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2020B069)
【摘要】以“四维一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核心概念为切入点,进而全面阐述“四维一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体系构建的现实意义,以及构建内容体系的政策、理论和实践依据;通过实践探究“四维一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的有效策略,构建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生活、品德、健体“四维一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体系。本研究旨在为农村小学落实“五育”并举教育方针,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四维一体”;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体系
习惯养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学校养成教育的核心将是以提高学生 “知、情、意、行”涉及的相关联的一切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教育内容整体,采取多种有效的方式,帮助小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小学生积极参加自身的发展与完善,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本研究结合五育并举教育方针具体要求,对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侧重于在外因的督促、学生内因的引导相结合下,倡导以家庭为起点,班级为核心,学校为导向,社会为基石的多方位联动的教育管理模式下,实施从学习、生活、品德、健体四個维度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并从中探索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构建完整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品德习惯、健体习惯“四维一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体系。
一、“四维一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核心概念
“四维一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结合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侧重于在外因的督促、学生内因的引导相结合下,倡导以家庭为起点,班级为核心,学校为导向,社会为基石的多方位联动的教育管理模式,从涉及提高学生 “知、情、意、行”相关联的一切行为习惯,融合为学习、生活、品德、健体四个维度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教育内容整体,采取多种有效的方式,帮助小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小学生积极参加自身的发展与完善,从而不断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一种教育。
二、构建“四维一体”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体系的基本依据
(一)构建“四维一体”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体系的政策依据
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就是要培养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要加强品德修养教育,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法治意识养成。构建“四维一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体系,将为进一步贯彻和落实五育政策方针及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发挥重要作用。
(二)构建“四维一体”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体系的理论依据
现行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行为习惯养成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性较强的要求。《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2012年修订)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明确小学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五个领域: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并根据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依照小学低年级、小学中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年级、高中年级五级水平,把五个领域的内容合理分配到五级水平中,分别为水平一(小学1—2年级)、水平二(小学3—4年级)、水平三(小学5—6年级)、水平四(初中7—9年级)、水平五(高中10—12年级)。[6]五个不同水平互相衔接,完成中小学校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对“四维一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健体及生活维度的教育内容及达成目标的构建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近年国内对于中小学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相关研究文献也非常丰富,均为“四维一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三、构建“四维一体”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体系的实践依据
目前大部分关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主要在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和作用性方面,还有一些学者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改进的对策。但我们清楚地认识,在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应当结合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要以发展学生适应自身发展及社会发展必备的品格及关键能力为前提。
1.结合社会发展、外因与内因相结 “四维一体”构建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体系。
学校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只是一个外因,实际上在外因引导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同时,学生也会自觉地去管理自己,学生个体的内因即适应自身发展及社会发展的自我管理的能力才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四维一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在基地校实施过程中结合社会发展对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侧重于在外因的督促、学生内因的引导相结合下,倡导以家庭为起点,班级为核心,学校为导向,社会为基石的多方位联动的教育管理模式,并结合基地校学生实际构建从学习、生活、品德、健体四个维度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及达成目标、评价机制,并从中探索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2.研究与实践相结合,构建完整的“四维一体”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体系。
为突破本研究难点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构建完整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体系。通过农村小学学生、家长、教师层面对学生行为习惯及自我管理能力现状的调查和研究,来对问题进行归类,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途径,以便更好的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前期对研究基地校及其所在县域内的村点校、中心校共计三所小学,分别针对教师、学生、家长进行了学生行为习惯现状的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品德、生活、学习、健体四个维度。在抽样时,本研究首先通过年级段进行分层,确定每个年级段样本量,在分层的基础上再通过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抽样调查。
现以研究基地校为例进行统计分析,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12份,学生问卷401份,家长问卷 401 份,教师问卷110 份。对收回的912份有效问卷从品德、生活、学习、健体四个维度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况汇总,进行具体的分析(详见图1)。
从圖1来看,农村学校小学生普遍的行为习惯已经养成,但是品德、学习、健体习惯较差的学生也是存在的,而良好的品德、学习、健体行为习惯还需提升、强化的学生所占比例在百分之二十三点二八至百分之三十一点五。根据前期的调查分析,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普遍没有中高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总体上各年级段学生品德的修养,在家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的养成,以及上课行为习惯和课下行为习惯方面的学生能够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并且按照行为习惯行事的学生比例并不是很高。导致农村学校小学生在学习、健体习惯等方面表现普遍较差的原因,主要在于学校、家庭层面对于各年段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系统的教育内容、实施方法较为欠缺,要提高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成效,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习惯的培养势在必行。本研究根据调查分析情况,借鉴相关文献,针对农村小学基地校校情、生情制定了从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品德习惯、健体习惯“四维一体”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了各年段教育的内容、达成目标及实施措施。该方案以家庭为起点,班级为核心,学校为导向,社会为基石的多方位联动的教育管理模式在基地校实施,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修正,最终构建一个完整的“四维一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体系。这一内容体系在农村小学、班主任、其他任课教师、家庭等方面得以推广运用,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教育合力,让研究与实践有机结合,从而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构建“四维一体”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体系的现实意义
作为小学生要自立和融入社会环境,但由于年龄小,自我意识还没有形成,自我控制能力差,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很大程度取决于外部力量的帮助和自我潜在意识与外界的督促和控制。在教育实践中要将涉及提高学生 “知、情、意、行”相关联的一切行为习惯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教育内容整体,采取多种有效的方式,帮助小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小学生积极参加自身的发展与完善,从而不断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这正是当前学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本研究旨在于在外因的督促、学生内因的引导相结合下,倡导以家庭为起点,班级为核心,学校为导向,社会为基石的多方位联动的教育管理模式,实施从学习、生活、品德、健体“四维一体”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并从中探索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构建完整的“四维一体”教育内容体系。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将为学校及家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的内容体系,将更好地促进学生积极参加自身的发展与完善,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及策略的研究,为学校及家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供了完整而具操作性的教育内容、达成目标、评价机制。
多年来,我们着重对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侧重于按照行为准则规范学生行为,其实我们可以把眼光放得更宽,把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为研究基础,在此基础上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极具重要意义。构建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四维一体”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体系,在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教育合力下,在农村小学、班主任、其他任课教师、家庭等方面得以推广运用,具体而全面地为学校及家庭提供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教育内容与策略,具有更加明确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更大限度地提高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效,为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必备的自我管理能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为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也是本研究中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研究难点。
(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有效策略的探索研究,为学校进一步强化养成教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及教师科研能力、协作能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有效策略的探索研究,是在前期对于研究对象进行前测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制具体方案,并在实施中不断进行检验和修正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也将会加强学校与家庭、学校部门之间、教师之间相互协作,从而提升协作能力;激发教师投入科研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五、探究与创=新构建“四维一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体系
(一)“四维一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及达成目标总体框架
以《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2012年修订)》为重要依据,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为准则,结合研究基地学校实际从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健体习惯、品德习惯四个维度确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及达成目标。(详见图2)
1.“四维一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
(1)“品德习惯”教育
“品德习惯”教育,逐步养成文明用语、尊老爱幼、礼貌待人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传承并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爱国热情;争做诚实守信、自信自强的“德美”少年。
(2)“生活习惯”教育
“生活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讲秩序、有规律生活,提高生活自我管理能力;做到遵守交通秩序、安全用电、用水等,增强安全自律意识,提高自护能力;教育学生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校积极参加班级卫生的打扫,培养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3)“学习习惯”教育
“学习习惯”教育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独立完成作业,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善于合作等良好习惯;在自主学习、学用结合的良好习惯中,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4)“健体习惯”教育 “健体习惯”教育,规范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引导学生享受运动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运动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善于分析情况,意志果断坚韧,心理承受能力强,自制力好;能時常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情,对生活充满希冀。
2.“四维一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达成目标学段分配
“四维一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一级目标为学习、生活、品德、健体习惯教育四个维度,各维度下设二级目标。其中二级目标具体内容以各年段学生年龄认知特点出发,结合基地校学生行为习惯总体情况设定各年级段每学期教育达成目标。低年级段(1-2年级)重点突出文明礼貌教育、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安全习惯;中年级段(3-4年级)突出集体主义教育、培养良好劳动习惯、健体习惯、阅读习惯;高年级段(5-6年级)突出社会公德教育,培养良好品德习惯、健体习惯、学习习惯。重视各年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达成目标依次递进为:自我的控制、调节和自我管理。
(二)“四维一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评价机制
“四维一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评价紧紧围绕学校的育人目标,注重从发展性评价的角度、从学生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特点入手制定标准,注重组织、细化部门,分类实施,逐步推进。
1.红领巾监督岗--生生评价
明确红领巾监督岗值日生进行检查并记录,进行不定期地抽查,一周评比一次,根据本周的班级评分情况,评选出“优秀班级”。每学期结束,将获奖率最高的“优秀班级”推选为本学期的“文明班级”。将学生个体的行为习惯表现与班集体的评优选优相结合,让学生个体平时的行为习惯表现随时处于校集体、班集体的舆论监督,从而达到学生自觉遵守规范。
2.班级评比--个体评价
根据学校拟定的行为习惯训练内容及要达成目标,各班制定评比细则,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不定形式的表彰。并以此作为推选学校“德美”少年、优秀少先队员等的重要依据。
3.家校结合--综合评价
从人的全面发展入手,学校精心设计学生成长手册及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学期结束时,通过参照“四维一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及达成目标,开展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并记入学生成长册,以此从中找到不足,继而遵照培养目标跟进强化。
(三)“四维一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策略
1.齐抓并举,形成共识。
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为准则,结合学校学生实际订常规,明确各年段学生行为习惯教育内容、达成目标,建立全面的科学的行为规范养成的管理机制,并充分利用教职工会议进行宣传和部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取得实效,关键在于学校各部门间的通力合作与全校上下的思想统一,做到求真务实,狠抓落实。
2.创设氛围,濡染行为
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班级文化环境的建设,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使学生在此氛围和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地影响,濡染行为。同时各班级充分利用班队会对“四维一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及达成目标进行宣传学习,并根据班级学生情况制定班规,让学生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做,明白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去要求自己,完善自己,从而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学科融合,增强实效。学校养成教育不仅在于学校活动的开展,更在于日常学科教学中的融合。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项长期而持续的事情,这不仅仅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予以重视,多采用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手段来展开教学工作。同时还需要将培育和养成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有针对性地来展开学科教学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开展教学工作当中,既要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着重在课前养成学生认真预习的行为习惯,又要做好课堂的教学工作,着重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养成学生认真听讲的行为习惯。另外,教师还应该做好课后的反思总结工作,让学生在自我评价和反思的过程中养成课后认真反思的行为习惯。[9]
丰富活动,搭建平台。
积极开展有益的班队活动的同时,利用传统节日、德育安全重大活动等,多形式开展养成教育系列活动,健全广阔的学生阵地,加大养成教育宣传力度及训练力度;以学校政教处及少先队推优活动评比及主题活动为推手,以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行为习惯养成。如国旗下讲话、黑板报评比营等造氛围;“优秀班级”“德美少年”评选活动,一周一评选、一月一评选,从学生中树立榜样,以个体带动全体,让学生从身边的人与事,从学校这个大集体当中受到教育。
5.家校共育,形成合力。
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单靠学校的教育是不能够去实现的,它需要家庭教育、社会监督的积极配合。所以我们要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网络的作用,形成合力,全面推进。在校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在家家长的榜样示范,在社会环境中的相互督促,使学生掌握方法,自理自律,自主管理,自我管理;从而促进学生自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让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四维一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完整的内容体系是关键也是重难点。本研究从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角度整体规划了教育内容维度,将小学各年段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从生活、品德、学习、健体四个维度有机融合成一体,并体现出各年段的养成教育内容与达成目标阶梯循序渐进,同时融合进具体的评价方式及其策略,实现了“四维一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常自娟.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的原则和途径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02):205-206.
[2]王芳梅,葛金国.中外比较:基于学生守则的多维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03):75-78.
[3]杨同春,邹旭铝.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中小学体育健康教育内容分析[J].体育教学,2018,38(04):14-16.
[4]欧阳雪峰.浅谈道德的层次及其教育——以《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为例[J].基础教育论坛,2020(20):69-70.
[5]崔国文,王景利.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策略探析[J].吉林教育,2019(44):33.
[6]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丛书[学术网文].[2020-03-0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B0%8F%E5%AD%A6%E5%81%A5%E5%BA%B7%E6%95%99%E8%82%B2%E6%8C%87%E5%AF%BC%E4%B8%9B%E4%B9%A6.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 [学术网文].[2020-03-0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8d8b01010305h1.html.
[8]蔡金花,江多红.中小学教育惩戒与学生权利保护关系之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0,34(04):1-6.
[9]田琪.学科教学融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之探析[J].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2020(48):384.
[10]马翠娟.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之思考[J].青海教育,2018(Z1):30.
[11]孙喜龙.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对策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9(20):42.
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