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琴 徐美英
摘要:在融媒体环境下,网红思政课逐渐成为现象级传播内容。根据“5W”传播模式,网红思政课在传播主体、内容、渠道、对象及效果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高校应把握网红思政课传播价值,做好加法,形成育人合力;做好乘法,构建传播矩阵;做好除法,加强价值引导,打造一批网红思政金课。
关键词:网红思政课;传播特征;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5-0037-02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2019—2020年度院级科研项目“融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CQY2019SZY01;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突发性公共事件中高校网络育人实效性提升的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0-GX-402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网红指在现实或者网络生活中因为某个事件或者某个行为而被网民关注从而走红的人,或因长期持续输出专业知识而走红的人[1]。网红思政课多指广受学生欢迎、社会好评,具有优质的传播内容、多元化的传播渠道、互动化的传播效果等特征的思政课。本文以传播学为研究视角,运用“5W”模式理论,着力探究网红思政课的特征、价值与策略。
一、“5W”传播模式下网红思政课传播特征
网红思政课是教育现象,更是一种传播现象。传播学先驱拉斯韦尔提出了“5W”模式,概述了传播过程的五要素,包括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果。基于“5W”模式理论,网红思政课在传播主体、内容、渠道、对象、效果等方面具有显著特征。
(一)传播主体具有亲和力
传播主体即传播者,置于传播过程的首要环节。网红思政课传播主体的特征表现为教师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这种人格魅力表现为思想魅力、语言魅力等。上海交通大学思政课教师施索华,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授课中,以独到的见解和幽默风趣的语言,被制作成精华版的“网帖”,引起了线上的大规模互动;复旦大学思政课教师陈果的授课内容联系生活,并将深奥的人生哲理以接地气、幽默化的语言方式讲授,被称为“思政女神”。从上述案例来看,由语言魅力展现出的人格魅力,更容易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二)传播内容具有时代性
传播内容是传播过程的核心,更是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保证。网红思政课的传播内容具有接地气、有活力、正能量等特征,选取的是与社会主旋律相关、大学生关心关注的内容。中国人民大学王向明教授在思政课堂中,引入“仓央体”“甄嬛体”“舌尖体”等网络流行用语;上海大学“时代音画”思政课上,教师用音乐旋律、历史回顾向学生讲授“国歌如何一路走来”。这些内容是青年学生关心关注、感兴趣的话题,具有积极的正能量,能够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
(三)传播渠道多元化
媒介技术是构建媒介环境的重要因素,媒介环境又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在融媒体环境下,传播不再局限于口耳相传、面对面交流,线上与线下交流、虚拟与虚拟互动成为现实。网红思政课的传播渠道特征在于借助新型、互动化的媒介平台,比如具有弹幕功能的雨课堂软件、生动立体化的短视频平台(抖音、微视等),这些授课方式其实也是一种传播渠道。例如长沙理工大学思政课教师与学生通过雨课堂进行互动,将弹幕功能引入问题讨论等;华东理工大学的“形势与政策”网上开放课程登陆B站,最火爆的一节课45秒就被抢完。这些走红的思政课正是基于其传播渠道更契合新生代大学生的媒介习惯,同时线上线下的多元化传播渠道也使得传播内容的覆盖面更广。
(四)传播对象年轻化
传播对象是接收传播内容的个体或群体,也是传播者力图通过传播内容和传播渠道影响的群体。当前95后、00后成为大学校园的主力人群,他们是浸润在互联网环境中成长的新生代群体。调研显示,95后的自我意识和个性较强,00后的自我意识“爆表”,形成的价值观更多元化。网红思政课正是基于对当前大学生群体特征的精准把握,优选传播内容、优化传播渠道,再进行整合加工,最终确保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五)传播效果的高认同度
传播效果是衡量传播质量的标准,指传播主体传递出的信息经媒介到达受众从而引发受众的观念、行为方式等的改变。一般而言,传播效果分为认知层面、态度层面、行为层面。网红思政课聚焦于认知层面,从意识层面引导学生,进而引发学生自觉的行为改变,其传播效果体现为学生的认同感增强,进而從思想层面的认同转化为行动层面的认同。
二、网红思政课的传播价值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思政课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力抓手,在融媒体环境下,网红思政课具有显著的传播价值。
(一)网红思政课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立德树人的核心在于德和人,德是思政工作的内容,人是思政工作的对象,网红思政课的传播内容建立在立德的基础上,通过以德育人不断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立德树人从宏观层面提供了高校思政工作的方法和路径,思政课则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和载体。尤其是网红思政课,因形式新颖、内容精彩等特点,更契合新生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从而能够更精准地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由此看来,立德树人与网红思政课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且都是高校思政育人的重要内容。
(二)网红思政课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渠道
高校是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也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发展的重要时期,多元的思想文化并存,尤其是伴随网络社会的崛起,网络意识形态问题复杂、形势严峻。在万物皆媒的时代,00后的一些不恰当的言行举止极易引发舆论风暴,对社会稳定构成一定的威胁。
基于复杂的外部环境,在00后自主意识强、价值观多元化等群体特征的共同影响下,加强和改进00后主流意识形态工作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网红思政课是新时代思政课创新建设的示范,其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传递的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因此是高校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传播渠道。
三、网红思政课的建设策略
网红思政课是高校主动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改革示范,也是高校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新型平台。在融媒体环境下,高校应不断探索建设网红思政课的策略。
(一)做好加法,形成强大合力
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课程思政便是将思政工作落实在“三全育人”各环节的重要体现,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2]。网红思政课因契合新生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媒介使用习惯,成为当前热门的教育现象,其本质依然是以育人为根本导向。新形势下,网红思政课建设更需借力课程思政,在学校内部做好“人员加法”,这既是指教育者(教师)与教育者的融合,各类课程都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又需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学生)加强互动交流,在交流中探索建立师生信息反馈机制。此外,网红思政课的建设也需要在外部做好加法,通过社会、家庭、学校三方协作,为网红思政课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二)做好乘法,构建传播矩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进、因势而新”。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传统的信息传播和交流方式、传播格局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麦克卢汉笔下的地球村俨然成为现实。各种各样的信息如浪潮般席卷而来,分散着人们的注意力。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注意力就是指人们关注一个主题、一个事件、一种行为和一类信息的持久度。当前大学生群体中低头族、手机族等现象较为普遍,游戏、明星、综艺节目等都分散着他们的注意力。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为着力解决大学生注意力稀缺的问题,网红思政课运用新型的、多元化的传播媒介,如抖音、火山小视频等短视频平台,雨课堂、蓝墨云班课等信息化教学平台等,构建了多元化、互动化的传播矩阵。在建设过程中,网红思政课应借助新型传播媒介互动性强的特点,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从而集中大学生的注意力。
(三)做好除法,加强价值引导
媒介形态的每一次革新都深刻地影响着教育手段。在融媒体环境下,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低门槛性等特点,网红思政课也显现出一定的泛娱乐化倾向,如粗鄙搞怪、噱头包装、戏谑等。泛娱乐化与作为育人主渠道的思政课在出发点和落脚点上存在一定出入。因此,网红思政课要在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上进行一定的选择与优化,做好除法。具体来看,在传播主体方面,网红思政课教师应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增加个人魅力,将正确的思想传递给学生;在传播内容方面,网红思政课教师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传播效果方面,网红思政课应引入反馈机制,了解学生对于思政课的学习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讲解,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四、结语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承载着铸魂育人的重任,亟须进行新一轮的发展改革。按照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网红思政课应从传播主体、传播渠道、传播对象等方面不断探索建设策略,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孙维.浅谈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红”现象[J].今传媒,2017(6):40-41.
[2] 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2.
作者简介:周琴(1992—),女,重庆人,硕士,八级职员,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网络思政。
徐美英(1982—),女,重庆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