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英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也层出不穷,教育质量也在不断提高。生本教育理念就是在这种大的教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它是以“学生为根本”,倡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结合初中七年级的语文教学实践,谈一谈生本理念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生本理念;教学研究
引言:生本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这是一种无为而治的、追求自然的禅学教育思想和方式。人的起点非零,人拥有其自身发展的全部凭借,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的、思维的、学习的、创造的本能。这与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和霍尔的“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极其相似。但经过深入了解,不是纯粹的内发论观点,更多意义上指的是借助学生与生俱来的本能,成就学生学习外界知识的动力。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潜能无限,是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和动力来源。在这样的学生观的引领下,教师观必然发生本质的改变。首先是角色的改变,原本是“拉船的纤夫”,变为“生命的牧者”,引领学生前进的道路。其次是方法的改变,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引领和点拨,在他们人生的关键时刻给予恰当的启发。最后是对学生的看法,生本教育提倡教师真诚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
1生本教育理念的内涵
生本理念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而且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认可和重视,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学习和研究的一种教学模式。生本理念倡导“以学生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推崇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教学活动是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生本教育理念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2“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语文有效课堂的表征
“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是对传统语文课堂的变革,它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主动性“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语文有效课堂,将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认知基础等,激活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凸显学生语文课堂主体地位,从而使学习内化为学生的主动需求,实现学生的自主建构。第二,生动性“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改变教师单向知识“贩卖式”教学,基于学生学情实际,优化语文课堂设计,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充满趣味,让语文课堂從静态走向动态,散发出创造的活力。第三,平等性平等性是“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语文有效课堂又一特点,师生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从课堂中心地位中转变出来,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学习伙伴,课堂自由和谐,学生思维得到有效的解放。”第四,生成性“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语文有效课堂将摆脱僵化,注重课堂的开放性,教师在进行课堂预设的同时,充分考虑实际学情,对课堂可能出现的生成进行预测,并强化资源意识,课堂自然生成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
3“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语文有效课堂的建构
“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学生语文素质发展,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强化生本教育理念,落实生本教育理念。
3.1因生施教,推进分层教学设计
生本教育理念需要教师强化学情意识,对学生进行深入的解读,把握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能力基础、发展潜能、优势与不足、学习需求等,做到因生施教,努力推进语文课堂分层教学设计。分层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的工作,需要我们依据学生之“材”,根据不同的能力层次分层设定差异化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也要基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构建差异化语文能力发展层级,从而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在目标、内容统摄下,要推动学生学习活动、学习评价、作业设计等分层设计,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有效性,构建适宜学生语文素质发展的语文课堂生态。
3.2以生为本,优化课堂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是达成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实现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要坚持以生为本,发挥问题驱动效应,并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等,促进学生课堂学习互动。教师要基于语文教材文本,把握教材特点,挖掘教材适宜学生语文素质生长的“生长点”,从而借助问题载体,通过主问题为引领,构建问题串,推动学生语文学习活动有序、有效开展,给予学生经历语文知识建构的机会;学生经历语文知识建构要打破“僵化”学习活动形式,根据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难易度和思维能力需求,围绕重难点知识、发散性知识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学习互动,从而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构建有效语文课堂。
3.3及时反馈,落实课堂二次建构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的工作,遵循传播—反馈—再传播的循环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基于语文课堂教学系统,构建生态化语文课堂,打破当前重传播、轻反馈的教学现状,引导学生对语文课堂学习进行及时的反馈,实现语文课堂良性互动,发挥反馈对语文课堂教学的矫正作用。语文课堂教学反馈,需要我们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学会学习思考,学会学习反思,对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进行归纳,并且发挥同伴互助作用,拓展反馈渠道,将亲历者的反馈与“旁观者”的反馈有机结合起来,在反馈中落实语文课堂的“二次建构”,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整合、创造,融入学生个性化理解,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3.4链接生活,实现学生自主成长
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人类在长期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与生活存在密切的关系。这就需要学科教学与学生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在推动学科生活化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师要充分把脉学情,寻求语文学科与学生生活融合的时机与契机。例如,课堂导入环节,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生活现象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生活经验,从而使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帮助下进行有效的学习迁移;课堂拓展环节,我们可以将教学内容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以课堂为辐射点,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促进语文知识的内化与吸收。
3.5完善课堂学习效果的评价机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包含了识字、阅读、写作、理解等多种方面,当然简单地用作业、考试、阶段检测这些方式来判断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也是片面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尽可能地使课堂评价更科学、更全面、更综合,课堂评价制订的标准应围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来制订,比如,可以将学生的课堂听讲表现作为一项评价标准,或者把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作为一项评价标准,以此激励学生拓展阅读量,提高平时的学习效率,而不是为了考试去学习。
结束语: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必须得到不断更新,这样教育才能够与时俱进,获得长足发展。具体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合理地利用“生本教学”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肯定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于从飞.生本理念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思考[J].天津教育,2020(20):80-81.
[2]张芷粤.基于“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语文“合作学习”理论与实践策略研究[D].集美大学,2020.
[3]张宪建.生本教育下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43):206-207.
[4]陈先龙.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语文作文活动的组织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43):39.
(海门东洲国际学校 江苏南通 22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