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模因论在我国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学中提升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能力的作用

2021-09-10 07:22傅堤
客联 2021年3期
关键词:模因中医药文化模因论

傅堤

【摘 要】模因论是依据达尔文的进化论来阐释文化传播与进化关系的理论。本文试图讨论如何以模因论为理论基础且围绕着构建强势文化模因的三大要素(即提升中医药文化模因对外传播的保真性、多产性和长久性)开展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交流和对外传播。本文还试图探讨模因论对我国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学的启示,提出从模因论的角度探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措施,以及教师如何再评估一些被丢弃或认为不合理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包括背诵记忆学习法、模仿与复制等),以期与当今英语教学模式互补,更好地为我国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学服务。

【关键词】模因;模因论;文化传播;中医药文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各国逐渐认识到国家是否具有国际地位已经不再单一地由经济实力决定,作为软实力部分的文化因素的影响与传播是一个国家走向强国之路所不可或缺的决定因素,并会在将来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因为客观现实和社会条件的需要,人们会重新使用部分言语信息,从而形成一些强势、新生的模因和模因变体。此外,模因的功能决定模因的存亡与否,当作为模因的词语被广泛使用并在社会交往中产生积极影响的时候,这些日益强大的模因就会变成“成功的模因”。

一、关于模因论的基本概况

(一)模因论(memetics)的定义

Meme起源于希腊语单词mimeme,翻译为“被模仿的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认为模因是文化模仿或传播的基本单位,是大脑里的文化信息单位,又是存在于人脑中的复制因子。

(二)模因论与文化传播的关系

近年来,作为阐释人类文化进化过程的新理论,模因论日益受到语言学家和学者们的关注。模因(meme)的概念是最初由著名行为生态学家和动物学家道金斯在其经典畅销书《自私的基因》中提出的。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道金斯指出模因是一个文化信息单位,包含被不断复制与传播的文化习俗、语言表达、社会行为以及思想观念等都是属于模因范畴。著名心理学家布莱克摩尔是模因论理论的另一位重要创始人,她指出模仿对人类的生存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在布莱克摩尔的理论中,模仿是人类自然而然拥有的一种本能,所有人都是在互相模仿中经历着他的一生,模仿是文化复制的一种典型表现。

(三)模因论在语言的社会演化和交际中的作用

我国语言学家及学者何自然指出,语言的形成过程就是模因的产生过程,模因是蕴含在语言之中的。无论是字、词、句,还是篇章是可以通过模仿来进行复制和传播的,这些现象都能被称为是模因的表现形式。当代西方学者霍尔说过,语言表达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并为之服务的。当前,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使得语言在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发挥着尤其重要的作用。

二、中医药文化模因在当今国际交流和传播中的现状

当前,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交流和对外传播不仅是将中医药文化模因从某一个宿主简单地复制和传播到另一个宿主的过程。而是,只有当中医药文化模因成为强势模因的时候,将中医药文化模因传递到不同文化中才能够超越文化鸿沟,被“宿主”注意、理解和接受。强势模因由于长期在大脑中的存在而被保留,再依靠各种载体的表达而传递到更多新“宿主”中,并且再次被同化。因而,培育中医药文化强势模因是其在不同文化环境中成功复制和传播的基本保证。

(一)中医药文化模因的保真性仍需加强

目前,中醫药文化模因规范化、标准化的生成仍需加以加强和重视。中医药文化模因是存在于传播者或“宿主”记忆中的信息表现形式,提高中医药文化模因复制和传播的忠实程度是提升其保真性的基础和前提。在中医药文化模因的国际交流和传播中,语境中的“再编码”是必然经历。例如承载于“形模因”的中医药名词术语“气”、“阴阳”等,以及通过中医特有的取象比类手段而形成命名的基础理论、方剂名、病名等,需要对其编码过程制定相关标准以保证中医药文化模因的生成有依有据。近年来,国内外现有的中医药名词术语汉译英标准中就存在WTO制定的国际标准《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制定的世界标准《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以及国内公开出版的至少20余部“汉英中医辞典”等多个翻译标准,此现状必然会降低中医药文化模因在国际交流和对外传播中的保真度。我们只有完善中医药文化模因规范化、标准化的生成机制,在中医药文化模因生命周期的同化周期中,才能成功“传染”新宿主。

(二)中医药文化对外模因的多产性有待提升

由于模因的复制速度与多样性是成正比关系,而模因的复制模式又是影响复制速度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优化中医药文化模因的传播和复制模式是必然的。当今信息技术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渠道的多元化,都为中医药文化模因对外的复制和传播提供了形式多样且灵活高效的新渠道。除了电视新闻报道、报刊杂志等传统大众传媒,互联网、手机移动平台上的新兴数字媒体还应该得以充分利用,通过音频、视频不同传播形式,如中医药文化主页、中医药文化微博、微信公众号、中医药主题纪录片、中医药文化题材电影等形式,使中医药文化模因的对外复制和传播获得更全面展示的机会,吸引更多大众群体的关注;通过建立中医药文化相关文献数据库、应用软件、中医药电子书等知识产品的编辑出版,加深对中医药典籍和著作的丰富内涵的理解,提高中医药文化模因复制和传播的效率,并加强优化和改革以传统课堂授课方式进行的传播活动。此外,新媒体的复制和传播优势应得以充分利用,开发平板、电脑、手机等终端的移动数字化课堂,以多元化内容、多样化主题的网络课程展现中医药文化模因,让更多目标学习者能够以提问、直播、留言等多种多样在线互动的形式,实时且动态地了解中医药文化信息。

(三)中医药文化模因对外传播的长久性有待提高

中医药文化模因在不同文化环境中存在的时间越久,其被关注和记忆的可能性就越大,因而成功被复制和传播的可能性就变得越大。由此,提升中医药文化模因对外传播长久性与当前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对外传播的长效机制,以及国内外主要中医药文化模因传播机构的整体专业水平都有密切关联。

三、模因论在我国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学中提升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能力的作用

从模因论的角度出发,中医药文化相关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的方式对我国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学颇有启发,笔者认为,模因论在指导我国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学中提升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能力方面有积极和促进的指导作用。

(一)语言模因与大学英语背诵教学活动

学者何自然指出“背诵本来就是我国的传统教学手段,青少年时期熟背的语言材料,不管是汉语还是英语版,成年后仍能在大脑中复制出来应用于言语交际中。现今,当人们过于热衷于分析性、启发性的语言教学法时,往往会像倒洗澡水同时把盆里的婴儿也倒掉那样,将背诵这个教学手段毫不吝啬地遗弃掉。”(2005)笔者认为,上述其实就是输入和强记相互作用的实例,如果没有前期大量的背诵和记忆,就不会发生输入,也更不会产生输出。第二语言学习是对文本的记忆的过程,而不是对文本进行分析和理解的过程。当前,我国高校英语教学虽然推崇许多新型的教学改革手段和策略,比如“ESP课程改革体系”、“翻转课堂”、“交际教学模式”、“网课堂”、“微课体系”等,但笔者提出传统式背诵记忆学习法仍有可取之处。从人脑的认知角度进行分析,人脑的左右脑各司其职,左脑负责处理数字、逻辑、推理、语言等抽象信息,而右脑则善于整体把控,处理一些图像、情感、音律、颜色等信息。如果說左脑善于思考推理,右脑则善于想象联想,通过分析、启发式教学受到刺激的永远都是大脑的一块区域,由于刺激时间长,且只用到了大脑的一块区域,人脑就会疲惫不堪。而且如果加上前期感性的模仿、复述和背诵,后期再进一步地去理解和认知的话,则可以实现左右脑并用,这将有益于我们的大脑开发。我们先通过感性介人,刺激左脑,通过跟读、模仿和背诵,使得大脑中语音模因得到关注、同化和记忆。而在后续练习中,学生对语言模因进行理解之后就可为学生提供交际情景以加强锻炼相互交流、表达和传播的能力。使得内化的语音语调模因得以输出,同时达到在大脑中留下更加深刻印象的效果。

(二)语言模因与语言情景模仿复制教学活动

学者谢朝群指出,“重复与内推都必然涉及模仿,而复制本身就是一种模仿,因此模仿可以说是模因得以传播的关键”(2007)。何自然认为,模仿复制不是百分之百的克隆,而是“模因集合”的重组(2005)。学者范镜春认为,语言模因的模仿是在欣赏语言模因的基础上对语言模因进行推敲和借鉴,最后形成的创造性活动(2008)。笔者认为,文化模因可以通过模仿、思考和创新从一个人的大脑传到另外一个人的大脑,不断地进行复制和传播。从模因论的视角来看,模仿是模因论的核心理念,模仿是模因的主要传播手段,“模仿可以是形式的模仿,也可以是意义的模仿”(2007),由此可见模仿是创新的原动力。模仿是对语言模因最大程度的复制,更是一种语言的再次创新。同时,语言模因的变异可能发生在模仿和复制过程中。语言模因的变异是出现语言意义上的变异,即语言模因不发生表现形式的变化而其意义随着语言使用者在特定的语境中发生变化,其中包括语言语境、情景语境、社会语境和认知语境。笔者提出,模因论启示我国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学应该适度提倡背诵的教学策略及使用模仿、复制的教学手段,并要在充分了解语言模因的变异和传播规律的基础上,灵活且巧妙地“诵以至仿”,以达到“诵以至创”的最佳效果,以实现传统的私塾式教学和现代化的新型教学理念和体系得以平衡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交流和对外传播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因此“长久性”是重要条件。如果没有合理的长效机制的保障和有利的政策支持,国内外中医药文化模因复制主要机构不能持续稳定地发挥作用,势必难以对外成功复制和传播;“多产性”和“保真性”则需要相互协调、相辅相成。一方面如果中医药文化模因复制模式落后、复制速度慢,保真度再高也保证不了其对外复制和传播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其文化模因复制数量再巨大,丧失了复制的忠诚度,复制和传播最终的效果也会不尽人意。我们要在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交流和对外传播中寻找文化传播的规律,要了解和理解文化差异,尊重和学习不同文化习俗,探索合适且有效的传播策略,以使不同的文化达到更高效的融合,形成我国的国际核心竞争力,从而彰显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何自然 :《语言中的模因》,《语言科学》2005第4期

[2]何芳川.中外文化交流史[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8

[3 ] 孙晓生.加强中医药对外传播之我见 [N]. 中国中医药报,2009-11-19(4)

[4] 陈琳霞, 何自然.语言模因现象探析 [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6(2):108-114

[5] 周仲瑛 . 加强中医传统文化研究 , 保持中医的优势和特色 [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6):63.

猜你喜欢
模因中医药文化模因论
“两微一端”下中医药文化传播研究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的思考
互联网视角下中医药文化传播网站的建设与思考
互联网时代中医药文化传播新思路
模因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从模因论视角看外语教学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An Analysis on Advertising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metics
新闻标题与模因传播
英语教学中模因复制现象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