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思路与实践分析

2021-09-10 01:39殷亚娟
经济师 2021年4期
关键词:实践策略

殷亚娟

摘 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是中共十九大中提出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近年来,各地政府部门都召开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治理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维持生态平衡。文章阐述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理论基础以及特点,并探讨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实践策略,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山水林田湖草 生态保护维修特点 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1)04-283-02

众所周知,我国地域非常辽阔,气候、水文以及地理结构都比较复杂,同时,辽阔的地域还蕴含着丰富的物产资源。但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快速增长,大量的自然能源被开发利用,严重损坏了生态系统,甚至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出现了严重的退化。近年来,生态问题已成为当前阻碍我国社会经济健康长远发展的主要因素,所以保护修复生态系统成为社会各领域最关注的话题。为了应对生态问题,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上面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以及物力,如构建了保护修护生态系统的相关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草工程等等。国家通过实施这些生态工程,使得净化空气、提高植被覆盖率、保持区域水土等方面都有了非常好的成效。但部分工程在规划方面仍存在系统性、整体性和统一性,而且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和修复工作还存在“各自为战”和“要素分割”的问题,导致生态系统保护修护工作的成效只凸显在局部,也就是说整体整改效果依旧不理想。总的来说,到目前为止,我国生态系统保护修护工作的整体效果依旧很差,虽然在不断改善,但整体效果并未有较为明显的改善。

一、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理论基础

生态保护修复的理论已经在全球生态保护工作中广泛应用,而且这一理论是保护修复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础,此外,这一理论基础还是解决生态问题和资源问题的主要方法论。因此,在进行生态系统管理时,需要把提升生态服务功能和维护生态服务功能作为工作核心,将治理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与生态保护进行统筹管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原真性和生态服务,以平衡资源利用、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笔者总结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矿藏、森林以及水等多种资源都是相互依靠,并互为基础的,这其中任何一项事物都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所以在进行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时应当根据综合角度来考虑,比如空间影响范围、相关功能联系等,才能找到系统性、有效性的应对策略,而不是只針对生态要素来采取治理策略。近年来,很多国家都实施了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和生态环境管理工作,并且都是从单一生态要素管理过渡到多要素综合管理,所以这一过程中决不能出现分割式的管理。

(二)实现自然和生态化技术

我们都知道,贴近大自然的生态恢复技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被发达国家广泛应用,并且这些国家都获取了非常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如在保护修复水生态系统时,人们应当把建设好、保护好生态环境作为工作基础,并将自然弯曲河道、生态护岸等方式作为保护修复手段来保护河道。又比如在进行森林生态恢复时,需要相关负责人全面掌握原生植被的演替、分布规律,在进行种植时尽可能的选择本土植被。这一过程需要注意的是:要重视外来新树种的选择,以避免破坏该领域种植环境。总之,在选择保护修复技术时,应当尽量选择贴合大自然生长的生态技术。

(三)系统性的修复方法

在进行生态修复工作时,需要根据修复对象的受损程度及其他状况。同时,这一过程中还要将各个修复工作形成一个互为依托、相互独立又有联系的整体。如在保护修复物种生态结构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环境、经济以及社会因素,考虑土壤、水、生物以及大气等层面,有效恢复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实现系统性的修复目的。比如,保护修复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时就可以采取系统性的修复方法,让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得到整体修复。

(四)多目标综合管理

在自然界,河流、草原、森林、山脉、湿地等生态要素不仅能提供经济价值和物质产品,还可以平衡生态系统的发展。同时,这些生态要素还具有丰富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由于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具有资源属性,所以相关部门在开发利用以及保护时,这一系统就会出现许多冲突和矛盾。因此,人员在确立生态管理目标时,应当实施多目标综合管理。当然,还需要相关部门充分地参与进来,全面考虑各方利益诉求,才能合理地进行均衡和取舍。此外,从环境管理的层面来看,需要将生态保护、防治污染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统一管理,才能维持开发利用以及保护的平衡。

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特点

(一)全面性

各个要素生态之间都是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关系,而且它们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其中“蛇吃田鼠,田鼠毁坏庄稼,人类大量捕食蛇,田鼠就会泛滥成灾”,就很好的体现出了生态系统中各个事物都是相互影响、制约的关系。当然,各个要素在生态中所处的位置、作用以及层级都各不相同。所以,就需要进一步地分析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格局形成的特征,科学合理地比较不同格局下山水林田湖草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成本价值,以此来优化格局,提高其生态服务功能。

(二)功效性

在进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工作时,需要相关人士充分了解掌握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生态过程的具体特征,并把生态系统的功能恢复和保护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对该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脆弱性、敏感性以及安全阀值进行详细地分析评估,将以往的线性思维过渡为非线性思维,以分区域、分层次的形式来进行保护修复工作,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三)平均性

在保护修复生态系统时,还应均衡发展各个要素生态,让各要素都能发挥其功效。这一过程可以通过防风固沙、保护生物多样性、土壤保护、净化污染等生态功能来明确生态供给的质量、数量和空间布局以及需求。此外,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还需相关人士遵循发展与保护相统一的原则。除过要在数量面积上严格执行“占补平衡”的理念,还要均衡布局生态空间和生态服务功能,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

(四)尺度性

城镇、村庄、河流以及农田等都有各自不同的结构以及功能特征,并且这种结构和综合特征是经过长时间自然演变和人为活动而形成的。基于此,在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进行保护修复作业时,相关人员就要详细分析及评价不同生态格局下,污染物的传输、生物的迁移等生态要素的变化、因变化造成的影响以及其变化后和各要素间的联系。通常情况下,可以根据“源-廊道-汇”的调控原理来保护修复生态系统,这一过程实现了加速、延缓、过滤、调控以及阻断,达到了因地制宜的要求,同时也达到了保护修复生态系统的最终目的,很好的体现出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生态理念。

三、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实践策略

(一)全面发展,系统修复

在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进行保护修复时,需要相关工作人士综合考虑、分析该生态系统的各个要素。分析过程可以选择从整体到部分,以及从部分到整体的分析方法,将防风固沙、保护生物多样性、土壤保护、净化污染等生态功能当作保护修复工作的核心,突出提升主导功能以及解决主要问题,以此来保护生态安全,提升生态产品以及服务价值。

(二)管理布局,分类操作

在进行管理布局时,相关人士可以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分析技术来识别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重点保护修复区域的布局和该系统的结构特征,以此来划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工程。这一过程中,还需要相关工作人士结合该区域的生态特点,实施“一区一策”的方案,来明确保护修复项目的具体布局、主要作业内容以及实施方案等等,才能使保护修复工程的布局、时序以及任务更科學、更合理。

(三)改革创新,长治久安

除以上两点,实施保护修复工程时还需和改革创新,以实现持续发展。这一过程中可以把我国积极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工作作为一种契机。相关部门可以根据生态体制改革的要求来创新管理制度,比如,国土开发保护制度、自然资产产权制度、资源总量管理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等。这些制度在执行中都能使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制度更完善。此外,在实施保护修复工程时,还应制定长效稳定的资金机制。同时还要建立工程台账,不断加强生态文明的考核评估,以此实现长久治安的最终目的。

(四)具体分析,因地适宜

不同的地域自然条件不同、地理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同,所以面临的生态问题也有所不同。在进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过程中,需要相关人员紧密结合该区域生态服务功能以及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来设计保护修复工程的实施方案以及实施计划。此外,在这一过程中相关部门可以挖掘当地的生态文化特色和生态资源优势,采取因地制宜的理念,来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提升当地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效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保护修复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的工程除了具有系统性,还具有实施周期较长和实施内容复杂的特点。所以,在实施该项工程时,国家和当地政府应当给予一定的重视,比如出台相关保护修复的政策,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作的开展。又如,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加强生态系统的管理治理,以此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工作。

参考文献:

[1] 牛远,胡小贞,王琳杰,张有林,余辉,曹熏予,何永俊,尹骄,姜霞.抚仙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思路与实践[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9(5):482-490.

[2] 王夏晖,何军,饶胜,蒋洪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思路与实践[J].环境保护,2018(Z1):17-20.

[3] 李春华,叶春,刘燕,等.山水林田湖草思想的理论内涵及生态保护修复实践——以广西左右江流域工程试点为例[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9(5):499-506.

(作者单位: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三院 河南郑州 450000)

(责编:玉山)

猜你喜欢
实践策略
高中物理教学中自主学习策略的实践探索
构筑高中语文人文价值的实践策略思考
市场导向下汽车维修教学创新发展研究
风电项目信息化管理的研究
探讨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实践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