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略学生纠错能力的培养。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自我提升,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本文围绕初中数学教学展开讨论,分析培养纠错能力的重要性,指出纠错能力培养现状与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创新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纠错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模式创新;纠错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15-0081-02
引 言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不可能完全避免错误的出现,而错误也有其价值,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将其转化成学习资源,使学生在纠错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然后进行自我改进,促进自身数学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应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有意识地培育和提升学生的纠错能力。
一、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纠错能力的重要性
初中数学较之小学数学难度增加,学生在学习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错误。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不能避讳,应对其加以利用,让错题成为有用的教学资源,通过引导和点拨,使学生意识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或者在自我反思中改进,提升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教师要容许学生犯错,善于把错题转变为宝贵的教学资源,因势利导,促使学生在分析错题中,认识到自身不足。学生在自我纠错中,能更好地掌握数学思维、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等,同时还能培养自身预见错误的能力,有效地避免错误的出现。另外,数学教学中的纠错,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有助于学生进行反思,回顾解题过程,了解自身在分析与解决问题中存在的问题,并产生数学灵感,促进智力发展[1]。
例如,解方程x-2(x-3)=15,在解答时,学生容易出现错例1:x-4x-6=15,去括号时括号前是负号要进行变号;错例2:x-4x+3=15,去括号时乘法分配律要分配到每一项。又如,解方程:错例1:4(5y-4)+3(y-1)=2-(5y-3),去分母时没有分母的数也要相乘。错例2:4(5y+4)+3(y-1)=24-5y-3,去分母时式子前是减号的,分子要添上括号。在授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比较典型的一些错误类型在黑板上板书,再让其他学生找出错误,并订正错误,最好总结出解方程时要注意些什么。
二、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纠错能力的现状
初中数学教学任务重,教师大多将精力用在传授知识上,缺乏利用错误资源的意识。有些教师在学生出现错误后,经常一笔带过,虽然指出了错误,但是忽视了对出错原因的分析。教师没有让学生意识到纠错的重要性,没有进行有效指导,致使学生未能养成良好的纠错习惯。数学教学中,错误难以避免,无论课堂练习还是课后作业,教师在批改中都会指出错误,然后要求学生纠正。一部分学生敷衍了事,直接参考别人的作业,把正确答案誊抄下来,根本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学生没有经过反思,找不到问题,缺少对错误的认识,下次还会犯类似的错误[2]。部分学生之所以会出现错误,主要是因为对概念、公式等没有理解透彻,在运用时存在误区,或者是生搬硬套。此外,有的教师在分析学生的错题时,把正确解题思路直接呈现出来,并详细进行分析和讲解。这时,学生虽然会明白错在哪里,但是离开了教师的协助,纠错能力就比较弱。
三、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纠错能力的策略
(一)唤醒纠错意识
初中生在解答数学问题时,经常会套用例题思路去解决问题,很少会检查。即使解题中出现错误,也缺乏认真反思的意识,总是认为知道怎样解题就可以了,不去纠正思路的问题,容易犯相同的錯误,也不利于解题能力和思维的发展。故而,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纠错意识,为其纠错能力提升奠定基础。教师要转变观念,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学生的错误,不回避,也要避免一味指责,而是要引导其发现错误,并使其形成纠错意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概念、公式等;不断变化题目,要求学生去解答,当得出答案后,鼓励学生自己找错误,并纠正错误,说说为什么出错[3]。
在做因式分解的题目时,如a2-16=(a+16)(a-16),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在于没有真正理解并掌握公式。又如,对a4-b4进行因式分解时,有些学生写成a4-b4=(a2+b2)(a2-b2),学生认为自己已经使用了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而没有仔细观察分解后的每个因式是否还能继续分解。这显然是不对的,教师要抓住这个典型例子,使学生在错误解题后再次思考和分析题目,进行反思和自我纠错,明确公式的含义,唤醒纠错意识,培养纠错能力。
(二)培养检查习惯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督促学生在答题后进行检查,使学生养成检查的好习惯,这是培养学生纠错能力的重要手段[4]。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笔者要求学生每做一步都要回头检查所得的式子是否与上一步相符,做完每道题都要检查,这样才能发现错误。紧接着,笔者会引导学生反思错题,而造成解题错误的原因众多,每位学生的出错点可能不一样。这时,笔者要求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寻找自身出错的原因,这样才能保证及时纠错。
首先,学生要重新审题,明确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以及所要求解的问题,想想两者之间的关系,将其和所学知识结合起来;其次,要再次计算,检查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可采取圈画重点的方式,抓住关键信息,将其当成突破口。重新想象解题思路,同时还要检查解题过程,看看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学生在第一遍解题过程中,有可能过于匆忙,忽略了一些关键信息和条件,回过头检查往往会发现问题,思路也会明朗化。所以,教师应要求学生尽量在第一次解题时及时发现并完成纠错,从而提高解题正确率。另外,初中生在解题过程中经常由于粗心,出现抄错数字或者标错小数点等情况,教师应让其养成做完题核算的习惯,防止因此类问题导致答案错误。
(三)科學培养纠错能力
学生在解题中容易形成惯性思维,从而导致出现错误。例如,八年级上册学习平方根时遇到解方程144(x+2)2=169,学生习惯性地用完全平方公式将其展开,结果发现无法求解。这时,教师可引导其纠错,让学生明白,这种题型可以不用展开,学生的解题思路马上变得豁然开朗,清楚自己解题错误在哪里,然后对症下药,使纠错更有价值。学生对自己所犯错误印象深刻,也清楚错误根源,这样在以后就能规避这类错误,自我纠错能力也必定会提升。培养纠错能力优势在于,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思考问题会变得越来越严谨和缜密,在解题中自觉进行再思考,达到良好的纠错效果。
教师要预见错误,明确学生可能在哪些方面出错,或者受到哪些因素干扰。当学生在课堂训练与课后作业中出现错误时,教师应总结错题,总结普遍性错误,然后在课堂中专门去解决,或者是安排一节课统一纠错。学生先自我反思,分析错误原因,如概念和公式没有掌握、解题思路有问题等,然后共同去纠错,及时查漏补缺。教师也可让学生互相纠错,师生共同分析与评述典型错误,使学生在一次次纠错中进行修正,提高识别错误和纠正错误的能力。
例如,在求解2(x-1)+5(x-1)=1-8(x-1)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会根据所学直接解答,在解题中常常会因为疏忽而出现错误。教师在引导学生纠错的过程中,应做好指导,使其探寻新解题思路和方法,将(x-1)看成一个整体,设为y,这时方程式就会变得十分简单。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唤醒学生的纠错意识,使其养成检查的好习惯,在检查过程中识别和发现错误。同时,教师还要借助分析错误,以及有针对性的指导等,帮助学生提升纠错能力。
[参考文献]
卞丹玲.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科学培育学生纠错能力[J].学子:教材教法研究,2017(07):74.
米金虎.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学生纠错能力的培养对策[J].教育界(教师培训),2019(09):87-88.
杨金星.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纠错能力探究[J].赢未来,2017,(19):229.
汪晓慧.初中学生数学典型错误的成因分析及纠错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20(35):3-6.
作者简介:庄美泱(1982.2-),女,福建仙游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