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钦和
【摘要】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助推了农民的进城转型,城市发展了,农民富裕了,但也存在中学生缺少了父母的关爱与管束、出现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抚养教育的"隔代教育"问题,最终出现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令人担忧的问题。本文就解决农村中学生隔代教育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 隔代教育 建议对策
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引导”农民外出务工,农民工的进城对城市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他们的腰包也鼓了起来,但是和子女的分离也在所难免,出现留守中学生的问题,也就是留守中学生由家中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照管、教育成为常态,这就是"隔代教育"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使得农村留守中学生与父母同住的中学生相比,缺少了父母的关爱和管束,家庭教育基本处于“无政府”状态,留守学生除了在学校还表现相对成较好外,其他时间则是信马由缰,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调查分析的相关情况,就新时代中学生的隔代教育问题谈以下观点。
一、农村中学生“隔代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民致富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成为他们供子女上学的重要经济来源。他们后代的教育资金由他们出,但学生的生活教育只好交由祖父母,外祖父母代管。
我们学校是农村的初级中学,我们曾经做过调查;一是在校学生的父母同时外出打工的比例占学生总数的31.5%,父母一方在外打工占学生总数的46.5%。二是母亲在家留守占一方家长外出务工的比例高达85%以上,而她们中又有72%以上的人在本地的小企业干零工或者季节工,好多家长天不亮就出门,半夜才回家,和孩子在一起交流的时间少之又少,根本没有时间来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由于和父母交流的较少,父母亲情的缺失和管理不力,再加上“隔辈亲”等问题的存在,致使部分农村中学生出现孤独闭锁,心情冷漠,学业荒废,误入歧途等很多匪夷所思的问题。
二、“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
由于隔代教育现象的存在,致使农村学生的心智得不到健康发展。
一是在家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由于隔辈亲的问题,出现溺爱孩子的现象,他们对孩子的管理教育方式、观念不能够与时代同步,对学生的心智成长是一个障碍。
二是精力缺失的问题有时会出现意外情况发生。由于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精力不够,而这些农村孩子缺乏家庭管束,再加上他们年幼无知,思想单纯,自我保护意识差等原因,他们会“想方设法”的玩耍,比如在池塘里游泳,垂钓,在国道上飞车,在网吧中沉迷游戏等等……,这些都很容易让学生受到伤害,成为影响学生安全的一大隐患。
三学生性格的缺失。中学生中学学习期间也是健康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家庭、学校、社会在这一时期的态度和行为都会带学生性格的形成有莫大的关系和影响,前面说过祖辈由于受精力限制的影响,他们觉得只要孩子别饿着就算尽职了,至于中学生的心理和性格他们是鞭长莫及,根本不知顾及。所以如果学生长时间的不与父母的接触交流,就会缺少父母的关爱,就会在生理和心理的需求上得不到满足和健康发展, 特别是在学习生活上有了问题烦恼时更是郁闷抑郁,长此以往他们的性格就会变得自卑,沉默、悲观、极端。这些性格与情绪上的缺陷,势必对孩子的人生道路产生不良的影响。易出现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等不轨行为。
四是学生的学习会受到影响。父辈对留守学生的生活起居进行照顾仅限于不饿着、冻着,至于他们的学习成绩则不会花更多时间来进行关注,不会下工夫关注了解学生的精神和道德上的问题,即使学生有了一些过失、出现一些问题,也认为"树大自然直",得过且过,无法让学生得到到正确、严格的家庭教育,会使学生学习不用功,养成不体谅家长老师的“怪异”性格,产生厌学的情绪和"读书无用"的思想。而祖辈对孙辈的溺爱和护短,还造成学生很难接受父母、老师的严格要求和批评,容易形成感情隔阂和情绪对立,使正常必要的教育难以进行,结果是学习成绩不好,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倾向比较明显。
三、解决农村中学生“隔代教育”问题的建议
1、创新班级管理机制。一是引导农村留守的中学生在校寄宿,建立健全他们的家庭成员联系方式、家庭住址、日常行为、学业成绩、思想品德等档案资料。二是班主任教师要切实负责。成为管理这些学生的直接责任人,其他任课教师结对帮扶这些学生,时常和他们谈心交流,了解情况,监督他们的生活起居,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进行激励性评价。让学生在学校有家的感觉。
2、定期召开班会交流心得。一是班级定期召开会议,在會上让学生了解父母外出务工的不易,让学生畅谈学习心得,引导学生认真学习,遵规守纪,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的辛劳。二是在班会上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班主任、任课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和谆谆教导,以此来加深师生间的亲切和信任感。三是在班会上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矫正活动,让学生的各种烦恼在班会上进行倾诉,和大家分享心情,以此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
3、做到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四位一体机制。这一机制的建立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成长,对学生的成长是一个促进和关爱。也就是让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在信息方面沟通到位,时常保持联系,对学生实施“无死角”的教育和沟通。一是家长在外地多联系孩子,多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利用务工淡季尽可能多地回家与孩子见面,在孩子生日期间或传统节日之时捎寄些衣物,食品,让孩子充分体会到亲情。二是家长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电话联系,让家长知道学生在学校工作和学习状况,家长的则把务工情况告诉学生和学校,建立信息沟通畅通机制,家长在外务工放心,学生在校学习安心。三是每学期召开"隔代教育"学生及其监护人座谈会,发现问题有的放矢进行教育。
4、祖辈家长也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祖辈家长要转变观念,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只有健康发展才能够成为有用人才,为此不仅要管制学生的饮食起居,也要用自己的阅历和和学生进行交流,耐心倾听学生的诉说和情绪发泄絮叨,然后用自己社会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来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有效处理孩子教育问题。
总之,农村中学生的隔代教育问题是个阶段问题,是时代发展转型阶段的问题,在这个阶段我们要创新教育机制,创新教学方式,尽最大努力解决这一问题,为农村的义务教育创设出更加优美的环境。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机制的健全,隔代教育问题会得到圆满解决。
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高村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