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批判性思维看待成都四十九中事件

2021-09-10 02:09魏雪艳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33期
关键词:新闻评论批判性思维

魏雪艳

【摘要】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当下,网络社交平台成为大家了解时事热点的主要场所。后真相时代下,人人都可以针对舆情热点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网络传播总是真相与谣言并存,在网络舆论引导过程中,网络新闻评论中就需要批判性思维的运用,因为在互联网上每个人都可以对报道的新闻事件提出质疑,对不符合事实的评论、观点加以批判。本文首先分析批判性思维的实质以及对新闻评论的意义,然后提出网络民生新闻评论中如何正确运用批判性思维,从而更好地引导舆论。

【关键词】后真相,网络民生新闻,批判性思维,新闻评论

一、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谈到“批判”一词时,往往会直接习惯性地站在事物的对立面,去发现错误、查找弱点等否定性含义去理解。实际上,批判是一种洞察力、辨别力和判断力。

在新闻评论写作中,提出证据或理由支持一个观点或信念,就产生一个论证。而批判性思维区分可靠的和不可靠的理由,并权衡证据,判断什么是合理的,进而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因此,批判性思维能够最一般地帮助新闻评论的写作者和阅读者,发展有助于他们理解论证和非论证的交流技能,以使他们成为能够辨别大众信息质量的理性生产者和消费者。“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怀疑的、审慎的心态,是一种理性精神、思维品质和人格特征,这种心态不轻信 别人的思想言论,不盲从别人的行动。”[1]在新闻评论中运用批判性思维,将会对网络新闻评论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二、网络民生新闻评论的特点

网络民生新闻评论借助新媒体搭载的平台,新闻评论也具备了一些新的特点,“网络新闻评论一般是就某个重要新闻事实或新 闻事件借助网络媒体所发表的评论。”[2]

1.空间的开放性

网络民生新闻评论不仅包括网络媒体对新闻事件或新闻事实进行的评论性报道,还包括网络媒体转载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以及网络民众在网上发表的对于新闻事件或新闻事实的评论性言论。例如,今日头条新闻APP中就包括新闻评论的专栏,也有各个官方权威媒体发布的评论的文章以及评论专家的评论栏目,而每一篇评论下都会设有网友评论留言,每一个网名在留言板下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哈贝马斯提出“公共领域”,旨在公众一个理性开放的交流空间,微博平台的出现,让新闻事件和第一时间曝光在公众的视野,微博评论的自由性,更是普及了网络新闻评论的阵地。

2.观点的偏激性

民生新闻是站在民生的立场上,寻找老百姓关心和关注的新闻点,并且通过关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通过对违背道德伦理以及腐败罪恶的社会现象进行批评,以更好的关注百姓福祉,维护公平正义。[3]网络民生新闻评论大多都是民众较为关心的话题,与民众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网友都是从主体的视角出发,因此在网络评论中就容易产生过于偏激的观点,在意见领袖的带领下,进一步就可能步入司法审判、话语霸权、跟风炒作的误区。

3.模式的交互性

网络新闻评论是一种具有交流性的评论模式。事件发生后,媒体、评论员及时表达出自己 的评论与观点,与此同时,网页上也设有供网民发表评论的空间。一个网民对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之后,其他网民也可以看到其评论,这样就形成了观点的交流与碰撞。[4]可交流性使得网络新闻评论变得丰富多彩,在各大官方媒体都入驻的新媒体平台上,所有在线网民都可以在线与评论家编辑交流,网民所发表的观点和言论都可以看作是网络新闻评论。

三、后真相时代网络民生新闻与批判性思维

后真相时代下,人们对事件所产生的情绪的关注超过了事实本身。后果是:权威机构的公信力丧失,人们的信息来源变窄,有相同观点的人聚在一起,拒绝对真正的问题展开的讨论。批判性思维具备理性的自我调节判断能力,在网络民生新闻评论中运用批判性思维,将会对网络民生新闻评论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提升网络民生新闻评论的社会影响力。批判性思维透过事件的表面现象分析事件背后实质性的问题,从现象看本质,对问题进行批判性的探讨,有助于网络新闻媒体对新闻事件给出正确的观点与评论。对新闻事件的正确观点可以帮助受众了解事实真相,有效引导网络舆论积极发挥舆论力量,提升网络新闻评论的社会影响力。[5]

1.后真相时代下的热点事件

2021年5月9日晚,成都49中高二学生林某某在校内坠亡,引发公众广泛关注。根据成都成华警方的有关通报,小林系高坠死亡,排除刑事案件。5月13日,根据警方提供的学校监控设备拍摄到的内容以及通报信息,视频还原小林走出教室后,到坠亡之间的活动轨迹。

5月10日,网友@人生就像泡沫(后更名为@四十九中林同学妈妈),在网上发布微博,表示自己的儿子在学校突然坠亡。而学校方对于孩子坠亡事件做出了一系列不太符合逻辑的举动,让这位母亲怀疑自己孩子的死亡另有隐情,于是来微博上呼吁大家关注这个事件。微博中,林同学的妈妈质疑:为什么学校不让家长调取监控?并且把家长拒之门外?为什么孩子死亡2个小时之后才通知家长?为什么救護车来的那么晚?为什么要拉去火化?是不是要掩盖罪证?为什么学校一直拖着,是不是最后要拿一坛骨灰应付了事?微博一发出,引起了广大网友们的关注。林妈妈的几个质疑瞬间点爆了网友们的愤怒,各种骂声开始此起彼伏:“事发没监控,还不明白为什么吗?”“本以为成都熊猫多,没想到是老虎多”“官官相护罢了,这背后肯定有说不清的事情。”事后,警方针对此次事件做了简短的通报,却被批判态度敷衍。而这个时候,网络上开始出现了各种传言:有人称自己是死者的父亲,称林同学是被推下去的,因为占了老师孩子的出国名额。没有人在意真相到底是什么,大家都隔着屏幕敲着键盘不遗余力地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所有人都只愿意相信符合自己想象的所谓真相。

直到5月13日,官方公布了林同学案件的调查结果,网络舆论才渐渐平息,案件也才告一段落。在成都49中事件中,那些让事件无限放大的网友,似乎成了古斯塔夫·勒庞笔下的“乌合之众”。

2.偏激情绪下的网民

2010年,《时代》杂志将马克扎克伯格评选为年度人物,该杂志将Facebook的使命描述为“驯服叫嚣的网络暴民,将充满孤独、反社会情绪的随机网络世界变成一个友好社会。”看似网络将人和人紧密地链接到了一起,但却没让彼此产生情谊,甚至有时候,它更像一个让人们相互攻击的巨型机器。格雷厄姆曾说:“反对往往比赞同更能刺激人。”在网络时代,这句话得到了最完美的验证。读者更倾向于去评论他们并不赞同的文章或帖子,并且在这种情况下说的话更多。人们提出不同意见时会表现得更为活跃。 2019年雪莉自杀,种种迹象表明雪莉因为无法承受网络对于她的谩骂而患上抑郁症,最终走上了自杀的道路。雪莉自杀后,网暴的网民们并没有被唤醒人性的良知。同样,在成都49中学生坠亡事件,即使有人理智发言,也会在“有心人”的扩张下,招来各种谩骂。

3.批判性思维下的舆论引导

“成都四十九中学生坠亡”一事引发舆论高度关注,悲剧的发生令人扼腕叹息,但同时给各方面都留下很多值得警惕、深思的问题。悲剧发生之后,涉事学校与当地成立的联合调查组都及时做了通报,显示了各方对此事的重视。但是有关机构的回应并未消解舆论质疑,官方通报细节披露不清晰、未回应网民关注疑点、话术冰冷僵硬,致使更多猜测和谣言出现,公众对相关部门舆情处置方式存在质疑和不满,希望相关机构详细通报的呼声居高不下,使得舆情进一步发酵。至5月13日新华社官方微博发布“还原成都49中学生坠亡事件:关键监控有无缺失?坠楼是如何发生的?孩子为何走到这一步?”后网民态度才得以出现反转。在任何一起舆情事件中,舆论对事实真相的追问永远都是第一位的,官方通报是否还原事实、通报内容有无说服力,直接影响公众对官方处置的满意度评价。可见批判性思维在舆论引导中的重要性,在此类事件中,官方通报应该及时公布信息、回应舆论关切、在与民间声音的对话交流中逐步疏解情绪,排除谣言,还原真相。防止引发更多猜测和谣传,让舆情进一步发酵。

四、批判性思维在网络新闻评论中的应用

1.着眼于事实,理性分析

评论者所发表的评论要与新闻相关,避免通过联想思维制造不相干的舆论分歧。批判性思维要求评论的话题与诱发评论的事实之间应当有必然的逻辑联系,不能没有联系或只有外在联系,否则评论就会变成与事实无关的自说自话。

2.观点鲜明,拒绝盲从

新闻评论作为一个媒体最为彰显其品牌价值的体现,评论就一定要有自己鲜明的态度与观点,这直接关系到欣慰媒体的媒介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网络上,陈力丹老师曾经就提出过微博评论前十定律,一个新闻事件公之于众后,在微博评论区尽管有上千甚至上万条评论,但只用看前十条,就已经大致了解舆论的走向,其中观点有大量“水军”造势的现象,是网络媒体缺乏管理导致的问题,网络的匿名性让我们无法 判断一个新闻观点有多少真实有效的支持率。批判性 思维是一种有目的的、自我调节的判断力,将批判性 思维运用到网络新闻评论中,就必须要求网络媒体和 网民有很强的、对观点的判断能力,而非人云亦云. [6]

五、总结与反思

在各种信息纷飞的当今网络环境下,对于一件事件的真相分辨本就十分困难。对于网友来说,在成都49中事件初期,因官方透露的信息较少,有质疑也无可厚非。对于警方来说,这样的处理方式或有不当,却也并无大错。

缺乏理性的批判性思考就会陷入群体性疯狂。勒庞认为,人在群体中会丧失自控力,人的自由意志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极具传染性的癫狂和毫无约束的疯狂。群体性疯狂有三個显著的心理特质:低智力化、肆意妄为、情绪化。但在成都49中事件中,我们看到的,不是“乌合之众”们的狂欢,而是一件原本会被娱乐八卦淹没在信息海洋中的社会事件,在各大官方媒体和网友的质疑与批判反转中,真相不断清晰。

网络民生新闻评论涉及了一个作者的认知、表达和伦理,批判性思维对提升一个人这几方面的水准都有帮助。它是人们获得知识、追求真理的重要条件,帮助人们更严密而充分地表达观点,让人不会人云亦云,有精神上的独立,在身处少数的情况下仍能坚持真理。具备了良好的思维素质才能成为理想的意见领袖,大众也才能被正确的思维所引导。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新闻评论工作者,尤其是在后真相时代下网络新闻评论者应该检讨既有思维中的形象思维和联想思维因素,用批判性思维来约束这两者的使用,以理性分析的方法去判断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情。

参考文献:

[1] 刘洪珍. 批判性思维及其在新闻评论创作中的应用[J]. 国际新闻界. 2009,(8) :63-66.

[2] 胡文雄. 网络新闻评论分析 [J]. 当代传播 . 2005,(5):103- 105.

[3] 周冠北. 分析民生新闻评论中的批判性思维[J]. 新闻传播 . 2015,(08):102

[4] 王亚彬. 浅谈网络新闻评论中的批判性思维[J]. 声屏世界 . 2020,(08):33-34

[5] 丁法章. 漫谈网络新闻评论[J].新闻大学,2008(04):91-96

[6] 赵文晶;贺婧. 论网络新闻评论中的批判性思维[J].中国出版,2012(07):31-32

猜你喜欢
新闻评论批判性思维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新闻评论教学改革探索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评论的发展策略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新闻评论”中的教学模式探索
论批判性思维与信息分析能力在高等教育中的培养
新闻评论中的“神话”
媒介融合背景下网络新闻评论的特点
新闻评论风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