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形势下科普出版的几点思考

2021-09-10 07:22裴斐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肆虐引发公众对国民健康与公共卫生关系的深思。从长远来看,健康教育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中不可或缺,且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教育、引导和干预,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获取正确的公共卫生知识,能一定程度上减少或避免高危行为的发生,可有效地控制和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健康的危害。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普出版;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4-0226-0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极易使人类健康面临巨大风险,如重大传染病疫情的扩散、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会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命安全[1],而且由于发生突然、涉及范围广、危害性大,易引起群众恐慌,导致经济发展受阻,甚至造成社会动荡[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为主,如近年来出现过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埃博拉出血热等,以及在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出版工作者,始终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形势下策划、出版高质量的科普出版物,既是社会责任,也是使命与担当。

一、升级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从非典到新冠肺炎疫情,健康卫生知识的普及、防护技能的推广以及提升民众整体的科学素养变得尤为重要,因为好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培养健康的习惯,这对传染病预防非常重要。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将青少年作为健康教育的最佳目标人群,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干预和促进健康教育,逐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采取积极健康的行为方式,了解、掌握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自我保护与救助知识,意义重大。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如果具有一定的自我防护意识,不但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恐慌,还可增强配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构开展工作的能力。除此之外,促进青少年健康也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

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已开设了系列比较完备的、与健康教育相关的课程,包括《生物学》和《体育与健康》,一些地区和学校还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发了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教师应指导学生达成的、与病毒相关的能力要求有: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微生物通常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类群;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研究表明,中学生对教材《生物学》中的相关基础知识掌握得并不牢固。例如,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涉及知识点“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学》中涉及知识点“病毒与细菌是两类不同的微生物”“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以上内容比较基础,但有数据表明近50%的学生并未掌握这些知识[3]。还有一些地区因为未将《生物学》纳入升学考试的范围,所属地区的学生对《生物学》课程的学习重视不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

与学校开设的健康教育课程相比,新闻媒体的科普教育更易受到广泛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形势下,成功的健康教育应该让青少年意识到以下几点:这种疾病会对健康和生命构成威胁;采取一些力所能及的行动可以避免或降低这种威胁;这些行动符合社会潮流,是有利于自己和他人的。总的来说,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推出面向青少年的、内容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且體现综合性与系统性的科普读物,加强有关健康卫生的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等的系统教育,将公共卫生教育与传统教育融合升级为学校健康教育,是长远之举。同时,也响应了健康中国战略中“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要求。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图书出版传播信息的优势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显著特征是具有不可预测性。综合看来,虽然在互联网背景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传播信息的主体多样,但多种方式各有利弊,比如有的时效性相对较强,有的传播速度相对较快,有的更新速度占有明显优势。但在多数读者的思维中,图书传播有一个明显优势,就是具有权威性和可靠性。图书出版传播的内容相对系统、全面、准确,这是其他媒体目前难以做到的。同时,随着融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很多图书出版不再停留在单一的纸质出版层面,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图书与读者的互动更加频繁、有效。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没有学科背景的情况下,很多人往往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在互联网上甄别真伪信息的能力就会相对下降。如果图书编辑能抓住机会,在第一时间组织有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编写有出版价值的书稿,并结合线上方式出版发行,就能成为电视、报纸、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有益补充。由此看来,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图书出版的作用不容小觑,它可与新媒体互补一起发挥作用。

三、注重传播知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如果科普出版物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不能保证,科普传播就是无用功,甚至会误导公众。科普出版物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使用的科技名词表述规范,以权威组织机构发布为准,避免使用不确定的表述,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表述要准确、无误;概念和规律的应用、推理要符合逻辑和科学发展的轨迹;所引用的内容资料应准确、无误;推理要合理辩证,判断要有理有据。

作者是图书作品的源泉,科普作者的能力决定着图书的生命力。同时,作者的学科背景和专业知识是保证科学性的重要前提。科学知识不断发展更新,科普作者需要通过不断查找文献资料,更新知识结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形势下,更应把握好所传播知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建议优先选取有医学专业背景的科普作者,如一线医务人员中的科普作者。但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在语言运用方面,有些作者往往把握不准确,经常出现的一类情况是涉及知识点准确、无误,但文字表述问题相对较多,甚至有时运用的语言风格和定位作者匹配度不高,这就要求编辑在组稿前期和处理稿件过程中投入大量精力,与作者做好沟通,既要保持作者的一贯风格,又要从编辑出版的角度及时与作者交换意见,保证出版质量,这无疑也是对编辑的一个挑战。

四、划分读者对象的精准性

科普读物展现在读者面前的知识应该是准确、真实的,具有科学性。但科普读物又要考虑大众需求和关注度,这就要求表述方式上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如果专业术语运用过多,就会影响科普效果。

通俗地理解,预防分为三级:第一级是病因预防,就是在没得病时通过控制危险因素来减少发病,如多洗手、少聚集,或者为了预防一些慢性病采取的多锻炼、少油、少糖饮食等;第二级预防是早发现、早诊断;第三级预防是积极治疗,减少残疾。所以,面向青少年的健康教育选题策划内容主要围绕第一级预防进行,以期在低年级读者中达到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掌握基本的健康知识的目的,高年级读者具备初步的健康管理能力和自我保健意识。

同时,面向青少年的健康教育科普读物也应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在语言风格和传播知识的难易程度上有所区分。比如针对低年龄段读者,如果设置情景化内容,更利于接受;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解科学知识,可增强阅读性。同时,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可以考虑融入不同的趣味性元素,赋予新的互动形式和互动体验。再比如,如果需要进一步细分读者对象,针对低幼阶段的读者应考虑加注音;针对处于青春期的读者,健康教育的内容侧重也应有所不同;在相应的群体中普及相关的力所能及的急救知识。

五、深度融合传播的多样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各类新媒体的渗透改变了公众的阅读习惯,如“碎片化阅读”“快阅读”等成为流行趋势[4]。互联网时代,融媒体发展促进了科普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因为图文并茂、声像结合、高效互动的科普出版物可以更好地鼓励社会公众广泛阅读,尤其是面向青少年群体的科普出版物,其多元的融合传播方式更具教育功能和意义。

生物学中的转基因是指将基因转移并稳定整合到另一细胞的过程,而出版业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就是文化的转基因过程,其中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与出版的融合是出版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AR是一种将虚拟数字影像与真实情境叠加在一起的技术[5],它的一个显而易見的优势是可将纸质内容延伸,而且使原本平面的内容立体化、形象化。有研究表明,AR不仅可以增强传播内容的可视性和趣味性,在更深层次的方面,AR的使用可以一定程度地增强读者的理解力和想象力,使其教育功能更加凸出。

融媒体发展背景下进行科普传播,还需要更加重视相关学者在专业领域内的权威发言,可在纸质图书上提供入口,如通过二维码扫描进入播放,给人们正确指导的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图书增值。

六、结语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形势下,编辑应充分发挥图书出版的优势,将作者、审稿专家、提供数字支持的企业、校对、印制、发行等各环节主体高效组织起来,建立有序、开放的交互式网络,在较短周期内把系统、全面、准确的信息和知识提供给广大读者,最大限度地践行图书编辑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http://www.gov.cn/zwgk/2005-05/20/content_145. htm,2005-05-20/2021-01-04.

[2] 钟志艳,杨明炜,黄光英.科技期刊参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及路径分析——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例[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20,40(06):6-9.

[3] 胡继飞,胡枝子,胡继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科普教育效果调查研究——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20(05):30-35.

[4] 谢文亮,杨小川.移动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的浅阅读与深阅读[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01):152-154.

[5] 吴赟,秦林瑜. AR技术与出版业融合之范畴、价值与局限[J].中国出版,2019(12):32-37.

作者简介:裴斐(1984—),女,山西大同人,硕士,编辑,研究方向:教育出版。

猜你喜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
佳木斯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及运行机制研究
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卫生应急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微博、微信的议题呈现异同
电话出院指导联合健康教育对妇科肿瘤患者疗效的影响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管理的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