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舟
那天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自己从小到大吃的馄饨,哪怕是自家包的,馄饨皮也都是买来的,方方正正的一叠;然而北方的饺子,很多人家至今都是自家擀的皮子。在网上搜了半天,竟然查不到什么相关的研究和历史资料,只能粗略地推断:在馄饨流行的江南一带,恰好也是近代以来机器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像无锡荣宗敬兄弟就曾是远近闻名的“面粉大王”,号称包揽全国一半的面粉。由此似可推想,作为本地日常食物的馄饨,当然给机器的推广提供了利润动力:现在面粉批发价2元一斤,馄饨皮就算卖到3元,也意味着这样加工之后就能有高达50%的利润。
馄饨和饺子系出同源,为何饺子皮机得不到推广?这可能也未必只是“北方近代轻工业基础差”这么简单,据说原因之一是馄饨皮更薄、更柔软、又要不能破皮,一般人家要做起来更费劲,不像饺子皮较厚、表面也没那么光滑,自制相对容易。不仅如此,和北方的朋友聊起,大部分人的反应都是:“那机器做的,口感肯定不如手工的啊。”也就是说,在那样一个市场上,机器之所以没能推广开来,很大一个原因是竞争不过人。
饺子皮或许还没那么明显,如果是面条,因为没有馅料,那种微妙的口感就更重要了。我从小吃的面条,也都是镇上面粉店里机器制的,但近些年来,在全国攻城略地的却是兰州拉面,经过不断揉搓,这样拉出来的面条在弹性、爽滑、劲道上确实更胜一筹。虽然有些人鼓吹“手工面没必要”,但事实是,如今手工面才是受追捧的面食。最早的面条当然是手工制的,面团和好后,搓成拇指粗细的长面条,再掐断水煮;但南宋时因为生活节奏变快,普遍的制面工艺已经不是手捏法,而是轻松便捷的手擀切面法:面团擀成大而薄的面皮,整齐折叠,均匀落刀,面条的大小厚薄一致,还能大幅节省时间。从这一意义上说,拉面是在向传统的回归:它不仅费时费力,需要复杂高超的技艺,且几乎不借助什么工具,更不要说机器了。
倒未必说手工的就一定更好,手工也得水平够高才秒杀机器面,这其中最关键的是技艺和经验值,很难量化、积累和传承,而制面机的好处是至少达到及格水平,品控问题相对容易解决,且能省时省力。对一个厨师来说,如果白案功夫真的练到家了,只做面条又不免可惜,还不如在点心、菜肴上大显身手,回报更高。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国内最好的拉面出自西北,因为近代机器工业不普及、劳动力廉价,本地人也不愿意多花钱买机器面—毕竟面粉买回来自己和,不是既便宜、口感又更好嗎?这里的关键在于:市场究竟是青睐大规模产业化、品控稳定的模式,还是把工业品看作低廉乏味的象征,偏好有个性的手工模式?
许多米其林餐厅也都在用胶囊咖啡机,因为它能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毕竟要做出一杯只有行家才能尝出区别的顶级咖啡,需要高得多的成本,但需求却不大。在西欧,面馆里的意大利面基本上都是机器面,但如果是在意大利本国,好一点的面馆基本都是每天现场备面,这可以做得高端,但却难以扩大规模。中国人去面馆还是更喜欢吃手工做的,反过来也证明手擀面的人工成本现在还承接得起低价惠民,价格并不高,这反过来成了技术升级难以突破的瓶颈。
像馄饨、饺子、面条,都是最基本的食品,有着极大的市场潜力,如果机器能大规模替代人工,那这将是革命性的,使食品企业得以突破产能瓶颈—就像一台采棉机能抵得上800个人摘棉花,届时一台制面机能达到800人制面也不是没有可能。这需要巨大的前期投入、突破技术瓶颈,但真正的障碍其实并不是技术本身,而是那个变幻莫测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