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背景下计算机专业校企协同培养策略的研究

2021-09-10 14:10屈克诚
安家(校外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协同培养运行机制计算机专业

屈克诚

摘要:该文结合新工科发展背景,针对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进行研究。首先分析当前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其次以协同育人理念为切入点,针对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优化措施,最后重点阐述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战略,旨在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运行机制的完善,即校企共同定制教育项目合作计划,围绕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来调整培训内容与策略,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际演练,分阶段对教学效果进行验证,以此对协同计划进行优化革新。希望该研究可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创新创业; 计算机专业; 协同培养; 校企合作; 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368

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革新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尤其在“新工科”发展背景的推动下,传统的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行业市场的发展趋势,必须对教学内容与策略进行革新,并且与校外企业构建良好的协同发展策略,这样才能为广大高校学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保证学生在今后工作中能够学以致用。因此,本文针对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的创新优化措施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校企合作战略,对促进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

当前高校计算机专业中,主要存在培养模式有待革新、教学资源与设备落后、师资队伍综合素质有待提升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会阻碍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

首先是人才培养模式与就业需求存在差异,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各行业领域的发展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在计算机技术不断革新的基础上,行业领域也在不断变化,高校应该围绕行业市场人才需求培养计算机專业人才,并且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能力的提升,然而多数高校并未能及时认识到该类问题。

其次是教学硬件设备与资源有待革新,高校领导没有认识到计算机教学资源的重要性,导致在资金方面形成严重制约,在计算机技术飞速更新换代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对人才的培育策略与内容始终一成不变,势必会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形成束缚。

最后是师资队伍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多数计算机专业教师将课程重点放到理论知识方面,缺少与实践环节的验证与融合,这样不仅无法帮助学生夯实知识点,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由于缺乏实践经验的支持,在就业后无法短时间内适应岗位需求。

2 促进新工科发展背景的协同育人模式教学策略

2.1 构建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以新工科建设为发展契机,全面推动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的革新,通过构建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将技能培训落实到每个教学环节,一方面,要保证教学内容与技术理论的创新程度,要与行业市场的发展需求相匹配。另一方面,要不断落实与职业标准相结合的原则,促进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的对接,这样才能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的准确性。此外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在学习专业技术后要将以教学基地为依托,围绕实际工作需求对自身综合素质进行锤炼,在富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与企业高级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快速掌握各类实践技能,这样才能将各环节的教学内容完全应用到实践阶段。

2.2 积极优化教学资源与技术支持

高校还要针对教学资源与教师综合团队进行革新,首先,要积极优化教学资源与技术支持,通过对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课程中的硬件设施进行革新,并且搭配先进的教学方案与技术,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针对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融合进行强化,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在此过程中可以由相关企业的技术工程师配合指导,帮助学生快速适应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其次,高校还要重点针对师资团队进行打造,提升教师对先进计算机技术的掌握程度,并且强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与状态,针对教师的综合表现制定评价指标,这样才能起到有效的鞭策作用。最后,在技术支持方面,高校可以与先进企业联合拟定人才培养战略,并且以企业高端技术作为支持,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培养,并且随着企业的发展战略与技术革新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实践水平。

2.3 以强化学生创新能力为导向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教育理念要以强化学生创新能力为导向,只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快速接受各类计算机技术,并且保证自身对新型技术的应用效率。当前正是高等教育从经营阶段跨入大众教育的发展时期,随着学生数量的成倍增长,计算机专业教学如何保证高质量与高效率也是重中之重。因此,高等院校要逐步实现“培养具备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高精专人才”的发展目标,这样才能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助力。

3 校企协同培养人才战略的实施方案

3.1 搭建实践交流平台,实现校企对接

高校在针对计算机专业培训课程体系进行优化的同时,还要加强与校外企业的合作,这样才能构建良好的人才输送关系,一方面,保证计算机专业人才可以学以致用,另一方面,可以为计算机领域持续输送新鲜血液。通过搭建实践交流平台,以此来实现校企对接。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1)建设校企合作论坛,加深学生、校方以及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教师与学生可以与外界专业领域进行交流,进而了解到当前技术热点与发展趋势,这样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可以更加科学合理。(2)建立校企合作研究中心,针对行业市场中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研究,并且验证其应用质量与效率,在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可以不断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3)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两方面的教学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把人才培养与解决企业技术问题结合起来,以此来发挥教学与科研的双重优势,使产学研结合真正落到实处,促进高等学校和企业共同发展。

3.2 建设高水平的校外实训基地

实践表明,构建校外实训基地,可以快速提升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且对其今后的就业具有显著帮助。高校与本地企业要建立合作关系,应用自身优势对“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创设,积极组织学生在假期与实习期间进行学习实践,进一步分析出自身所学理论的应用价值。在开展校外实训战略时可以将其分为不同阶段,其一为构建校内为主的培养模式,针对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与理论知识进行夯实,保证学生的“硬实力”基础;其二为构建企业为主的培养模式,使学生能够在实习中强化自身理论实践结合能力,并且在工作中逐渐革新自身理念,实现与时俱进;其三为学生返校后针对专业方向进行综合选择,并完成自己在工作实践中选定的毕业课题,这样才能促使学生、高校以及企业都在实训过程中展现自身作用,围绕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能力、认知以及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建设。

4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新工科发展背景的不断推进,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也要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针对教学过程中的各类影响因素制定解决措施,并与校外企业构建良好的协同关系,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基于此,本文结合新工科发展背景对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以协同育人理念为基准制定相应的优化措施,具体为:构建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积极优化教学资源与技术支持,以强化学生创新能力为导向,同时还要构建校企协同培养人才战略,通过搭建实践交流平台以实现校企对接,建设高水平的校外实训基地,打造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完善企业参访及回访机制,这样才能保证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为新工科发展提供良好助力。

参考文献

[1]杨飒,杨小东.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协同育人模式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8(4):73-75.

[2]江爱华,施大宁,易洋,等.新工科背景下的教师跨界发展:概念模型、工作机制和实施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4):46-51.

[3]李翠平,柴云鹏,杜小勇,等.新工科背景下以数据为中心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8(7):22-24.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省济南市 250109

猜你喜欢
协同培养运行机制计算机专业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网上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评析
减刑、假释工作运行机制之重构
围绕生涯规划 协同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的思考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高校理科专业协同培养通用技术师资人才的研究
创新型女性人才的协同培养模式研究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与研究型人才的协同培养
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