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致良知”思想对研究生德育的启示研究

2021-09-10 07:22高歌
大学·社会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知行合一王阳明德育

高歌

摘  要:针对当下部分研究生道德教育状况参差不齐、社会责任感缺失等问题,阳明心学的“致良知”思想追求个体修身养性,其“致良知”“事上练”和“知行合一”精髓思想,对于处于日益浮躁的现代社会中的研究生来说具有重要启示。研究生应当认真领会王阳明“致良知”德育思想的传统文化价值,从德育层面不断完善自我,从而传承中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学精神。

关键词:“致良知”;德育;王阳明;知行合一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3-0098-03

2016年12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因此,吸取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培养德才兼备的研究生,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综述

国内学者结合当前我国学校德育的现状,致力于发掘陽明德育思想中的宝贵资源。朱汉民(1995)认为,“致良知”是王阳明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方国根(1996)认为,现代教育可以从王阳明“明伦之学”“学莫先于立志”“师严道尊”和“学贵得于心”等原则中得到借鉴;孙宏(2000)认为,阳明心学的核心精神是一种自觉自律的道德,具有社会化意义。“为善去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知行合一”指道德教化要在社会主义背景下落实到每个公民的言行之中。

综上,“致良知”的内涵在于:第一,人具有道德意识,在实践中锻炼判断是非的能力。第二,人是思想和知识的承担者,需要不断扩展其外延。第三,注重实践,先天良知需与后天经验结合,知行合一。第四,德育实践,修身养性。阳明心学是以道德为核心的哲学,集儒学之大成,创造性地将道德教育与内心修养相结合。学习和继承阳明心学中的优秀内容,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可以启发当代研究生德育的不断完善发展。

二、德育概述

19世纪中期,斯宾塞在《教育论》中把教育划分为“智育”“德育”“体育”,此后,“德育”成为教育界的基本概念和术语。1912年,蔡元培提出新教育思想,民国政府颁布“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教育宗旨,标志着“德育”一词已成为我国教育界通用的术语 [1]。德育是学校教育阶段推行的道德教育活动,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德育仅指道德教育;而广义的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 [2]。德育就是学生在教师影响和学校教育的条件下,在环境相互作用中,积极主动地认识、体验、身体力行,形成品德的过程。本文的德育是指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 [3]。

三、目前研究生德育教育现状

(一)德育教育阶段脱节

学生德育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具有延续性,目前研究生教育与本科阶段德育教育出现断层,原因在于,当前很多高校把研究生德育看作是本科阶段的简单延伸,未充分考虑研究生阶段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路径,未从“本我”和“真我”方面着手分析研究生德育问题存在的原因,流于形式的德育教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德育智育失衡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德、智、体、美、劳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德育渗透于诸育之中,贯穿于诸育始终。它决定着诸育的本质,既为其他诸育提供方向,也为其他诸育提供动力 [4]。我国学生偏重文化知识和考试技巧培养,忽视学生“德”“志”“心”的培养,造成“德不配智”的怪象,导致学历层次与德育水平呈反比。

(三)德育知行分离

在德育教育中,研究生阶段是知、情、意、行高度统一和谐发展的阶段,我国最早的大学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强调君子人格,品德伦理教化。王阳明的“立志”“圣人之志”与良知内化“本我”,均注重学者对于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社会责任意识。“知德而不能行德”的现象目前在研究生群体中较为普遍。部分研究生无视社会公德,呈现出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严重背离现象。例如,近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研究生替考、组织作弊的现象屡见不鲜,在大学生犯罪案例中不乏硕士生、博士生高学历犯罪案例,手段残忍,令人发指。道德源于生活,提高研究生德育水平,同时可以提高其适应、选择和改善生活的能力。

(四)德育实践脱节

目前,研究生阶段德育教育仍以理论教育为主,很少考虑如何将理论转化为道德能力和道德行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讲‘知行合一’,法国人讲‘打铁方能成铁匠, 都强调要把思想转化成为行动。”“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的精髓之一,强调理论和实践辩证统一 [5]。研究生属于金字塔顶端教育层次,肩负着民族振兴重任,顶住诱惑,寻找光明,创造幸福需要坚定的信念和矢志不移,这与阳明心学中的“正心,诚意,格物, 致知”精神不谋而合。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撸起袖子加油干!”更强调实干实践精神,如何把德育精神财富转化为行动力和执行力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四、“致良知” 的德育启示

(一)德育 “致良知”

“致良知”的核心思想是人内观自省,寻求“真我”和“光明”的主动行为,即“立志”的过程。

首先,从学校角度来说,应在入学阶段加强新生的德育考察,比如在面试环节增加思想品德、行为作风、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考核,针对有明显道德问题的考生实行一票否决制。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可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就业引导方面可采用宣传法、榜样法激发研究生的爱国情怀,将伟大的中国梦和个人理想结合起来,从个人“立小志”到“立大志”和“中国梦”的实现。

其次,从社会角度来说,经济的全球化让一些研究生在观念和生活方式上受到影响,因此忘记自己求学的终极价值。社会媒体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像“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传承经典文化的节目,对于研究生传统文化的学习有积极滋养作用。阳明心学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当我们在花花世界中迷失时应该像阳明先生一样静心思考,破除“心中贼”,从而成就光明未来。

最后,从家庭角度来说,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于研究生德育有积极的影响。父母的“不吃亏”“人要自私一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等“金玉良言”严重影响研究生的为人处世及就业观。

(二)德育 “事上练”

王阳明在成就“心学宗师”的过程中,几经磨难,九死一生,不懈追求真理并付諸实施,最终悟道并成为圣人。提高研究生德育修养水平,不能空喊口号,只有真干、实干,思想才能升华,境界才能提高。

首先,从学校角度来说,应在研究生课程、论文选题中增加德育、职业道德方面的选题,开展相关实践活动,比如专业硕士的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不仅增加了学生与社会的融入性,也让德育常态化发展。另外,增加社会公益性质的实践活动与学分挂钩,真正让研究生参与德育活动的“研究”,而非纸上谈兵。

其次,从社会角度来说,通过网络、影视等大众传媒作品,比如电视剧《山海情》《第一书记》、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等,真实展现当代风采,优化社会环境,弘扬主旋律,加强舆论监督,增加研究生群体的精神文化涵养,细雨润物式地增强其道德修养和爱国情怀。

最后,从家庭角度来说,融洽的家庭环境对于即将进入社会的研究生群体来说至关重要。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一般会与家庭环境脱离,学习、生活、就业压力较大,这些压力往往是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家长要经常了解其思想和心理状况,如发现问题及时与学校沟通尽早解决。

(三)德育知行合一

王阳明曾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王阳明的贵州悟道讲学和江西剿匪战中不忘教化民心,说明他是知行合一的忠实践行者,他既有深厚的知识积淀,又有雷厉风行的执行力,并将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如果研究生能把德育思想和个人行动及社会实践相结合,其人生将是丰满、有意义的人生。

首先,从学校角度来说,学校是研究生德育教育的主战场,在培养过程中要因材施教,教育内容与学生个体情况高度契合,也是实践检验德育理论的表现之一。学校真正讲学生需要的德育课,做学生需要的德育指导。

其次,从社会角度来说,创造政治清明、经济发达,文明向上的社会氛围至关重要。针对研究生设置一些公益类的实习、义工等活动,对于一些思想意志不坚定的研究生有一定的修正和调整作用。

最后,从家庭角度来说,家长充分信任孩子并给予精神鼓励和支持很有必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家庭关系和沟通机制,尊重孩子意愿,鼓励其响应国家号召,到最能施展个人才华的地方发光发热,真正做到知识能力落地,知行合一。

参考文献:

[1] 黄向阳. 德育原理[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3.

[2] 詹万生. 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43.

[3] 王道俊,郭文安. 教育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258.

[4] 吴志宏,冯大鸣,魏志春. 新编教育管理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211.

[5] 郦波. 知行合一 此心光明——心学宗师王阳明[J]. 秘书工作,2020(09):73.

(荐稿人:曾凡涛,广西财经学院研究生处副处长,副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知行合一王阳明德育
真正心平气和
王阳明龙场悟道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真正心平气和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良知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