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涵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推进的背景下,小学中段语文学科也应在此趋势下做出革新。教师应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以丰富多样且新颖的教学方法,将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激发,为其营造相对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小学生能够全身心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提高学习质量与教学效率,进而推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中段语文;高效课堂
前言:
语文是小学中段最为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学好语文,对于后续的学习将是一大助力。但当下多数语文教师并未改变教学理念,依然沿用说教模式为小学生传授知识,这样收获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故而,语文教师应积极探究建构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及语文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
一、加强师生互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在教学中无论运用哪种教学方法,首先应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然而相对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加高效的学习,收获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就当下小学中段语文教学而言,大多数教师依然以说教模式讲解语文知识,这就导致本就活泼的小学生要面对枯燥的课堂及沉闷压抑的学习氛围,无法将自己融入到课堂学习中,最终学习质量及教学效率都会止步不前。基于此种情况,语文教师应在授课的过程中,寻求有效的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小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放松,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强化对语文内容与知识的理解掌握。进而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及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构建活力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例如在《大自然的声音》一课中,全篇课文主要以人格化的描写手法,并加以大量形象鲜活且生动的语句,从风、水及动物三方面入手,突出了大自然声音的美妙。那么在语文教师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先不让小学生打开课本,而在导入的环节以一则大自然的纪录片开展本课的教学,将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之上,并提出相关问题。“同学们,你们是否认真聆听过大自然的声音?”“谁能分享一下自己听到的大自然都有什么声音?”“这些声音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小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就会有高涨的情绪,并积极踊跃的发言,课堂氛围明显变得更加活跃,同时也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然而小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下,能够放松身心,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加强对课文内容与知识的理解掌握,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
二、善用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小学中段的语文学科教学中,由于受学生年龄及性格的影响,他们在学习上还缺乏一定的自主意识,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引导。然而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对此并不注重,也不善于引导小学生自主进行学习,这就导致学生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只能通过听讲的方式去被动接受知识,往往难以真正理解文本的内涵与中心思想,对于语文相关知识也掌握的不扎实。因此,教师若想彻底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善用教学情境去引导小学生自主学习,将其带入一定的情境中,让学生有不同的教学体验。这样不但能强化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其语文综合能力,还能对课文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对其中的内涵与中心思想有更深刻的领悟,进而促进小学生学习质量的不断提升,让小学中段语文课堂变的更加高质高效。
例如在《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本篇课文是按照作者游览的先后顺序进行描写,将一路上的风光勾勒的十分清晰。然而,小学生对于这类游记并不感兴趣,在学习只也不会投入过多的精力,这就导致知识掌握的不扎实,教学效率也差强人意。对此,语文教师应积极探究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比如可以提出有针对性及目标性的问题,以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引导其自主学习。教师切记提问要围绕文本主题及中心思想,如:溪流有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说溪声会变换调子?双龙洞与溪流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说山是粉红色的?山上的沙土是什么颜色?作者把洞内比作什么?洞内有多大?溪流的变化说明什么?提出这些围绕主题的针对性问题,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望,目的在于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能加深记忆,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进而促进小学语文综合能力及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
三、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化教学模式已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其中信息技术包含丰富的形式,如电子课件、多媒体、互联网等,能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突破诸多束缚,带给小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将教材上的内容与知识以视频、图片、音频及动画等形式呈现给小学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及兴趣爱好。同时能快速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让小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够更加扎实。因此,语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将信息技术引入到课堂,并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用互联网搜集相关的教学资源,再以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以助力小学生能够高效的学习,进而促使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及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
例如在《海上日出》一课,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主要按日出的时间顺序进行描写,突出了几种不同的景象,进而展现了日出这一奇观。那么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由于见过日出的学生极少,见过海上日出的学生几乎没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若是一味以说教模式进行讲解,小学生也无法体会其中的壮观景象。因此,教师就应运用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上搜集与本课相符合的教学资源,如视频或图片,再用多媒体展示给小学生。使其通过观看视频有更直观清晰的视觉体验,带给小学生更加震撼的心灵冲击,使其能置身于其中之感。这样運用信息技术,能快速将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充分激发,使其能将自身带入到一定的场景中,更深刻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及作者的创作意境,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及素养,让小学语文课堂变得更加高质高效,促进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
总结:
在小学中段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究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及教学情境,以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引导其自主学习,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其能全身心融入到课堂学习中,进而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及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乔建平.高效课堂教学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探讨[J].学周刊,2021,3(3):125-126.
[2]刘亚丽.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3):40-41.
浙江省瑞安市新纪元实验小学 32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