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宏峰 徐岩
[摘要]科技类图书不仅内容专业性强,读者受众面较小,而且对作者也有较高的要求,其作者通常在相关领域内具备较高的专业研究水平。科技类图书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内容的编写、编辑和出版难度较大。当前,图书市场竞争激烈,在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背景下,科技类图书如何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其编辑必须注重研究科技类图书的策划特点,做好科技类图书的出版工作。
[关键词]科技类图书;图书策划;双效统一;社会效益考核指标
科技类图书作为科技知识的主要载体,在推进科技进步、服务产业发展、培养专业人才、传播科技知识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给科技类图书的出版带来了重大的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2018年12月底,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了《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以下简称《试行办法》)。《试行办法》既是考核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的重要办法,也是构建“双效统一”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还是规范图书出版单位发展的指导意见[1]。
基于上述背景,文章在分析科技类图书的特点和出版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的评价考核指标分析科技类图书的社会效益,立足笔者自身从事科技类图书策划的工作经验,阐述科技类图书的策划思路。
一、科技类图书的特点和出版现状
科技类图书内容专业性较强,涵盖了我国高等教育及相关学术领域中的理、工、农、医等学科门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类图书内容涌现,甚至涉及不同学科门类、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的交叉学科领域。一般科技类图书的内容创作,其要求作者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深厚的专业背景,并在相关领域内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水平,且创作周期较长,读者群体受众范围很明确。关于科技类图书的出版,一方面,基于其内容的学术性,通常需要科技类图书的编辑具备相关学科领域的专业背景,尤其是对编辑处理涉及不同专业领域的术语、复杂的公式、繁杂的计量单位等多方面内容的编辑加工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科技类图书内容在编校质量上有明确的专业性、学科性,为保障科技类图书的出版质量,其出版周期也相对较长。
目前,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我国科技类图书的出版整体呈良好趋势,以推进科技进步、传播科技知识的优质内容为主,涌现了一大批“高原高峰”之作,产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经济效益。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的普及应用、产业的融合发展和转型升级,科技类图书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二、科技类图书的社会效益分析
《试行办法》将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分为四个一级指标,即“出版质量”“文化和社会影响”“产品结构和专业特色”“内部制度和队伍建设”,前三个一级指标都和图书内容策划密切相关。
其中,出版质量包括“内容质量”“编校印装质量”。科技类图书内容要立足正确的政治导向。在科技类图书的出版编辑过程中,科技类图书编辑要注重科技类图书内容的科学性、专业性,成果性、引领性,精细出版,把社会效益放首位,力求经济效益稳增长。
文化和社会影响则主要包括“重点项目”“奖项荣誉”“社会评价”“国际影响”。与科技类图书相关的重点项目主要有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国家出版基金、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其他省部级以上重点出版规划、专项出版资助等。重点项目的设立对科学类图书选题内容的策划、选择、确立具有引领作用和对标影响,其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国家及相关行业对亟须发展的学科领域侧重的支持力度,深度助力相关研究及其成果。奖项荣誉则指图书出版的“三大奖”和国家级行业性的内容奖项等。国家及行业通过对出版内容、选题、出版物成品的参选、评审、授奖,激励和引导优秀出版内容的发展,尤其对科学类图书选题的深入开发、精品打造,具有十分显著的激励作用。社会评价是指受众反映和社会影响。优质出版物的受众反映好,社会影响大,这是优质出版物把社会效益放首位、社会效益突出的体现。科技类图书的选题内容应着力发挥科技类图书推进科技进步、服务产业发展、培养专业人才、传播科技知识的作用,服务国家发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以双效促发展。国际影响对科技类图书来说,则是科技类图书在选题内容上反映新技术、新成果、新应用,以达成面向国际的版权输出。
基于《试行办法》,科技类图书编辑应把其中的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作为科技类图书策划方向和思路的有益参考,需要关注学科学术领域的发展和最新成果,制订中长期选题内容规划,科学合理地制订图书出版规划,从而打造有规模、有特色的科技类图书,夯实科技类图书的专业底色。
三、科技类图书的策划思路
随着我国出版业发展的转型与升级,科技类出版社立足优势专业领域,深挖产业出版资源,并不断开拓交叉学科领域[2]。科技类图书编辑要立足科技出版社的优势领域开展科技类图书策划。
(一)在科技类图书的策划工作中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出版管理条例》明确指出,“出版事业要传播和积累有益于提高民族素质、有益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从事出版活动,应当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1.科技类图书编辑要提高政治站位,进行科技类图书的策划工作
“图书编辑要有家国情怀,自觉为国家文化发展做贡献”[3]。“邹韬奋先生以推进大众文化、服务社会为己任”[4]。科技类图书的编辑也应该在日常的选题策划中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根据国家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推动科技进步,服务产业的发展和相关学科的建设。如《灾害大数据与智慧城市应急处理》,其立足点就是大数据为国家的救灾工作服务做出了的贡献,该书申报并获得了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的资助,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2.科技类图书编辑要站在为产业发展服务的角度来策划图书
当前,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首要推动力量。作为科技知识的主要载体,科技类图书在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技类图书编辑只有密切关注和跟踪科学技术的发展动向及其产业发展现状,才能为产业发展做好出版工作。如2018年9月电子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由王阳元院士主编的《集成电路产业全书》,该书内容涵盖了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为我国的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作者和出版社长期关注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动向及产业发展现状的成果。
3.科技类图书编辑要立足学科交叉融合的领域来策划图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同产业之间融合,新技术与原来技术融合,新技术之间也发生融合。科技类图书编辑必须关注技术的发展趋势,站在学科交叉融合的领域策划科技类图书。科技出版社则应适时提前布局科技类图书出版,保持行业专业的引导地位。如《汽车CAN总线系统原理、设计与应用》属于融合了汽车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科技类图书,该书获得了2010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1年上海汽车工业教育基金会二等奖。截至目前,该书依旧保持着良好的销售态势,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二)在科技类图书的策划工作中坚守出版物的内容价值
科技类图书的读者对象很明确,通常都是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因此,为了满足读者提高科技知识的阅读需求,科技类图书编辑在策划工作中必须坚守出版物的内容价值。
1.科技类图书编辑在科技类图书的策划工作中要保持终身学习的状态,确保图书的内容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科技类图书不仅要为读者答疑解惑,还要为他们指明未来科技发展的方向,具有极强的专业属性[5]。其这种专业属性要求科技类图书编辑应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科技类图书编辑应该是其所负责出版专业领域的“半个专家”。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类图书编辑只有保持终身学习的状态,与业界专家学者保持密切的联系,才能持续吸收新信息、收集新素材,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积累,让自己具有市场敏锐性和洞察力,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而策划出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科技类图书。
2.科技类图书编辑在科技类图书的策划工作中要平衡数量和质量的关系,保持适度的规模效应,形成品牌效应
对科技类图书而言,其只有形成一定的规模,才谈得上产品结构和专业特色。在出版社的层面,出版社整体需要重视科技类图书的产品结构和专业特色,把控各自比较宏观的专业方向。在科技类图书编辑层面,科技类图书编辑要专注于某个时期内一两个具体的专业方向,在细致调研的基础上,制订某个专业方向上的图书出版规划,要合理规划图书的整体布局,既要确保系列图书的内容价值,还要确保单本图书的内容价值。目前,单本图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与系列图书相比还存在有较大的差距。而图书形成一定的规模,一是有利于图书整体的宣传和影响;二是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优质作者;三是有利于出版社从整体上优化出版方向;四是有利于提升出版社的品牌效应。
文章所述的规模效应是指出版社在制订出版规划时,既要保证规划中单本图书的独立性,还要注重不同图书的关联性,不同图书之间形成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的关系。在布局某个专业方向的图书时,科技类图书编辑需要考虑图书的层次结构,既要有高端的学术专著,用于传播最新的科研成果;又要有应用型图书,用于促进产业的发展,为从业者答疑解惑;还要有相关的教育型图书,为教学建设和发展服务。不同层次的科技类图书内容的难易程度有所不同,针对的读者群体不同,为不同的读者服务。科技类图书只有形成一定的规模,才有利于出版社形成品牌效应,更好地实现双效统一。
(三)在科技类图书的策划过程中建立全程策划的理念并考虑新媒体技术的应用
1.科技类图书编辑在科技类图书的策划过程中要建立全程策划的理念
在科技类图书策划的前期,确立图书主题和作者是关键。如前所述,科技类图书编辑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所策划的图书主题要围绕党和国家大局服务,立足学科交叉融合领域,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服务产业的发展和相关学科的建设。其次,图书主题要能展现出版物内容价值,有利于图书规模和品牌建设。最后,图书主题面向读者,為不同层次读者和群体服务。对作者的选择,科技类图书普遍以业内长期从事科研的专家和学者为主,从而促进双效统一。
在科技类图书策划的中期,科技类图书编辑要确定图书的表现形式。如所确定的书名需要如实地反映图书的内容,既不能夸大图书的内容,也不能误导读者;图书体例的确定要考虑到科技工作者的阅读习惯,既不能将版式设计得花里胡哨,也不能过于呆板;图书内容编排要充分考虑读者的学习习惯,既要确保图书的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又要保证图书的整体结构清晰明了,而合理的图书内容编排有助于提高读者的学习效率。
在科技类图书策划的后期,科技类图书编辑要充分做好图书营销工作规划。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营销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科技类图书的推广宣传需要。在科技类图书的营销工作中,科技类图书编辑要充分考虑其定向营销,向专业的读者推荐专业的图书。
2.科技类图书编辑在科技类图书的策划过程中要注重新媒体技术的应用
随着新媒体技术发展,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成为趋势。在策划科技类图书时,科技类图书编辑对同一个知识点可以处理成适合新媒体呈现的形式,如动画、交互式课件、语音、虚拟仿真等[6]。在具体的策划中,编辑还要充分重视新媒体所带来的阅读方式的变革,要考虑读者对新媒体的需求。同时,科技类图书编辑还要充分考虑纸质图书的数字出版形式,与读者整体性的阅读需求和碎片式阅读方式相适应。这就要求科技类图书编辑要立足新媒体技术,更新策划理念,勇于探索融合出版的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不断丰富图书内容的呈现形式,以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和创新能力[7]。
四、结语
随着出版业的发展与变革,科技类图书的出版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对科技类图书编辑来说,“内容为主,策划为王”的科技类图书策划及其思路尤为重要。通过分析与撰述,笔者以文会友,与同人共勉,以期做好科技类图书的出版工作。
[参考文献]
[1]杨迎会.新时代图书出版单位的高质量发展与规范化—从《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谈起[J].出版广角,2019(07):30-33.
[2]蔺学东.浅谈科技类出版社的多元化发展[J].科技与出版,2015(06):30-31.
[3]刘文静.图书编辑的职业素养:家国情怀与思政意识[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8(03):63-64.
[4]吕满文.家国情怀:邹韬奋的报刊编辑思想[J].中国编辑,2019(11):92-96.
[5]白文亭.科技类图书编辑应具备的专业素养的探讨[J].传播力研究,2019(20):160.
[6]孟坤.谈科技类图书传统纸媒与新媒体立体出版整体策划[J].中国编辑,2016(02):68-71.
[7]张颖.融媒体时代下对科技图书策划编辑的探索与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20(09):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