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游泳教学的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

2021-09-10 10:44:32程钰师铭徽
当代体育 2021年23期
关键词:教学班游泳运动

程钰 师铭徽

游泳是一项备受高校学生青睐的体育运动项目,其不但能够强身健体,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同时还能够提高人体的基础代谢率,帮助学生塑造优美的体型。这些年很多高校认识到了游泳运动的健康价值,并开设了游泳课程。那么我国高校游泳教学的开展状况究竟如何?现阶段还存在哪些问题?后续应该怎样发展?为了理顺高校游泳教学的开展思路,本文就基于以上三个问题阐述了高校游泳教学的开展现状,分析了高校游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后续开展高校游泳教学的可行性对策。

1 高校游泳教学的开展现状

游泳运动健康价值的被肯定、被认可和高校体育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使得我国高校游泳课程的开设率明显提高。整体来说,南方高校游泳课程的开课率普遍更高,游泳教学在广东、浙江等地的高校中基本已经普及。其它地区高校游泳课程的开设率虽然低于南方高校,但也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些年我国高校游泳教学的发展成果。实际上,除了高校游泳课程的开设率逐年提高之外,高校游泳教学的师资队伍也在不断优化,这些都为我国高校游泳教学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在肯定我国高校游泳教学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进步的同时,通过实地走访和文献研究也发现,现阶段我国高校游泳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还有很多值得优化和改善的空间。具体说来这种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对理论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多数高校和教师在开展游泳教学时,都是以游泳技术的传授和训练为主,很少会针对游泳运动的理论知识进行专门的、系统的讲解。即使在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涉及到了理论知识,也往往是三言两语简单带过。这种情况不但影响了高校游泳教学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游泳学习效率。这是因为,教师对理论教学的忽视,使得很多学生缺乏游泳的基本理论知识。而基本理论知识的缺乏,又限制了学生对游泳技术要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出现了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不仅如此,对理论教学的忽视,还会影响学生游泳运动安全意识的形成。特别是防护知识和救护知识,这两部分是非常重要的理论知识内容。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防护知识和救护知识,会为高校游泳教学和后续学生自行开展游泳锻炼,留下极大的安全隐患。

1.2 学生人数多,课时安排少

我国多数开设了游泳课程的高校,在划分教学班级时,主要采用两种方案:一是根据学生的年级和专业进行游泳教学班的划分。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划分为不同的游泳教学班。二是让学生自主选课,最终根据选择游泳运动项目的学生人数来确定班级。但无论是采用以上哪种游泳教学班划分方案。最终划分出的单个教学班中的学生人数都不会太少。笔者曾经对周围开设了游泳教学的兄弟院校进行过走访,结果发现,这些院校开设的游泳教学中,单个教学班的人数最多能达到50人左右,少的也有30人左右。再加上目前各个高校安排的游泳教学总课时普遍偏少,每节课的课堂教学时间又十分有限。在高校游泳教学中就出现了课时安排少、课堂教学时间紧、学生人数多的问题,以至于高校游泳教学的教学安排过于紧凑,教学节奏偏快。所以,教学结束之后,很多学生既没有深入理解游泳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也没有熟练规范地掌握游泳运动技术和技能,从而使得高校游泳教学流于形式,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价值。

1.3 个性化教学不足

笔者在开展高校游泳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即使是同一年龄段、同一班级的学生,其游泳运动基础往往也存在很大差别。整体看来,来自南方城市的学生游泳运动基础普遍要高于来自北方城市的学生;来自城市地区的学生,其游泳运动基础普遍要好于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这一点在泳姿规范性上表现的尤为明显。然而在开展高校游泳教学的过程中,很少有教师会关注到这些差异,有些教师即使关注到了这些差异,也没有将其重视起来,并作为影响教学安排的因素进行考虑。多数教师仍然习惯采用常规的、统一的教学组织方式,来组织开展游泳教学活动。这样一来,那些游泳运动基础较差的学生,在教学时间过紧的情况下,通常很难跟上教學进度。如果教师对此不闻不问、不加干涉,学生很容易在学习中出现自卑、怯懦心理,既不利于游泳学习效率的提高,也不利于游泳运动兴趣的培养。

2 高校游泳教学的发展对策

2.1 重视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和技能教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两者都是高校游泳教学内容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关注技能教学,却忽视了理论教学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高校和教师应该将游泳理论知识教学重视起来。一方面学校应注意构建科学系统的理论教学体系,为高校游泳理论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教师在开展高校游泳教学活动时,也要注意整合理论教学资源,将游泳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贯彻渗透于游泳教学始终,以实现理论教学、技能教学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而在这个过程中,防护知识和救护知识的教学是重点,不但教师要在游泳课堂教学中进行重点强调和详细讲解,同时学校也应利用现有的宣传资源和宣传途径,积极对游泳运动的防护知识和救护知识进行宣传。比如:利用校园广播进行宣传、利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等等,力求普及游泳运动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的游泳运动安全意识。

2.2 优化教学安排

要改善高校游泳教学中学生人数多,课时安排少,影响教学成效的问题。就必须针对当前的教学安排进行优化。在进行优化时,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1)高校应结合学校的课时安排实际,适度增加游泳教学的总课时。(2)进一步扩充学校的游泳师资队伍,并在游泳师资充足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小班化模式组织开展游泳教学。以改善单个班级人数过多,教师在有限课堂教学时间内,无法兼顾所有学生的状况。(3)创新教学方法。在学校课时安排和分班方式短时期内无法得到改变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从教学方法的层面入手,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缓解学生人数过多,课时安排过少的问题。例如:每个教学班中都会有一些游泳运动基础比较好,游泳运动技能掌握比较规范的学生。在开展高校游泳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尝试采用小组教学法,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不同的小组,并将这些游泳运动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平均分配到各个小组之中。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学练,以发挥基础较好学生的带头作用,带领全组学生共同提高。再如:教师还可以尝试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游泳教学,将一部分比较简单、比较容易掌握知识与技能,放到课前让学生自主学习,这样就节省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解这部分知识和技能的时间,缓解了课堂教学时间紧造成的一系列问题。

2.3 重视个性化教学

针对高校游泳教学中学生游泳运动基础差异大的情况,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模式,力求个性化教学的贯彻,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学有所得。例如,在开展高校游泳教学时,教师可以尝试采用分层教学法,将游泳运动基础不同的学生分为不同层次,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开展个性化教学,让学生游泳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化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

3 结语

在学校体育教育环境不断变化、教育模式不断革新的背景下,高校游泳教学既会遇到更多的发展契机,同时也会面临更多挑战。只有及时对高校游泳教学的开展状况进行总结、反思和改进,才能够抓住契机,直面挑战,实现高校游泳教育的健康、良性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民生学院)

猜你喜欢
教学班游泳运动
雅韵·智慧·健康
开展对外交流增强文化辐射
——厦门老年大学举办海外教学班
不正经运动范
Coco薇(2017年9期)2017-09-07 20:39:29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Coco薇(2017年8期)2017-08-03 16:11:23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游泳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加强教学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