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甫
中职院校田径运动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主要是学生对田径运动失去兴趣,为了能够增强学生热爱田径的兴趣,本文试图寻找改变传统的田径教学方式,探讨提高田径教学的方法以及如何改善现有的中职田径教学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在物质水平提高的同时,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状况却每况愈下,为了提高青少年的身體素质,国家也推行了阳光体育等政策,希望各个学校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田径运动是体育教学的基础,是体育运动中最佳的运动项目,也是增强学生体质的主要手段,但从现状来看,各个学校开展田径运动教学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学校和家长不够重视,一方面教师没有执行严格的考核标准;另一方面,学生的体育兴趣主要集中在球类等娱乐性的运动项目上,往往因为田径运动项目枯燥乏味,对其产生厌烦心理,没有充分认识到田径运动对于健身的意义,难以体会到田径运动带来的乐趣,导致体育课上田径教学举步维艰。为了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学校要承担起田径运动项目的发展和推广责任,切实更新教学理念,探索应对之策,提高中职院校田径教学的教学质量、教学水平。
1 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
在教学中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对田径运动不感兴趣,总感觉田径运动又苦又累,非常枯燥,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试图改变教学计划,适当的开设田径课程的一些理论课,通过开展有乐趣的前景理论课,可以增强学生对田径运动的正确认识,这样学生会从心理上认同田径运动的学习意义,从而增加学生对田径运动基本知识的把握,对田径锻炼提供了理论支持。另外,要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通过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实现体育教学的目的。比如在授课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让学生去跑,而要提升教学的趣味性,比如增加一些游戏成分或者一些竞技性的游戏,这样就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目前在大多数的职业院校,其田径运动基本上都是让学生去跑步,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和观赏性,不利于学生广泛参与,可以通过穿插其他田径运动,如跳高、跳远,这样就增加了观赏性,可以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除此之外,需要加强田径运动评价体系的建设,要对学生的田径运动情况进行有效评价,切实提高学生的田径运动水平。在对学生评价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评价,比如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积极性,考勤缺课的次数等等,通过这些方面去评价和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另外还要考核学生的进步程度,做到因材施教,对进步比较快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同时还要对学生掌握技术要领的熟练程度进行考评,从而了解学生的认真程度。
2 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
田径运动是世界级的热门项目,其功能在不断延伸,国家体育管理部门对我国的大中小学田径教育也比较重视,这样也要求我们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其目标不仅仅是跑的更快,跳的更高、更远,而是要把田径运动与学生的身心健康结合起来,拓展田径运动的内涵,要深刻理解田径运动的价值所在。在具体制定教学目标时,可以在完成大纲规定的总目标的前提下,设置若干小目标,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选择小目标的实现,最终实现大的目标,这样就会让学生在田径运动中找到方向。在田径教学的目标设置中,要与田径教学的教学改革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引导和提高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积极性,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状况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学生都有懒惰的本性,需要不断的克服自己的惰性,这需要教师给予鼓励,培养其积极性。田径运动是一个需要长期刻苦训练的运动形式,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田径运动项目比较多,如100米跑、200米跑、400米跑、800米跑、蛇形跑、4×100米跑等,每种跑步都有针对性的技巧,教师要在这些方面做好引导,引导学生在不同的项目上采取不同的技巧方法,在运动过程中可适度安排休息,其间,教师也可以给学生传授一些田径方面的科学理论,可以编制训练口诀,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在锻炼中张弛有度,科学合理,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避免受到运动损伤,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于田径运动的积极性。
3 不断创新田径运动的教学理念
任何学科都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这是事物发展的内因。中职学生年龄不大,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我想还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让学生意识到田径运动项目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这样才能使其从内心深处愿意参与田径运动。如让学生了解到竞走类,跑步类运动能够提高人体在缺氧状态下的工作能力,能够提高身体素质,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通过跳高跳远等运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铅球,垒球,篮球等投掷类的运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力量和爆发力的训练等等,让学生了解通过田径运动能够产生比较理想的健身效果,这样学生就会发自内心主动参与田径运动的相关项目。新的教学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不能完全采用强的形式,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而是要让学生意识到健康对于他们的重要意义,同时还要意识到通过田径运动提高身体素质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的坚持和不懈的锻炼。职业学校应该设法让学生充分的意识到“健康第一”的理念,这样才会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加田径运动项目,并能真正的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意识到田径运动的重要意义,可以请校内外专家给学生开展相应的健康讲座,让学生更好的意识到运动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如每天慢跑五公里,对场地的要求不高,但是长期跑步的效果比较明显,精神状态明显好于不跑步的状态,只有让学生深切的体会到跑步带来的改变和乐趣,才能让学生乐于参与,积极参与。
4 广泛组织田径赛事活动
田径运动有着独特的优势,可以锻炼学生的耐力,速度,力量,有利于学生身体技能得到全方位的发展,除此之外,田径运动还能够培养中职学生坚强的意志,顽强的品格。基于此,学院应该多组织田径赛事活动,建设田径运动文化,培养学生的田径运动意识。比如每年学院可以组织马拉松比赛,也可以组织半马比赛,也可以通过街头赛事激发学生参与热情,让学生参与社会田径赛事。只有让学生充分的了解田径运动的价值,才能培养学生的参与热情。普通的学生也不一定要完全了解田径十项全能,只要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田径内容,参加比赛即可,如100米跑、跨栏、跳远、推铅球等。对于难度较大的田径项目,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情况有选择的进行参与,对于具有一定难度的田径运动项目,也可以有意识的降低难度,从而提升学生参与比赛的信心,比如跨栏跑这个田径运动项目,要对其进行改造,让跨栏变得更加简单,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信心,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兴趣。在跑步比赛方面也要加入趣味性内容,如果每年都让学生在操场上跑步,这样就会略显单调,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取定向越野的形式组织跑步,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跑步中找到新鲜感,也就愿意参与和乐于参与跑步的运动。当然,降低学生运动的难度和增加学生田径运动的趣味性,不能够丢弃项目的基本技术。也可以将田径项目的比赛与学生的期末考核结合在一起,对于体育田径竞技中表现比较好的学生,可以直接通过期末考核,这样就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积极性。
5 结束语
目前普通的职业院校,公共体育田径教学逐渐被淡化,再加上田径运动比较枯燥,导致学生对田径运动失去兴趣,其根本原因还是教育管理部门不够重视,缺乏严格的考核标准。这要求教师在田径教学中充分认识到田径教学的重要意义,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只有如此,才能不断的创新田径课的教学方法,才能掌握学科的前沿动态,通过不断的吸收和借鉴,最大可能破解中职院校田径教学的困局。
(作者单位:徐州机电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