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中职旅游服务专业群人才培养分析

2021-09-10 08:42:32段生丽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25期
关键词:新形势下人才培养分析

段生丽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新的“十四五”规划提出丰富乡村经济业态,壮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宿经济,未来3—5年,社会将需要更多一专多能的旅游人才,中职类学校肩负培养基础应用型旅游人才的重任。

关键词:新形势下;中职旅游服务专业群;人才培养;分析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5-278

引言

每个教育实践者的追求都是理想的教育状态,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实践者更是如此。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职业教育与建立现代经济体制、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必须做出巨大努力去改变这一现状。《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主要的发展目标有一条便是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是与第三产业密切相连的专业,主要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出具有服务技能的专业人才。让中职学生能够学好专业理论,并且增强实践能力,是很多教育实践者在教学工作中一直思考的问题。

一、明确课程设置与课程标准

中职学校的旅游服务专业群主要以旅游方向为主,专业群内包括旅游服务与管理、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航空服务与管理、服装设计与工艺、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美发与形象设计等专业。学校在专业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上紧跟市场发展动向,设置如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航空服务与管理、美发与形象设计、服装设计与工艺等专业。在课程标准设置上,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构建以文旅融合为趋势的教学体系

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涉及的课程非常多,主要包含导游基础、导游业务等,但仅仅这些学科还是不够的,中职院校应该打破学科限制,根据文旅融合发展的需求,增设文化旅游等方面的课程。首先,中职院校应积极整合各个学科的资源,通过计算机、大数据、信息技术等前沿技术使文化与教学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为打造特色旅游学科、特色文化旅游管理奠定基础,结合文旅发展以及文旅管理,为学生的学习拓宽渠道。其次,作为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战略,文旅融合还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的支持,这就需要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重视专业知识、职业素养、管理经验以及职业分析等方面能力的训练,各个岗位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在课程设置以及课程体系建立过程中,应该以发展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为主,实现模块化的教学,并根据区域文旅的发展开设适合当地特色的专业,使得课程体系可以更具有针对性、前瞻性,满足文旅融合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需求。

三、构建以学生真实情境体验为主的教学模式

应将传统观念中以课本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改变,重新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导向的新型教育模式,围绕学生进行教学的改革,以学生的真实体验为主。老师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给学生们创建一些真实的任务,让他们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来培养自己的能力。可以不通过现代化工具,比如手机、电脑等,让学生们在完成实训任务的过程中,充分了解这个职业,同时融入学习的状态中。学生才能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学习能力,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要学的内容,在工作的环境中,感受到一定的压力,更加客观地认知到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教师们应为学生们制造真实环境,让学生们更加直接地体验工作中的感觉。给学生们进行导游讲解课时,可以通过3D立体画面来模拟旅游景点,让学生们在环境中感受到旅游业的魅力并产生共鸣,增加学生们对职业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们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养。

四、建设高标准综合实训基地

教師在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实训基地的教学资源组织实践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如“模拟导游”课程中,教师可以将班里的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是工作人员,一组是游客,让他们分别扮演角色。设计“游客”在景区出现突发状况,“工作人员”根据专业知识解决问题。让他们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问题处理,了解未来工作岗位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学会如何应对。在实践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先进的VR教学平台让学生体验各知名景区,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在今后带团过程中不会因对景区不熟悉而耽误行程,还可以让学生借助录播系统录制导游词,在复听的过程中进行修改,直到满意为止。通过这些实践锻炼和自主学习,能帮助学生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素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专业实现完美对接。同时,实训基地还可以作为社会化旅游从业人员业务能力提升的培训基地。

五、打造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前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98年提议重视对“双师型”教师的培育,自那以后便形成了一个具有普遍共识的“双师型”教师的定义。而笔者认为打造“双师型”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夯实教师的理论教学基础。2.提升现有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3.引进一批具有行业实践经验的新教师。

结束语:

中职学校主要以培养技术人才为基础。师生需要加强联系与互动,积极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中职学校的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来分析和思考问题,并在课堂上给予学生主动权。既要保证学生掌握专业的技术知识和技能,又要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且良好的三观。只有这样,旅游管理专业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时代发展需求之间的完美连接。

参考文献

[1]乔金环.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04):155-156.

[2]郑玉珍.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分析[J].国际公关,2019(10):94.

[3]顾闯.浅析新时期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J].产业科技创新,2019,1(27):127-128.

猜你喜欢
新形势下人才培养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24
新形势下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挑战与策略研究
青年时代(2016年27期)2016-12-08 22:30:46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新形势下企业党委自身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新形势下公司融资技巧的实践探讨
财会学习(2016年19期)2016-11-10 03:53:19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09:11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8:35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2:22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