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泛滥,基层遭殃

2021-09-10 08:09吕德文
南风窗 2021年13期
关键词:基层工作应付赋权

吕德文

近些年来,一些地方基层治理存在一个非常矛盾的现象:上级不断向基层赋权,似乎基层治理的资源也越来越多,但是,基层普遍存在“治理空转”现象,疲于应付上级的各项任务,却未必真正把工作落到了实处,群众获得感也不算高。调研发现,最大的问题恐怕出在监督泛滥上。上级是不断向基层赋权了,资源也不断下沉,但也同时也出现了监督下乡现象。每一个部门,但凡是给基层赋予了一点点资源和权力,就要想尽办法建立一套监督机制,既是为了保证资金安全,也是为了让基层好好干活。于是,每一个上级部门都蜕变成了某项政府业务的监督部门;各个部门想尽办法,使用各种花样监督基层。

比如,环保部门有环保督查,从中央到地方,这套体系完整而威力十足,基层必须认认真真应对。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等等,都是大事要事,也有专项督查,基层马虎不得。哪怕是一些细小的任务,上级部门也有各种监督办法。一些上级部门,以调研、检查之名,施监督之实。有些重要的工作任务,还搞交叉检查,突袭暗访。有些工作任务,因为过多且涉及面过广,上级部门实在是监督不过来,就采用第三方检查和评估的办法进行。以至于“监督”已经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不仅政府内部有各种督查、检查等力量,连市场上也出现了各种帮政府监督的咨询公司、调查公司之类的。

监督力量如同一张天网笼罩在基层。基层无时无刻,每一件事,都处于监督的过程中。并且,监督的刚性越来越大,动不动就拿政治站位说事。哪怕是一丁点小事,也可以被说成是某种不负责任的苗头,被上纲上线。在过去,基层被监督出了一点问题,还可以向上级说明和解释情况。现如今,基层的同事都知道,在很多情况下,解释了也没用,还不如认认真真地应付。

概言之,基層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便是应对上级监督。为了保证工作万无一失,哪怕上级政策不切实际,也要硬着头皮完成。一些地方由于监督全覆盖,层层加码,过多过滥,基层工作好坏,已经不能用工作实绩来体现,而是用监督的结果来代替评价。但上级的监督,尤其是跨级监督,几乎都有“找问题”的任务。结果是,基层都在碰运气。运气不好,被暗访组暗访到了,必定就会被访出问题出来。那些处于高速路口的乡镇,因为容易被暗访,问题也就比较多—但他们的工作,却未必是比较差的。某乡镇被暗访组暗访出了一个问题,说是该镇有一栋危房,没有改造,工作不到位。此处房子早就废弃多年,无人居住十多年了。暗访组竟然是翻墙而入,发现了这个问题。基层的同志哭笑不得,只能认认真真整改。

在这种情况下,“照单全收、举一反三”是基本原则。不管上面监督到的问题是不是真的,首先要诚恳承认自己的工作不够到位,绝对不能质疑上级监督有问题。最好是,上级监督到了一个小问题,基层得主动举一反三,从制度上堵住漏洞。于是乎,基层工作越来越谨慎,“怕出事、不出事”成了基层政府的基本行为逻辑。

于是,一些地方基层陷入了“被监督—应付监督”的怪圈里,基层工作首先考虑的是不能出事,不要给自己无事找事,哪怕是群众有需要,也不能擅自作主,一定要等着上级的明确指示。面对一些难点堵点问题,基层领导的第一反应是向一把手或上级请示,防止自己处理不当,被上级监督时找麻烦。凡事都要留个退路,办事留痕、请示报告,按规定办事,已经不是上级要求了,早就是许多地方基层的自觉行为。结果是,许多地方基层同志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做法,竟然习以为常了。他们已经找到了应对上级监督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扎扎实实搞形式主义”。

猜你喜欢
基层工作应付赋权
论乡村治理的有效赋权——以A县扶贫项目为例
Task 6
企业数据赋权保护的反思与求解
试论新媒体赋权
The Most Beautiful English Sentences
基于改进AHP熵博弈赋权的输变电工程评价
固本强基 推动基层工作取得实效
CBTC系统是否可以应付复杂的铁路网络
开展“五区”联动推动基层工作新发展
抓好六个『切实』 创新基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