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平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5-010
这是我从教三十多年来一直追求的梦想——一堂真正的语文课应该是一首灵动的诗篇、一幅优美的画卷、一首婉转的歌曲,使学生在课堂上领悟真、善、美,陶冶心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
记忆的闸门缓缓打开,我回到了教学《江南》那课的时节。期末学期考试之后,九月一开学接手一年级的新生,全部的心思都紧锣密鼓的在孩子身上:常规教学,养成习惯的培养等。于公开课,心中确乎有些愣愣:到时再说吧!
时间如斯,一晃,期中考试结束了,两次的伴随《部编本走进古诗文》线下研修活动也结束了。五天的研修,紧张而忙碌,匆匆之间,终有所获。特别是朱文君老师对小语古诗文怎么教那最平实的话语常常萦绕在耳际:不管怎么教,都离不开读,当然读的形式要多种多样,让儿童喜闻乐见。对古诗文,不妨把传统吟诵引入课堂,带着学生曼声吟哦,感受文字特有的音韵之美。总之,一句话:腾出时间,想尽办法让学生读起来,直至成诵。朱老师最朴实的话语确实让我体味到之后的教学方向与方法。于是,在《江南》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上,在明确了教学目标,确定了教学难点后,我反复推敲琢磨,最后决定把先前看了又看的教学活动设计的三个板块(板块一:了解江南,认识方向。板块二:初读诗歌。板块三:精读诗句。)重新定位设计,针对低年级孩子的特点,结合《江南》这首诗描写江南水乡人们采莲时的欢乐情景,我把教学活动设计成了四个板块。(板块一:视听小宴,感受江南之美。板块二:导入新课《江南》。板块三:初入江南,读画中诗。板块四:再入江南,悟诗中景。)在视听小宴感受江南之美这个板块中,我选取了精美的江南水乡图片和一首纯古筝乐曲《梦江南》,高山流水般的音韵嵌于美仑美奂的画面之中,那一刻,我和孩子们仿佛身处柔美的江南水乡,欣赏了碧绿的荷叶,艳丽的荷花,看到了水中欢快游着的鱼儿,感受到了采莲人的快乐……那一刻,江南的美景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我听到了孩子们小声地赞叹,我看到了孩子们愉悦的神情,好一个赏心悦目的视听小宴。在“初入江南,读画中诗”这个板块中,我设计了古诗趣读巧背的教学环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肯定会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情。我想:我们完全可以巧而有趣的带动课堂气氛,唤起孩子们强烈的学习欲望。于是,我和孩子们变身鱼儿,摇着尾巴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一边快乐地游弋,一边大声地朗读诗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那一阵子,我们成了一池快樂的小鱼呢!我们学古人摇头晃脑地吟诗,孩子互相有节奏地拍手读诗,边拍肩边读诗……只听见教室里孩子们朗朗书声!正读得欢呢,调皮的鱼儿凑热闹来啦!它们衔来了荷叶,遮盖了诗文,要考考小朋友能不能背诵啦!孩子们低头窃笑,遮住何妨?果真,一个个背得舒眉开怀!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如何激发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的学习欲望呢?在板块“再入江南,悟诗中景”中、我设计了一个“我当小诗人”的教学环节:用诗歌里的话来说一说:江南可——。一幅幅美丽的江南动感图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时,孩子们真的好开心哦!那跃跃欲试的诗人情节也由此而生!一小会时间里,瞧:孩子们的小手举得高高的,诞生了好几位小诗人呢!看,他们的诗句:江南可划船、江南可采葚、江南可采橘、江南可采茶、江南可养蚕。我想:假以时日,一定会有更多的小诗人写出更美的诗篇!
古诗文可吟、可诵、可唱,我和孩子们随着古诗新唱,伴着优美的旋律在这吟唱之中一起去感受江南美景的迷人之处!
我相信:只要我们潜心研究,静心思考,用心设计,精心策划,我们一定能品尝到别有一番风味的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