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梦蝶
【摘要】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教育只有运用在生活中,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现在,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已经意识到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的价值,并在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教学、幼儿区域游戏、户外游戏等一日生活中渗透到其本质。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数学
一、学会利用生活环境使教学内容生活、游戏化
数字、排序、颜色等数学内容渗透在生活的各个角落,在幼儿园创设环境过程中,我们经常将各种形状、颜色、数字等数学知识融入到生活环境中,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在游戏中、生活中去发现数学的影子,从而实现数学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游戏化。我们平时在活动中能够发现,幼儿喜欢用易拉罐、奶粉罐、纸盒等生活废旧物品搭建玩具,如:房子、飞机、火箭等,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可以获得很多的数学知识,如:空间方位、几何图形等知识,而这些看似简单的生活游戏都与数学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因此,我们可以为幼儿提供这些简单的实物,让幼儿去搭建,这样在适当的时候教师提出要求,让幼儿在生活中去渐渐领悟相关的数学知识。
在区域活动中提供一些颜色、形状不同的生活用品,让幼儿学习按颜色、形状进行分类;在开展“我认识的汽车”主题活动时,让幼儿自己带来不同类型的汽车,有私家车、警车、救护车、消防车等等,在玩的同时幼儿学习将相同类型、相同功能的汽车归类摆放;在玩银行游戏的活动中,幼儿对“柜台人员”及“顾客”的关系不明确,出现“顾客”随意进出银行、随意在银行里取钱,而“柜台人员”一段时间后就一直在外面买东西、银行里没人的现象。这时我就设置了“存折”,每人一份存折,来取钱或存钱的,可在存折上敲章或划掉“钱”,这样在游戏中一来他们在活动中就明确了“柜台人员”与“顾客”之间的关系,还提高了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巩固了数与数字之间的微妙关系,还能让幼儿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激起他们的活动积极性。
二、将材料生活化,充分体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
教师提供的材料是否丰富,直接关系到幼儿是否能在数学活动积极参与。幼儿年龄小,幼儿园教师应该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提供不同种类、并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活材料,让孩子在“玩”中学数学,让孩子在动手操作中接触数学,发现数学、感知数学、掌握数学。而生活中的材料,对于他们来说是熟悉的,也是便于操作学习的;生活中的材料既能满足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满足他们的操作需要。例如:在认识图形的游戏“筑长城”的中,我们会为他们提供“沙子”和“水”的道具,那么,他们就会放弃平时一直用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工具,而是会直接用手和沙慢慢垒高,直到搭建出一座座形状各异的“城墙”来。在这个活动中,幼儿加深了对大小、长短的认识,甚至使得他们对几何图形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了对玩沙活动的兴趣;我们都知道幼儿最喜欢玩水了,就算给他们一个水龙头,他们也能玩上半天。于是在活动中,我们会提供给幼儿很多大小不一样的瓶子,让他们在装水和倒水的过程中,感知瓶子容量的大小不同,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潜移默化地掌握到了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
三、将数学活动融入到幼儿生活化、游戏之中
1.为数学活动创设生活情境
创设生活情境,能更好的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同时将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有利于幼儿探索学习、建构相关的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和促进思维发展。幼儿园经常会举办一些有意义的亲子活动,通过亲子活动来学习数学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例如:活动中请幼儿数一数爸爸妈妈衣服上多少个纽扣;数一数有几根手指头;分一分筷子、分一分勺子;看一看爸爸妈妈有几朵小红花,就举起数字几;看一个爸爸妈妈竖几个手指头就跳几下......这些亲子小游戏,不仅增进了幼儿与家长间的亲密关系,更使他们学到了相应的数学知识。因此,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是一个让幼儿有效快捷学习数学知识的好方法。
2.让幼儿进行实践活动
小班的幼儿在“小白兔”的游戏中,教师让幼儿跳一下或者许多下,以此来区分口令中的“1”和“许多”的概念,大班的幼儿在玩找朋友的游戏时,如果念“2”,就2个人抱在一起,如果念“5”,就5个人抱在一起,这样的教学方法,让他们自己进行实践活动会感到很有趣。在玩“相邻数”和“数的组成”游戏时,教师写好“5到9”的数字卡片,分别贴在幼儿身上。如果要找“8”的相邻数,那贴“7”和“9”的幼儿便就要站在“8”的两边。如果要学习“6”的组成,那么贴着“5”和“7”数字卡片的幼儿就要站在“6”的两边,然后手拉手。幼儿在这种游戏过程中,积极性不仅得到了提高,而且对数学知识更加了解,加深了对相邻数等的认识,对数学活动也更加有兴趣。
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知识随处可见、融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因此,我们必须把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已有经验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幼儿的生活材料,让孩子亲身操作,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进行理解和掌握,并把这些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我们要通过选择不同的、适合幼儿的游戏材料,创设环境,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幼儿不断探索数学中的秘密,同时把学到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相关性,符合幼儿好奇、好动、好问的学习特点。
教师要充分地發挥数学活动的“生活化”,将生活教育融入到数学活动中,将数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将“数学”和“生活”巧妙的融合起来,让幼儿在生活中主动探索、发现数学知识,并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成功的快乐。让我们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使孩子们在生活教育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郑军.浅谈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的运用[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6(10):156.
(昆山高新区翰林幼儿园 江苏昆山 21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