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远
▶轻轻的一拍肩
八年级下学期开学时,有个新同学从一所乡镇初中转到了我们班。他叫张小峰,个子瘦小,是个清秀腼腆的男孩,很招人喜爱。在课堂上,让他发言,他低着头慢吞吞地站起来,脸憋得通红,微弱的声音像蚊子叫,双肩和双手微微颤抖……
“听不见!”
“怎么回事呀?”
其他同学有的在为他着急,有的在笑,有的在窃窃私语。
我轻轻地走到张小峰的面前,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握了握他的肩头:“没事,别着急,大胆说,说错了也没事。”
他抬起头快速地看了我一下,我迎着他的目光,传递出信任和激励的眼神,又重重地朝他点了点头,然后走回讲台。
待我在讲台上站定时,他已经果断地说出答案,而且还是正确的。
我微笑道:“同学们,他说得好不好?”
“好!”大家异口同声。
“那就给小峰同学一点鼓励!”我提议。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小峰笑着不好意思地坐下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总是找“借口”让他帮我拿书、端茶杯,或者为同学们发作业。他总是美滋滋的,特别乐意。
渐渐地,他动作显得协调多了,胆子也逐渐大了起来,上课发言也越来越积极了。课间我还时常看到他与同学结伴同行,乐呵呵地从外面走进教室……
我知道,他已经完全融入我们这个班集体了。在去年上网课期间,他还帮助记录学生参加直播的考勤和上传作业的情况,成了我的网课助手。
叶澜教授曾经这样说过:“当学生茫无头绪时,我能否给他们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我能否唤起他们的力量?我能否从学生的眼中读出愿望?我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当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对学生造成或深或浅的影响时,“教师”二字怎么能不让人感到沉重呢?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三者之中,传道为先。我们的教育要能触摸学生的心灵,拨动他们内心那根求上、求善、求肯定的弦。就那样一拍一握,看似平淡如水,却能融化学生心中的“硬核”。
老师要把每一个学生看作成长中的人,多从学生的感受出发,多为学生的成长着想,正面引导,从细节做起,发挥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感化作用,用最真诚的心、最真诚的爱架起沟通的桥梁。如此,彼岸的他们就会信任你,依赖你,大胆地奔向你。
▶我帮你吹吹眼睛
那是一节体育课,章明在跳沙坑时,有东西飞到他的眼睛里了,疼痛和不适感使得他一直在揉眼睛。
我发现了他的反常,马上拿开他的手,亲自翻开他的眼皮查看——只是灰尘进入了眼睛。我试着吹了吹,并立刻带他去卫生间用清水冲洗了一下。之后,我又仔细检查了一下,确认没事了才放心。
本只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我并没有奢望它会在章明身上发生什么反应。
可是变化却悄悄地发生了……
他变得下课喜欢围在我身边说这说那,脸上总是笑眯眯的。
我一开始对这种变化很奇怪,想想我们之间发生的事情,只有在这件事上我算是真正关心过他、爱抚过他。平时因为他调皮,上课总是开小差、做小动作,成绩上不去,我恨铁不成钢,总是批评他,可效果还是不好。
没想到我在处理这件偶然事件中的一个小小的举动,会让他产生如此明显的变化!
在居家上网课期间,章明总是最先参加视频会议,并且积极连麦参与直播课堂回答问题,与老师互动。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学生是活生生的有着独立的个人体验和心理情感的人,学习也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决定着课堂的教学效果。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圍,会让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因此,师者应该思考、研究如何建立和追求这样的理想教育模式。
教师除了有渊博的学识、幽默的谈吐,有科学的教学设计、精湛的教学艺术外,也不妨在师爱的前提下,给学生以温暖的微笑、暖心的语言和感同身受的安慰性动作。比如学生生病时,老师的一个电话问候,或用手摸额头试体温的动作。这些细微的举动,都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幸福感、认同感。
▶我们击掌相约
2020年,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来袭,让人猝不及防。全国人民开始居家隔离,网课模式也应运而生。
如果不是因为网课,我不会对小思哲有那么多了解,我与他的心也不会第一次贴这么近。
八年级是初中阶段最重要的时期,因而我认为,让学生尽早进入正常的网课学习尤为重要。
因为我们学校是县城里的一所中学,大多数学生家庭条件都比较好,所以他们都能正常开展网课学习。不过,在班级学生网课开展情况的核查中,我还是发现有个别同学上网课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是手机老旧了,有的是家里没有安装宽带。 但是这些学生家庭迅速做出改变,该换手机的换手机了,该装宽带的也装上了宽带。
只有思哲同学总是支支吾吾,一直没有跟上大家的步伐。
拨通他家的电话,从他断断续续的言语中我才得知,原来他家在一个偏远的乡镇上,父母离异,他跟着父亲生活。而他父亲一个人在外打工,因为想让思哲受到更好的教育才让他寄住在城里的亲戚家。疫情初发阶段是在春节时期,所以思哲就留在了老家。老家没有网络,仅有的一个旧智能手机,还得和弟弟轮着用。
“你爸爸在家吗?叫爸爸想办法再买个新手机吧。”我说。
“爸爸去年在外面打工时脚被砸伤了,还在家里休息。他治病借了不少钱,家里肯定没钱买新手机……再说,爷爷奶奶身体也不好……”
怎么办呢?孩子的学习不能耽误啊。我真想到孩子的家里去看看,可是疫情的隔离让我只能干着急,没办法。
“别担心,每晚我专门为你留点时间,给你再讲讲功课吧。”于是,每晚我都会抽出点时间给思哲“开小灶”。
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人员可以小范围流动了。一个周末,我带上自己一个半新的旧手机,驱车来到了百里之外的思哲家中。
果然不出所料:孩子家在偏僻的山里,家里有年老的爷爷奶奶,有还在读小学四年级的弟弟,还有尚不能正常活动的父亲……
“李老师,谢谢你这么远来看我,我……”看到远道而来的我和我掏出的手机,孩子脸上的表情很复杂,有激动也有窘迫。
我笑了:“你和弟弟必须各有一个手机来学习。这是我的一个旧手机,你先用着,话费我已充了一些。一定要好好学习啊,我对你有信心。我还会再来看你的!”
孩子点点头,我看到了他眼中的坚强和自信。
临走时,我给孩子父亲留下了400元钱。
后来上网课时,我发现思哲学习更认真了,回答问题更积极了。每当看到摄像头中他坚毅的面孔,我都觉得心里暖暖的。
后来,经我向学校反映,学校在社会爱心人士的帮扶下为几名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购买了智能手机,其中就有思哲。
我第二次家访时,将新手机送到孩子手中。我检查孩子的作业,给孩子讲题。
思哲显得快乐而自信,他感叹说:“李老师,谢谢您,是您让我变得更自信了。我原来因为自己家庭困难,又是山里的孩子,还有些自卑呢。”
“人都是一样的,不努力怎么知道自己有多棒?我们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善生活现状,去实现理想!”我说道。
“李老师,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争取考个重点高中!”
“好!老师对你有信心!”
我们两个笑着击掌,算是约定。
从此,这个孩子像是在心中种下了阳光,浑身都散发着光芒。
爱在细节,爱在无言,就像春风,就像细雨,打开了孩子们的心扉,滋润孩子们的心田。在这样的教育下,我们必能看到满园春色,万物萌动,百花齐放。我想,教育本身就应该是这个样子。教师用爱播下知识的种子,用细节春风化雨,孩子们定能展现给我们一个美丽的春天。
(作者单位:湖北省南漳县实验中学)
(插图:罗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