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
[摘要]质检工作是保障出版物质量的重要方式。如何把握好图书质检关是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和出版社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为此,出版社纷纷开展了图书编校质量检查工作。文章通过分析出版社图书质检工作现状,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保障图书质检工作高质高效开展的措施,以期为各出版社及图书质检人员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图书质检;编校质量;质量检查;保障措施
保障出版物质量的重要方法是对其进行质检工作。如何把握好质检关是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和出版单位共同要解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1]。质量检查(以下简称质检)的目的就是提升图书质量。因此,把好质检关就是图书出版流程中关键而又重要的一个环节。质检者对稿件既要有很强的驾驭能力,又要有发现文稿问题的敏锐洞察力,还要对错别字及版式差错有敏感性。只有掌握质检工作的特点,提高质检人员的能力,出版物的质量方能得到保障。
一、出版社图书质检工作现状
为了多出精品图书,维护读者的文化消费权益,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加大质量管理力度,从2011年起持续开展出版物质量检查专项年活动[2]。2020年,国家新闻出版署组织开展了图书“质量管理2020”专项工作,重点对2019年以来出版社的各类图书进行编校质量检查。经专家审核,不合格率达到10.6%[3]。
各出版社高度重视图书编校质量,陆续开展了社内图书质检工作。每个出版社会根据自身的出版规模及业务流程,制定不同的质检制度,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强抓质检内容
质检主要包括文前辅文付印校样检查和正文付印校樣检查两个方面,这样可保证查出的差错在付印前得到改正。对付印校样质检不合格的书稿,出版社要求责任编辑对全稿进行返工,并对以后的成品书进行复查。在对付印校样质检的抽样过程中,出版社一方面要对所有编辑部门的图书质量实施有效监控;另一方面要对重点图书(国家级重点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等资助的图书)、重点监控板块加大检查力度,强化质量监督。
(二)加大监管力度
出版社一般都会设立专门的质检部,由质检部组织相关人员对图书进行质检工作。质检人员必须具有副编审职称及以上,有的书稿还需要质检人员轮流进行书稿的质检工作。对专业性较强的书稿,出版社除了三审三校制度,还制定了专家外审制度,或者同时找两位专家进行全书审读后,再进行互检工作。质检部门加大监管力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质检环节不会流于形式,起到严格的层层把关作用。
(三)提升编辑对质检的意识
质检是编辑出版工作的流程之一,是日常监管的重要手段,也是图书推优评优的重要程序和依据[2]。编辑对待质检工作的态度非常重要,要虚心向质检人员请教,向质检人员学习他们的经验和技巧。编辑对有疑问的地方,要和质检人员沟通与交流。因为,编辑和质检人员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让书稿达到高质量的出版。
二、保障质检工作高质高效开展的几点思考
(一)保障质检工作高质高效开展的两方面
1.思想态度方面
思想是引擎。质检人员要高度重视自身的思想及态度对图书质量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态度是关键。质检人员在工作时应当认真、负责任,要有较强的责任心。
服务是重点。质检人员需要较强的服务意识,急编辑之所急,想编辑之所想,对待质检工作要分轻重缓急。乐于奉献的精神对质检人员来说也很重要。
2.业务水平方面
质检人员要努力使自己成为知识的杂家。质检人员要通过平时的培训学习多向专家请教,通过学习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面,使自身的思维更加活跃,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质检内容要主次分明、重点突出。质检内容一般是进行部分抽检工作,这就需要质检人员加强对日常工作经验的总结,要合理调配、普遍查看、详略得当,对政治性、知识性、敏感部分重点把握,确保质检有良好的效果。质检人员要确保不该出错的地方坚决不能出错。
质检人员还要培养警觉意识和质疑精神,通过平常质检中积累的经验笔者发现,越是感觉容易检查的书稿,质检人员越是会放松警惕,导致错误率较高。质检人员遇到这样的情况,不能掉以轻心。
综上所述,质检人员只要业务知识足够丰富,思想态度端正,平时多注意总结和积累经验,就能促进质检工作的更好开展。
(二)保障质检工作的四道关
1.政治导向关
图书出版存在特殊性,既是物质产品,也是精神产品。图书质检人员要严把图书政治导向,对书中涉及疆土、民族、宗教以及党政方针、政策等表述要高度重视。
2.内容质量关
除了政治性问题,质检人员还要关注图书体例格式差错、知识性差错、引文差错、图表差错、计算差错和时间差错等内容。质检人员遇到年代要思考是否准确,遇到文献要多考究,遇到典故要多找依据,遇到句子要注意句子结构是否完整、句子成分是否残缺、句子搭配是否合理。
3.文字规范关
质检在检查书稿过程中要确认行文表述是否通顺、流畅,语句结构是否完整、是否合乎逻辑,遣词造句是否规范,简繁体字用法是否规范,文字是否存在谐音字、错别字等。
4.体例格式规范关
质检人员要把好体例格式规范关。辅文类差错包括封面、版权页漏项或体例不规范,如遗漏出版社的LOGO、作者名字或者编者名字等;标点类差错包括单引号、双引号、书名号、破折号、连字符等引用错误等;图表类差错包括图文不对应、表文不对应、图序不连贯和图跨标题等;一般格式、版式类差错包括字体、字号差错,页码差错,序号重复或错漏的问题等。
(三)保障质检工作的七项举措
1.社领导高度重视
社领导对图书编校质量的重视程度,决定了图书编校质量的高低[4]。社领导对质检部的支持力度,决定了质检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只有社领导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编辑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质检,尊重质检人员,公正、客观、辩证地对待质检结果,也才能锻炼出一支素质过硬、态度积极的专业编校队伍。
2.成立质检部,设置专职的质检员
出版社应不惜人力、财力成立专门的质检部,对书稿的编校质量进行内部检查。书稿检查的标准严格遵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甚至比这些标准更高[4]。同时,出版社应该安排具有高级职称且编辑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专职质检员。质检部的领导应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不仅编辑业务能力、沟通能力强,而且原则性也要强,对待任何一部书稿和任何一位编辑,都要一视同仁。
3.改进质检工作方式
质检不是对所抽查的部分稿件进行校对或编辑再加工,而是要把粗查和精读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时间等各项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质检人员要尽量对全书负责[5]。第一,质检员拿到书稿后,先要进行以下工作:清点全书页码,要做到准确无误;仔细核对目录、页眉和页脚等内容;检查封面、封底、书脊、勒口、扉页和版权页等处的文字,确保这几部分书名、作者名和著作方式等内容一致[5]。第二,质检员要知道具体检查什么。首先,质检人员必须注意政治导向把关。其次,质检人员要关注语法逻辑性、出版法规的贯彻执行、表述欠妥的差错等。最后。质检人员要关注各种字词和标点符号等细节方面的问题[4]。
以笔者所在的出版社为例,其对质检员提出的要求如下。第一,正文检查字数为2—5万字,重点图书、重点项目等图书抽查字数为全书的20%—30%。第二,抽查内容尽量分散,不要集中抽查,全书兼顾,如前半部分抽查5万字,后半部分抽查5万字。第三,质检人员要尽量挑选有价值部分内容进行抽查,如涉及政治、政策、主权、国防、国际关系、党史、国家领导人、民族和宗教等内容及体例等部分。第四,质检人员对书稿的目录、标题、章节、体例、结构、栏目等的完整性、一致性、合理性以及真题、考试类图书的题目和答案对应性等进行总体检查。第五,质检人员对抽查内容进行精读。
4.采取奖优罚劣措施
质检部应该严格按照《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规定的差错计算标准出具详细的质检报告,对书稿质量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将质检报告交给责任编辑,允许其进行合理申辩。如果最终判定书稿质量不合格,出版社就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而对质量优秀的書稿,应该给予一定额度的奖励[5]。但是制度的建立应该以提高书稿编校质量为目的,奖罚分明,既能督促编辑,又不能弱化其积极性。
5.定期召开质检分析会
针对所质检书稿中存在的各类差错,质检部应认真归类和总结,定期召开质检分析会,共同探讨减少相应差错的对策措施[6]。以笔者所在的出版社为例,其平时请质检员及终审人员详细记录在质检及终审环节发现的各类问题,归类后以专题的形式(如政治导向问题、语言文字问题、标点符号问题和参考文献问题等)每两个月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通过这样的质量分析会,每位编辑不仅了解了自己书稿中存在的问题,也对其他编辑书稿中存在的问题有所了解,再碰到类似的问题,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达到了编校和质检的双高效。
6.加强对编校和质检人员的培训
社会在发展,政策在调整,新的知识不断涌现,语言文字也不断发生变化,这对编校及质检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6]。因此,出版社应制订年度培训计划,使编校人员和质检员掌握最新的出版规范和标准。编校人员和质检员在日常工作中也要自觉、主动地加强业务学习,可通过各种渠道(如加入编校专业微信群、与同行交流、查阅文献等)扩充和更新专业知识,为提升图书编校质量尽最大的努力。
7.编校及质检双方的换位思考
编校和质检工作不是对立的,而是互助的,是在印前给图书质量加了一道“保险”。质检工作要把握好原则和尺度。编校人员应客观、公正地看待质检员提出的问题,要换位思考,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和谐沟通,共同进步。
总之,图书质量是出版社的生命线,高效的质检工作可有力地推动出版社图书编校质量的不断提升。随着各出版社质检制度的日益完善,编校人员和质检人员通过共同努力,履行好各自的使命和职责,一定能为广大读者奉献更多精品图书。
[参考文献]
[1]李国昌,廖男,陈琪.出版质检工作的创新实践与思考—以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为例[J].中国编辑,2021(02):66-69.
[2]丁鼎.论图书编校质量检查中的误区[J].传媒论坛,2019(02):139-141.
[3]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图书“质量管理2020”编校质量不合格图书的通报[EB/OL].(2021-02-09)[2021-03-10]. http://www.nppa.gov.cn/nppa/contents/279/75636.shtml.
[4]李金秋.简论图书编校质量检查[J].学理论,2014(35):121-122.
[5]常高峰.图书印前质检常见差错例析[J].出版参考,2015(12):27-28.
[6]侯春霞.关于保障学术图书编校质量的思考[J].市场观察,2020(08):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