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亮
中华文化历经千年,很多成语的意思在流通的过程中逐渐改变,褒义变贬义,女性变男性,简直南辕北辙。比如说我们今天讲到的“朝三暮四”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词出自庄子的《齐物论》,说的是这么一个故事:有个叫狙公的养猴子的老头,因家里粮食短缺,他就打算限制猴子的食物。但又怕猴子们不听自己的话,所以假意对众猴子说:“每天两顿干饭,标准是早上三颗橡实,晚上四顆橡实。”猴子们一听,十分恼怒,狙公又说,“既然你们不同意,那就早上四颗,晚上三颗吧。”猴子们立马感到很高兴。
看完故事我们可能会觉得故事里面的猴子真蠢,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从总量上来说是一样的,可是猴子的心情却随之变化。但我们人何尝不是如此呢?
庄子的本意就是想讽刺那些总是区分事物不同性质,却不知道事物本身其实都是一样的人。劝告人们不要过分计较得失,不然最后会像那些猴子一样被“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所蒙蔽。
责编:何建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