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宇
摘要: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如果要想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那么就需要对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心态进行分析,制定适合其心理发展规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关键阶段,好奇心较强并且思维相对来说比较活跃,拥有较强的想象能力,所以说将问题教学法应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是比较实用的,也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首先分析了现阶段问题教学法的应用现状,然后探究了问题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初中;语文教学
1、问题教学法应用现状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渐发生改变。为了做到与时俱进,将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相契合,我国教育部门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是从整体上进行分析,改革内容和改革程度都基本停留在形式表面,并没有从根本上对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因此也并没有取得比较理想的改革效果。对于问题教学法来说,其在课堂中的表现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教师为主体,由教师进行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围绕问题本身展开相关讨论;另一类是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自发进行问题的提出并通过自主探究进行问题的解决。在近些年的教育教学之中,问题教学法逐渐被许多学校推广和应用,但是其主要问题有两点,一是以教师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思维探索能力形成制约,也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二是在问题设置上不具备科学性和针对性,问题设置的难度与教学内容不相符,甚至存在教师为了问题而寻找问题的情况,并没有从根本意义上发挥出问题教学法的真正作用。目前,受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初中语文阅读理教学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语文教师缺乏获取语文阅读资料的渠道,不能满足初中生对语文阅读知识的需求。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比较薄弱,设置问题的水平较低,无法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热情,更无法全面准确评价学生的问题。学生主动参与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意识十分薄弱,阅读量遗乏,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无论是在阅读的质量方面还是学习目标方面都没有明确化。这些严重阻碍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2、问题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1创设良好的问题教学环境
(1)加强师生互动交流。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敬畏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较为疏离,学生认为教师太过严肃而不敢与教师进行交流,这就会导致学生出现一些学习上的疑问也不愿去问教师,影响学习水平的提升。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教学法,让学生开口说、主动问,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思想,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和教师以及其他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引入个人生活的事例和经验,增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教师还可以建立学习小组,布置一些问题让小组进行思考和讨论,通过互相交流学习经验,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共同进步。教师除了课堂上对学生存在的一些疑问进行解答之外,课后也可以和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形成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2)以问题引出教学内容。“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课堂的开始需要有一个有趣的课堂导入。教师可以在进行知识教学之前结合将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提出生动有趣的问题,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环境变得轻松愉悦,这样有利于学生放松身心和大脑思维,高效地进入到语文知识学习状态中。让学生在课程教学正式开始之前对课堂教学充满好奇心,进而能够更加集中注意力于教师讲解的内容上,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3)用问题检测学生学习状态。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只有前20分钟,教师要想提高整节课的教学效率,就必须让学生保持更好的精神状态。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穿插有趣的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关注点聚焦到问题上,激发大脑思维,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力。如此,在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前一部分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同时,可以引入下一阶段知识的教学。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提问或者自主回答获得课堂反馈,并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进行教学方式和教学问题的不断创新优化。(4)使问题贯穿课堂。初中语文知识包括诗词、古文、现代文等各种形式的内容,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必然会有一些不同和差异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变通。根据课堂的教学实际随时提出一些恰当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探讨,使问题教学法贯穿整个语文课堂,确保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具有随时进行问题解答、思考和质疑的意识,时刻保持注意力集中,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木兰诗》时,教师可以首先提问:“咱们班上有没有想要成为军人的学生?”有的学生就会举起手,教师对想要成为军人的女生进行鼓励和肯定,然后引入花木兰替父从军的相关内容。在讲解完诗歌的朝代背景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对战争的认识,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踊跃表达自己的观点,活跃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北朝时期人们的生活和军队中的生活产生好奇心,促进学生的思想发展,体会“巾帼不让须眉”的深刻含义,提高男女平等的意识。
2.2鼓励学生对问题大胆质疑
运用问题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生积极思考的过程强化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因此要想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必须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提高个人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教师要针对课堂教学内容科学设计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兴趣,进行深层次的思考,然后鼓励学生进行问题的解答,对有疑问的地方大胆提出来,在课堂上共同讨论。学生敢于积极提出自己的见解,敢于和其他人互相“争论”,才能不断活跃自己的思维,并结合其他观点对自己的想法进行反思。無论学生的答案正确与否,教师都应给予鼓励,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思考问题的主动性。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思想指导,对学生已有知识的融合与运用进行引导和启发,促进学生语文思维和知识的延伸。教学不应该是教师的独角戏,对知识进行灌输传递,而是要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就需要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意识进行转变。教师在进行问题教学时要给学生提问提供合理充足的机会,并鼓励学生提问,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究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语文课程的主观性较强,需要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因此,在日常学习中,学生应该多了解相关的知识,把握应用和练习的机会,如此才能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学生要善于对语文教材中的知识及延伸的相关知识进行提问和质疑,教师要对学生的疑问做出正确的解答,使学生快速掌握语文知识,对所学的知识有较为深刻的印象。教师在学生学习记忆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对知识的开发利用,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实用性,在积极探索思考的过程中强化记忆,掌握知识。
结束语
问题教学法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但能够提高阅读课堂的效率,而且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问题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应在课堂中合理运用问题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积极性,快速完成任务,更好地营造课堂气氛。问题式教学适合每篇课文,尤其适合内涵深刻的文章,问题式教学能使学生变得聪明、思维敏捷、有才智,因此教师应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邹婷婷.初中语文古代记体散文教学问题及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0.
[2]李奇.初中语文问题驱动式教学策略探究[J].智力,2020(13):93-94.
[3]秦海鹏.问题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4):36.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东洲国际学校 江苏南通 22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