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忠娜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和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再次进入了大众视野,“如何培养既拥有良好知识储备又具有强健身体素质的学生”成为全社会思考的问题。因此,小学这一最为基础的系统化人才培养工作,也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培育,体育教学重新得到了重视。基于此,以下对关于提升小学田径教学质量的方法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田径教学;教学质量;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3-424
引言
自素质教育全面推广以来,基础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高,国家要求加快课程改革,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并满足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田径作为小学体育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加强小学生对田径课程的学习,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教学方式单一、枯燥,很难激发学生对田径课程学习的兴趣,并且受到年龄、性格的影响,小学生在田径课程学习中经常会出现消极训练、逃避训练的情况。
一、不断丰富田径教学方法
如何将小学田径教学从形式单一到形式多样化,是亟需我们思考的问题。单一式的传统训练,会让学生在潜意识中认为,田径运动是一项及其耗费体力,是毫无乐趣的运动。长此以往,学生们对于这种重复的教学模式产生厌烦心理,因此,如何改变学生们这种意识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将小学田径教学方式的进行丰富,对于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能起到很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将单一的田径跑步运动转变为友谊竞技活动,这样一来,不仅仅能够增加学生们对于田径课程的兴趣以及积极性,同时还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田径运动中来。其次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以及竞技意识,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的意识,从而让学生了解参与田径活动的意义,让学生正确看待田径这一运动项目。
二、教师转变项目认识,改变教学思维
所谓“意识决定行动”,思维作为意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在无形中影响着教师对体育教学活动的设计和教育方法的选择。只有对“体育教学”和“趣味田径项目”均形成了正确的认识,教师才有可能在二者之间建立起更加严谨的“融合应用”思维,才有机会以更加科学的教学思维支持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和高质量地学习。相反的,若教师本就对“趣味田径项目”乃至“体育教学”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就不会积极设计相关活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也就自然而然地受到了限制。这也就意味着,将“趣味田径项目”应用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以作优化教育结构、促进学生成长之用,教师们首先应落实的一项工作,就是转变自身对于“趣味田径项目”的认识,改变传统、刻板的体育教学思维。这样一来,伴随着认识和思维的正向变化,他们就会形成更加清晰的“融合”教学思路,学生也自然有了更多新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三、课中分组教学实践环节
传统体育田径教学模式中,如在“短跑”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选取的是教学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中。而借助分组教学模式,教师可在分组过程中搜集整理的调查问卷结果,坚持以“组内差异化、组间均衡化”教学原则,进行科学的分组,这样能够充分挖掘出小学生的兴趣点,进而展现出小学田径体育分组教学的有效性。科学分组结束后,按照短跑教学流程、新课标教学改革的思路,对每个小组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并下达有效的教学任务及教学目标。在分组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每个小组提出相同标准的教学要求,同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教学作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小组合作学习氛围。此外,可在小组内选择一名责任心强、学习积极性高的小学生作为小组组长,有效组织和领导小组内成员按照教师教学要求,结合下达的教学任务,制定可行性高的小组田径体育训练教学内容,優化分组教学实践模式。
四、继续强化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
随着国家与学校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体育课程标准》)学习与培训的重视,大部分体育教师认识了《体育课程标准》,并且根据这一课程标准来制订学习计划。对小学体育教师而言,不仅要完成体育课程的授课,还需要了解并掌握《体育课程标准》关于教学内容和目标的要求、现代教育技术,掌握体育教学必需的基本技能,能够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坚持运动的习惯,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工作并提高创新教学方式的能力等。例如,在新课改的目标要求下,体育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因此体育教师不仅要正确地示范田径运动动作,还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每个田径动作的含义和锻炼效果,创新练习的方式,科学合理地安排练习时间。此外,教师要根据学校的安排及自身的学习需求,多参加学校开展的田径课程培训活动,利用与其他学校交流的机会,多学习其他学校田径教师的教学方式,调整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活动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自身的专业度,以适应课程的灵活度。
结束语
小学体育教育是学生接受系统体育教育的开端,田径是一切体育运动的基础,田径运动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小学处在身体成长的关键时期,身体素质也应该重视起来。因此,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小学田径教学应该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地进行完善与改革,有效促进课堂教育质量以及教育效率的不断提高,为国家培育出更多的田径运动后备人才,进而促进我国田径事业的飞跃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浩.小学体育课程中田径教学内容的选择[J].田径,2020(09):72-73.
[2]吴锦华.试论小学趣味田径教学的要素及应用方法[J].田径,2020(09):76-77+79.
[3]陆建国.小学田径教学训练的现实困境与理性反思[J].田径,2019(03):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