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洁
【摘要】政治曲线坐标图选择题是考生极易丢分的重要题型。通过对大量的考题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后不难发现,其实出题者只是将多个基础知识进行有序整合,从表面让题目看上去复杂难解,但只要教师在备考中善于寻找规律,总结解题方法,传授考生便能迎刃而解。因此,破解高考政治曲线坐标图选择题,主要在于有效的解题方法,本文对此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考政治 曲线坐标图选择题 解题方法
《经济生活》一直都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不仅所占比重大,而且难度也大。其中,曲线坐标图题选材贴近生活实际,题型集变量、数据、图像于一体,具有构建、分析、整合、推论四种功能。能全面地考查考生解读阐释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考的常考题型,也是考生最容易失分的试题。因此,在备考中,对于曲线坐标图题一定要注意分析和研究,寻找出题规律,总结解题方法,让考生再遇到此类题型能轻松解答。
一、对症下药,寻原因。
要讲清楚曲线坐标图选择题的解题方法,首先得弄清楚考生失分的原因,这样才能更好的透过现象抓本质,对症下药解答问题。失分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考生没有审好题干;二、没有读懂图像;三、知识结构体系不完善。三大原因使得考生对题干信息获取不准确,图像信息转化不明了,导致题目信息无法衔接教材知识。因此,破解高考政治曲线坐标图题的主要方法:第一,审题,获取关键信息;第二,分析曲线坐标图像;第三,联系基础知识,拓展思维,巧妙解答。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一)审題,获取关键信息。
审题是解题的关键。认真分析考卷中出现的曲线坐标图选择题,从知识分布上看:落脚点基本在“价格与供求的关系”,但是涉及的基础知识非常多。比如一个曲线坐标图题表面考“价格影响供求”,但可以涉及到汇率、利率、税率等经济知识。审题时,不仅看懂材料,关键要审出题目背后隐含的基础知识,弄清变量之间的关系。
典例1、(2017.新课标1卷.12)甲与乙是互补商品,甲商品具有需求弹性。假定甲的价格下降,其他条件不变,则乙的需求变动图示是( )
解析:第一步:审题,获取关键信息。有题先审题,有图先审图,灵活运用,切忌生搬硬套。本题关键信息是:互补商品,甲价格下降,意味着甲商品需求量增加,并且其他条件不变,那么乙的价格是不变的,而需求量增加。因此,排除A、B;本题的迷惑项为A,考查需求曲线和需求变动曲线,即:在曲线上移动和曲线的平移的区别。二者的区别在于价格是否变化。曲线移动,是随着价格的变动数量变动。而曲线的平移,则是价格不变,数量变动。
第二步:审图。由题目关键信息可知:乙需求增加,看C图箭头方向可知:需求量增加。而D图箭头方向则是:需求量减少。最后,将题目和图像进行衔接不难看出正确答案为C。
(二)分析曲线坐标图像,转化信息。
政治中的曲线坐标图题是在数学的基础上进行的转化和延伸,因此在讲图第一课时,要教会考生看图、辨图和识图。
首先,分清函数图像类型。供给曲线,是正相关函数曲线;需求曲线,是负相关函数曲线。供给变动曲线和需求变动曲线,有个共同点都是表示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数量发生变化。识记需求弹性曲线,互补品、替代品需求曲线。
其次,看清楚图像的标注。看清数轴上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代表什么,哪个是价格,哪个是数量,是供给数量还是需求数量,一定要分清。
最后,看懂图中的箭头的方向。图像走向是我们选择正确答案的重要依据,箭头往左指向坐标轴起始点“O”是减少,往右远离起始点“O”是增加。方向一旦弄清,再结合材料离正确答案就越来越近了。如下题所示:
典例2、(2015.四川卷.1)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下列与图示所反映的信息相符的是
A.卷烟税率上调,导致卷烟价格和购买量的变动
B.原油价格下跌,导致汽油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动
C.银行利率下调,导致棉花价格和种植量的变动
D.汽油价格上涨,导致天然气价格和销量的变动
解析:第一步:分析曲线坐标图像。本题的图就是题,用图来判断选项,从图像反映出的关键信息是:E-E′的箭头表示价格上涨,S-S′的箭头表示数量减少。
第二步:审题。本题的选项不是图而是文字信息,因此要通过选项转化信息:A:价格上涨,购买量下降,即供给减少。B:价格下降,需求减少。C:银行利率不一定导致农作物的价格与种植量的变动。D:汽油和天然汽是替代品,汽油需求量增加,但不会直接导致价格上涨。这样分析清楚后在同图像关键信息进行比较,不难看出正确答案应该是A。
(三)联系基础知识,思维拓展,巧妙解答。
一般曲线坐标图选择题只要运用前面两步就可以锁定答案,但是有一种特殊题型,审题审图也找不到正确答案,这种题不偏却难,依然考查课本知识,只不过我们习惯常规解题,而忽视了知识的迁移和思维的拓展。这类题仍然考查价格与供求的关系,但是可能不是考常规的“价格影响供求”,而会考查“供求影响价格”,还可能在间接考查“高档耐用品和生活必需品、互补品和替代品”等相关知识。
因此,在备考中,教师要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将这些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一一分析给学生,并将其进行知识构建,让学生看到图就能联想到课本知识。如下题所示:
典例3、(2016.江苏卷.11)“谷贱伤农”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一句俗语,指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种粮收入反而减少的现象。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图1(d 表示需求曲线,s 表示供给曲线)中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
解析:第一步:审题。当我们审完题后找到的关键信息是种粮丰收,收入减少。
第二步:审图。看完四个图后一头雾水,无法做出判断。
第三步,思维拓展,巧妙解答。面对这种不是常规的曲线坐标图题时,我们就要进行知识的联想。谷物乃粮食,粮食是生活必需品,其需求弹性小。所以,根本无需关注丰产问题,抓住需求弹性小,斜率小,只要曲线坡度变化小即为正确,所以答案为C。
三、寻找规律、总结方法,高效解题。
我国有句古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由此可见,学习方法是何等重要。进入高三备考阶段,教师要通过对历年高考真题进行分析、研究,寻找出题规律,总结解题方法给考生,这样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能透过现象抓本质,抓住知识根本。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