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剑敏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引入和更新,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更要使学生以理论指导实践,促进知行合一,增强学生的文化内涵和法治意识。由于农村教育设施和教育观念落后,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农村中学德育和法治教育成效不明显。
关键词: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4-092
引言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深化,培养青少年特别是中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成为积极响应国家依法治国要求的教育重点。尤其是农村中学,中学生在这段时间会比较叛逆,因为处于关键时期,道德和法治应该在这段时间进行教育。农村道德法治教育不仅可以提高整体素质,而且可以学会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成为爱国守法、道德文盲的公民。但是,实践教育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课堂教育的有效性,不利于中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一、法治意识渗透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重要性
法治意识应该是刻在人们心目当中的,不应该是刻在大理石上供后人观赏的。因此,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尤为重要,青年人应更加重视法学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希望,是下一个时代民族的栋梁。在青少年心中播下法治的种子,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内涵,帮助孩子们在脑海中了解法治,认识法治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尤其是在中国是考试大国的情况下,当孩子进入社会时,留在心中的不是知识,而是核心素质。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培养儿童核心素养,从小知法守法,坚定维护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场所。当新一代年轻人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和正确的法制意识,成年后进入社会时,就会对国家产生更高的责任感。提高成为国家新青年、新栋梁的能力,为中国建设更美好的社会时代。
二、农村中学德育法治教育问题分析
当前,农村德育和法治存在问题,制约了教育水平的提高。首先,农村学校对教育伦理和法治缺乏兴趣。很多老师和家长认为语文、数学、外语等主要学科的学习更重要,所以学校不重视德育和法治教育。二是农村中学生基础比较差。在农村,一些条件好的孩子被送到城市中学,导致农村学生素质低下,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不良。此外,农村条件和环境限制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因此课本中的许多例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不符,教师难以组织学生的探究活动。最后,老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评价相对陈旧,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非常敏感,忽视了对不健全学生的情感和道德教育。另外,学生的法治知识和修养相对较低,学生法治意识薄弱。
三、农村中学德育与法治的有效教育策略
农村中学以德育和法治教育为首要任务的教育工作者应予以重视,积极寻求教学方法的改革和进步,许多取决于有效措施的实施和科学方法的引入。多条路径的渗透,让学生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清晰的引导,投身于道德与法治的实践,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坚定不移的认可和大力支持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并提高了学生的素养。
1.优化教育措施,充分强调中学德育和法治教育的实效性
进入中学阶段,很多学生在生活经历、思想认识、自我追求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和提升。但是,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倾向和发展方向的差异,在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上还存在许多差距。对此,教师需要补充许多实践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各种体验生态中更好地學习道德知识和法律知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一是结合学生实际,营造生活情境。通过将道德、法治和生活现实紧密联系起来,运用生活现象、事实、事件和信息进行教育指导,让学生在教育的转型、衔接和迁移过程中了解教育内容。获取生活现象和教育内容,认知转化。二是根据教育需要,组织问题情境。针对特定的教育主题、学科等设计可迁移的、发展性的、开放的教育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渐进、微妙的方式获得新的诠释,提高学习效果。
2.创新教育活动,逐步提高中学德育和法治教育的可塑性
学生从参与各种教育活动中获得的认知体验自然是不同的。因此,要突出中学德育和法治教育的可塑性,教师可以通过构建、开发和设计多种教育活动,将教育领域的游戏、故事、问答等活动融为一体。还鼓励学生在教学中通过合作小组学习、师生讨论、学生自我探索等方式在教学中相互协作、互相帮助,让学生在学习和提高知识的同时愉快地开阔眼界。随着各项教育活动的开展,课堂自然而然焕发出无限活力和魅力,学生投身于德法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将得到有效促进和不断增强。
结束语
农村中学德育和法治教育虽然存在困难,但如果方法得当,课堂教学的效果还是可以提高的。而这些发展也可以为孩子们的学习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校园环境,也可以为孩子们未来进入社会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莫柱林.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探究[J].求知导刊,2020(11):21-22.
[2]李群.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华夏教师,2019(36):26.
[3]唐多会.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有效教学策略思考:以九年级“富强与创新”单元为例[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8):145-146.
[4]任娜.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9(2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