.通过数学家事迹的讲述培养数学精神
古代的中国数学和西方数学相比,发展较快,这离不开数学家的努力探索和刻苦钻研。如今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都是数学家们通过不断地探索和验证得出来的,学生现在进行的数学验算论证和数学家们相比简直就是“九牛一毛”,教师应多多给学生讲述一些数学家的故事,这既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课堂放松时间,又完成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并让学生看到数学家们对数学的执着与探索,并向他们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精神。例如,学生在学习《圆》这一节时,会学到与“π”相关的知识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都需要用“π”,教师要给学生讲解清楚“π”的来历,难免就会提到祖冲之这个古代数学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段和祖冲之相关的视频资料,使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对祖冲之的贡献、生平经历有初步的了解,教师再进行相关的补充,使学生充分地了解祖冲之的故事,体会到古人的智慧,并明白中国数学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完成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为科学而奋斗的种子,使学生们学习其身上刻苦钻研的精神,并在学习数学时以此为榜样,端正学习态度,树立为我国数学发展作贡献的理想。
3.参加数学活动,体验传统文化的意义
传统文化的渗透如果只是局限在数学课堂这片小天地,无法取得根本性的成效,课堂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但这只是一时的,无法在学生心里留下永久的烙印,而数学实践活动则不一样。学生在参加活动之前需要准备相关的资料,在参加活动时需要调动手、脑、口、心等全身的器官,其参加完活动之后会加深对传统文化的印象,可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传统文化在数学课堂的渗透速度。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教师可以组织手工比赛、手抄报比拼和数学想象画等活动,让学生把文化元素融入自己的作品当中,以此完成传统文化的渗透。对于中高年级的小学生,教师可以举行口算接龙、五子棋比赛和珠算比赛等活动,使学生在口算接龙中提高自身的反应能力,在五子棋比赛中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在珠算比赛中体会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学生之所以缺乏足够的数学兴趣,是因为没有亲身体验过数学的魅力,所以教师应给予学生体验数学、感受数学的机会。数学实践活动的举办不但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学习数学的趣味性,还自然而然地实现了传统文化在课堂的渗透。所以教师应适当地调整理论知识讲解在数学教学中所占比重,多多举办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古人智慧,体验文化魅力,促进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
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渗透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数学教师在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下耐心引导学生体验、感知传统文化。小学数学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应把文化游戏融入课堂,以此来激发学生兴趣,讲述数学家故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举办相关的数学实践活动,给予学生良好的文化体验,让学生在教师的安排下感知文化之美,从而实现文化水平和数学水平的双重提高。
参考文献:
[1] 鲁盼盼《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分析》,《考试周刊》2021年第20期。
[2] 李世军《文化素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途径探究》,《读写算》2021年第5期。
[3] 陈延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的策略》,《知识窗(教师版)》202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