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宏杰
【摘要】新课改形势下,注重专业阅读和终身学习是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其中一条主要途径。教学工作和专业发展需要我们不断阅读,阅读教育经典需要与思考结合,教师专业阅读要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关键词】教师专业成长 阅读目标 内容 路径
新教育创始人朱永新教授对教师专业成长方式的建议是: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他提到:不和大师对话,不读书,提高教师素质就是一句空话。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有:参加培训、实践研究、同伴互助、教育反思、请教名师、专业阅读等等。在众多途径中可以肯定教师专业阅读,即读书是教师十分有效的专业成长方式。
一、找寻专业阅读目标,为教师自身专业成长把握“方向盘”
(一)广泛地开展专业阅读,以促成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读和教是相辅相成的,没有高层次的阅读,就没有高水平的教学。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认为“学问能陶冶人的性格,历史能使人聪慧;诗歌能使人灵秀;数学能使人精细;自然哲学能使人深沉;伦理学能使人庄重;逻辑和修辞学能使人善辨”。教学实际上是一个人内在文化修养的外化,如果腹中空空,教学只能是空架子。特级教师王崧舟那深厚的艺术底蕴、扎实的知识功底、宽广的学科视野,让我们为之震撼。于漪丰富的文化内涵,成就了于漪的品牌教学。
(二)深入地进行专业阅读,以实现快捷提升专业能力
读书能够丰富我们的精神、气质和品性。教师读书不仅仅是求知,更重要的是求“道”。一名教师只有被真善美洗礼过的心灵,他的教学才会产生直达学生心灵的震撼力。 读到一本好书,就如同邂逅一位伟大的老师,可以和亚历山大大帝一起远征,向苏格拉底请教哲学奥秘,和全国著名青年教育专家李镇西讨论教育中的“人治与法制”现象,和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韩军一起畅谈教育之梦……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的一切”。教师读书更重要的是追求人格的成长、精神的丰富、文化的积淀,这样才有可能提升专业能力。
(三)精准地实施专业阅读,以适应教育形势发展需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是知识的播种者、智慧的促生者、心灵的塑造者、道德的引领者。教师如果不给自己充电,的确是很难适合现代孩子的需要。要做一个好教师,就要去读书,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二、找准专业阅读内容,使教师自身专业成长提升“内驱力”
(一)读教育经典书
一本著作之所以称之为经典,就在于它所包含的精神理念具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力。比如,教学活动中应该“ 教学相长”(《礼记·学记》),“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这些深刻的教育规律值得我们深入閱读、体会、实践。
教育经典最具代表性的有卢梭《爱弥儿》、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以及《陶行知文集》有关篇章等。
(二)对话教育专家
名师、教育专家的教育专著充满着教育智慧,往往融先进的教育理念于生动鲜活、充满个性的教育实践中,读后如沐甘霖。在敬佩名师教育智慧与真情的同时,会不自觉地反思自身的教育实践,从而给我们带来启迪,增长我们的教育智慧。
(三)阅读教育报刊
教师需要了解教育教学最新发展动态,就需要广泛阅读教育报刊。比如《班主任》、《教师月刊》以及各学科教学参考等刊物。
(四)重视人文阅读
阅读文学名著、名人传记,常看些经典小说、散文,鉴赏品评并抄录诗、词、曲、联精品和格言警句,经常翻阅并熟记常用成语典故等等,不但可以扩大和丰富自己的知识领域,更能培植高尚的道德情感,孕育大气,陶冶心灵。
(五)阅读专业文献
长期的专业阅读,不但及时完善了自身专业知识结构,提高了本专业教学业务能力。比如高中历史教师,可以阅读这样三类书:跟专业有关的,如《中国通史简编》,适合本人兴趣爱好的某类书籍及报刊文章,如地方史、古代史料笔记、跟历史有关的相对通俗的读物,甚至是小说。还有专业教学杂志。
(六)读学生的“书”
学生的书包括两种:一种是写给孩子们的书;另一种是孩子们写的“书”(学生的作文、日记、文艺作品等)。阅读这一类的文章可以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与孩子们建立共同的语言密码。
三、找对专业阅读路径,让教师自身专业成长驶入“快车道”
(一)教师要培养习惯坚持不懈去读
读书如果成为一种习惯,要找出时间就会变得更加容易。广州特级教师陈琴在她的《经典即人生》一书中表露:读书是她生活的一部分,不管怎样她还是要读一会儿书才睡觉。而事实上,我们教师也并不见得非要见缝插针才能找出时间。
(二)教师要有所选择抓住重点去读
魏书生,不但自己阅读,还在课堂上给学生介绍科技信息,介绍教育学 、心理学、思维科学等知识。爱默生读书有三条实用准则:第一决不阅读任何写出来不到一年的书;第二不是名著不读;第三只读喜欢的书 。事实证明,这是一种高瞻远瞩的教育观,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做到使教育面向未来。
(三)教师要学思结合灵活应用去读
教师阅读,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加入思考,动笔读书是更高层次的阅读。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广博的知识与灵活的组织运用,能使一位教师成为知识的溪流,源源不断地重组和更新教材中有限的知识内容。
(四)教师要做好示范带动学生去读
教师读书,才会引导学生读书,并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校毕业后的教育主要是自我教育。只有当一个人在上学年代里就爱上书籍,学会从书籍里认识周围世界和认识自己的时候,他在毕业后的自我教育才有可能。”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读书,我的做法有三:一向学生推荐优秀书籍,如《苏菲的日记》等。二与学生共读一本书,如《黄河边的中国》。三赠送学生书籍,如《砺练完美人格》等。
教师与学生共同阅读,不但增强了学生学习能力,还提升了教师自身研究能力,尤其是辅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叶澜教授在《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中把教师专业发展理解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教师只要能永远保持读书状态,追求自身专业成长的目标是能够达成的。
【参考文献】
[1]余小矛.与经典为伴,和名著同行[J].教育研究,2007,6:92-94
[2]朱永新.教师为什么拒绝读书[J].教师博览,2008,1:54-55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高级中学 31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