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环
作为一名责任督学,有机会与偏远乡村的中小学校长面对面接觸交流,在耳闻目睹他们处理细微琐碎工作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基层校长的坚定信念与工作不易。他们的话语朴实无华、通俗易懂,细细品味其间真意却是非常耐人寻味。他们是最接地气的管理者,他们是最身体力行的实践者,在乡村的方寸之地践行着他们的教育智慧和治校哲学。
包包子哲学——关于学校发展
近年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抢抓机遇,以推进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大力实施“校安工程”和“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等,学校办学条件持续优化改善,校容校貌焕然一新。目前,全县正在开展义务教育现代化先进学校创建,我作为责任督学有幸参与了相关学校的督导调研。时任津洋口中学副校长的方家勇在谈到学校发展时说:“学校工作简单点儿说,就是硬件也要硬,软件不能软。就像包包子一样,一个包子看上去面皮光溜,褶皱匀称,让人一看有口腹之欲,这就好比学校的硬件建设,要给人留下好印象;包子一口咬下去,馅料讲究,汤汁浓郁,才能吸引回头客,这就好比学校的软件建设,要有品味、有内涵,才能使人回味无穷。”形象的比喻,可谓一语中的。
对学校而言,发展是永恒的主题。而一所学校的发展,不仅仅是规模的扩大、硬件投入的增加、环境的改变等,更重要的是学校的内涵发展,要着力提高管理水平,大力搞好队伍建设,狠抓教育教学,让师生核心素养得到稳步提升,实现教育质量稳中有进,文化建设更具特色,学校才能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就像包出来的包子,形态美口味佳,声名远播。换言之,学校只有软硬件兼备、外力与内源并重、传统与变革并举、做大与做强并行,在原有的基础上有突破、有创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我们开展教育督导工作也是这样,体制机制建设就好比硬件,督学们的素质与水平就好比软件。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的通知》(厅字【2020】1号)精神,各级部门不断理顺管理体制机制,健全机构设置,充实教育督导力量,为责任督学开展挂牌督导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全县切实为责任区督学工作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经费保障,在各学区和直属学校设立督学办公室,配备必要的办公用品,而作为责任督学的我们,只有加强学习内外兼修,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常态化深入校园参与实践调研,真正沉下心、沉下身、沉下力,且督且思且导才能确保有为有位。
割韭菜哲学——关于教师流动
因地理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教师待遇等原因,偏远山区学校的教师队伍一直不够稳定,部分新教师仅把教育岗位作为择业的权宜之计,乡村中小学教师队伍辞职、离职、调动等现象非常普遍。学校辛苦培养了一批骨干,却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被输出,面对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编制和频繁输入输出的教师现状,每到新学期开始,不少乡村校长为难得直摇头,忧愁学校教师招得来、留得住的问题。
都镇湾中学位于素有“佷山古地,夷水名疆”的都镇湾镇庄溪村,近年来该校通过创建校园硬件建设实现了质的飞跃,设施设备齐全,校园环境优美,每年都会接收一批新招聘的年轻老师。就是这样的工作条件与环境,每年也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教师流动的现实。开学前,又收到了几个关键岗位的调令,时任校长刘彦的脸上依然挂着笑容,说道:“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嘛,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就像我们田里种的韭菜,每年割了又长,长了又割,一茬又一茬。我们培养老师,不就要像种韭菜一样吗?像给韭菜撒地灰一样帮助老师们在专业上迅速成长。这一批成熟了,自然要去发挥它的价值;再撒地灰再培养,新的一批不久就又会长出来。人也一样,流动起来才有活力嘛!”轻松的言语间,大家会心会意。
是啊,教师队伍的流动很正常,助力接力循环、青蓝工程持续、师资均衡终显,这不正是校长工作价值的体现吗?面对人才的流动,与其失落叹息,不如再起炉灶,从头锻造,只要炉火不熄、用心不止,电光石火间定有好剑铸成,物换星移中必有良师诞生。韭菜茬茬绿,人才相继出。韭菜哲学,一方面折射出校长豁达空旷的胸襟,另一方面更彰显了其用人育人的决心。正是校长们用积极的心态与行动引领,才有了今天薪火相传、蓬勃兴旺的乡村教育局面。新的一年,依据国务院《教育督导条例》的规定,我们的责任督学聘用到期后,新一届的督学选聘工作也将开始,自然就会有新的督学力量加入进来,教育督导工作在新旧督导队伍更替、新老督导力量融合中也定能接力永续。
施肥哲学——关于因材施教
黄荆庄小学是县里的一个教学点,全校一共三个年级、17个学生、5个教师,夏玉珍老师是该校校长兼英语教师。
当有人在抱怨教学点师资弱、学生少、质量低的时候,夏校长带领教师精心编排校园集体舞,根据每个孩子的特长精心策划17个孩子的“六一盛典”;她曾经对学校使用的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某个教法提出质疑,认为不是教法不好,而是不适合农村地区的孩子;她倡导所有教师做留守孩子的结对生活导师,采用星级积分对教师“导”与学生“学”的成效进行评价……用她的话说:“我们所做的就是为这些生在农村,长在教学点的孩子量身打造属于他们的校园记忆,让我们的教育去适合他们的发展。我母亲从小就教我‘庄稼施肥有技巧,看天看地又看苗’,让我学会了根据作物的需肥特点和长势情况对症施肥,比如大蒜南瓜喜肥耐肥,菜薹抽薹时要施钾肥,大豆是需要氮肥比较多的作物等等。我们培养学生,就要像给庄稼施肥一样,要根据不同学生个体和年龄段特点,采用不用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潜力,帮助他们成长。”朴实的话语,很好地诠释了因材施教的内涵。
因材施教,材者,学生也。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不同的兴趣爱好,当然发展也存在不平衡,接受教育的能力也有差异。学校要为学生的成长提供适合的教育场,我们的老师要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的长处,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让学生都能一点一点往前走,获得发展个性和特长的空间,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与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进程中,乡村小规模学校是痛点也是难点,而办学质量是制约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重要阻碍,并引发系列连锁反应:有条件的家长选择用脚投票,舍近求远把孩子送入城镇学校;生源数量日渐减少,乡村学校教师招不进、留不住,教师队伍稳定难度大,由此陷入生源减少、教师缺乏干劲、办学质量降低、生源继续减少的恶性循环。作为责任督学,我们要在对学校进行把脉问诊的基础上因校施策,特别是要加强对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保育制学校的教育督导,切实做到了解情况突出一个“真”字、查找问题突出一个“细”字、分析问题突出一个“透”字、指出问题突出一个“准”、解决问题突出一个“帮”字,努力使督导工作成为学校工作上台阶的助推器,真正实现“督”有责、“导”有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评论它的校长,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一群身处乡村拥有类似割韭菜、包包子、施肥哲学的校长们,坚持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一定会让乡村教育土壤绽放满园春色。
责任编辑/杨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