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幻想曲三首》作品分析

2021-09-10 03:10李文璐
文学天地 2021年5期
关键词:室内乐舒曼

摘要:舒曼的《幻想曲三首》是室内乐的典范,本文从舒曼生平出发,以《幻想曲三首》为例,浅析作品的情感、结构、伴奏等方面,并分析探讨大提琴在演奏该曲目时的风格与方法。

关键词:舒曼;幻想曲三首;室内乐;大提琴演奏

《幻想曲三首》本是舒曼为单簧管与钢琴创作的,后来舒曼又将它改成小提琴与钢琴,[1]这个作品如今还出现了并且经常使用大提琴与钢琴的演奏形式,是大提琴与钢琴合作的重要的作品之一。

一、作者

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6.8—1856.7.29)是德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和音乐评论家,他是德国浪漫主义音乐史上的一位重要的音乐家和中心人物,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最鲜明的代表人物,他在很多方面都是当时作曲家的样板和典范。

舒曼出生于萨克森州的茨维考的一个书商家庭,书商这样的家庭环境,为他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文学基础,他小时候便被浪漫主义的文学深深吸引,尤其是歌德、拜伦等名家的著作,尤其是扬·保尔的带有自传因素的小说《巨人》。受到当时文学作品中感伤和赋予想象力的因素的影响,培养了他体内的浪漫因子以及对音乐与其他艺术的联系的兴趣,尤其是文学艺术,这使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强烈的抒情气质和自我表现。这些浪漫主义的名著也成为他音乐创作的源泉和基石,他有为文学作品创作的音乐,也有将诗歌作为歌词的艺术歌曲。舒曼本身就有着极度的热情和丰富的幻想,也有遗传自他母亲的浪漫因素和敏感的个性,在那个讲求浪漫色彩和幻想抒情的时代,这些种种都为他的创作奠定了情感基础。

舒曼从小就展现出非凡的音乐天赋,他7岁就开始作曲,年轻时得到了父亲的支持,立志成为一名伟大的钢琴家,虽然大学依照母亲的意愿读了法律,但他仍旧对音乐充满了热爱,并最终献身音乐。他跟随维克学习钢琴,但是由于他练习不当导致他的右手严重损伤,以至于失去了成为一名钢琴家的希望。此后,他更多的从事创作活动以及音乐评论活动,将他的文学以及音乐方面的优秀才能充分展现给大众。他的创作以钢琴作品和艺术歌曲为主,尤其是他的两部声乐套曲《诗人之恋》《妇女的爱情与生活》和由许多带有文学标题的钢琴小品组成的钢琴套曲《狂欢节》《蝴蝶》等,他的音乐创作对这两个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此外,1834年舒曼创办了《新音乐》杂志,写下了大量的具有重要意义的音乐评论,强烈反对当时各种庸俗的、肤浅的、虚伪的音乐现象,要求音乐要具有思想性,对当时炫技派钢琴沙龙音乐和罗西尼为代表的意大利流行歌剧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提醒广大人民重视以巴赫、贝多芬为代表的德国音乐的传统,并且积极推荐和维护了肖邦等浪漫主义的作曲新秀,他的音乐评论在当时是进步的,影响了西方音乐的发展,甚至在今天都具有重要意义。[2]

二、《幻想曲三首》分析

(一)、创作背景

这部作品创作于十九世纪40年代,这是他创作的高峰时期,有着德国浪漫主义音乐的典型特征,这时期他正对乐器进行新的尝试和实验,并将各种乐器与钢琴相结合,创作出许多室内乐作品,仅是1842年一年,他就创作了一首钢琴四重奏和一首钢琴五重奏以及弦乐四重奏等五部室内乐作品。后来他还陆陆续续的创作了钢琴三重奏,单簧管与钢琴《幻想曲三首》等作品。这部作品创作于1849年,当年,他所定居的德累斯顿爆发了战争,他举家逃往乡下避难,他曾在一封信中写道:“我一直在努力工作, 今年的确是我最为多产的一年,外面的世界战火频频,却好像给了我用纸笔和音符记录我们所遭受的种种厄运的动力。”[3]他只有通过不断的创作并演奏,才能缓解他们紧张压抑之感,在无时无刻的惊吓和恐慌中得到片刻的喘息。这首《幻想曲三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二)、基本情况

1、情感分析

由于当时战争爆发带来的强烈的心惊胆战、紧张惊恐的心理感受以及战后家破人亡、尸横遍野、破败不堪的视觉冲击,使他这部作品充满了叹息沉思,紧张焦虑和刚劲有力的情绪。

这首作品由三个情绪、速度不同的乐章组成,在情绪上有层层递进之感,第一乐章旋律性强,速度中速,音乐语言优美流畅而具有抒情性。第二乐章速度很快,旋律音调给人以一种不稳定和焦虑紧张的情绪,尤其是对比的中段中,大提琴的两段半音阶的三连音旋律,渲染了这种紧张感。第三乐章是整个作品中速度最快最激烈的一首,速度比前两首更快,力度最强,相对而言,难度也是最大的一首,除了相对抒情的中段,整首曲目似乎要将内心的烦闷宣泄出来,特别是在尾声部分,大提琴与钢琴的旋律层层推进,将情感推至顶峰。

2、曲式结构分析

舒曼《幻想曲三首》中的三个乐章都是典型的三段式,而且是鲜明对比色彩的带有对比中段的三段式。曲式结构图如下:

第一乐章的呈示部中所有乐句以钢琴开始,由大提琴接过旋律。展开部中大提琴以上下行的琶音进行为主并与钢琴进行对话。回到呈示部后,节奏变得松弛。

第二乐章在开始时,通过大提琴与钢琴的优美抒情的对话,轻轻的展开主题。呈示部中,钢琴动机在大提琴的每个乐句中得到扩展。展开部的第一部分,钢琴演奏的上下行音阶,与大提琴半音阶进行上下呼应,并不断反复。展开部的第二部分,钢琴模仿大提琴旋律,为乐曲回到第一主题做了铺垫。再现部对呈示部进行简短的回顾后乐曲进入尾声,乐章安详而平静的结束。

第三乐章的呈示部由大提琴作为主奏乐器,钢琴用大量的琶音与和弦对主要旋律进行加强。在展开部中,在钢琴伴奏的衬托下,大提琴旋律静静展开,与呈示部激烈的情绪有所不同,展开部被分为两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反复。再现部再次表现出慷慨激昂,铿锵有力的情感,特别是尾声部分,钢琴与大提琴在卡农式的快速十六分音符后,两个声部共同将全曲的情感推向更高峰,在热烈和辉煌中结束整部作品。

(三)、创作技巧分析

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明显的感觉到鋼琴和大提琴的旋律常有卡农式的模仿,以此来体现钢琴与大提琴的配合,实际上,这是舒曼创作中,特别是在室内乐作品的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此外他在节奏的使用上也具有独创性,他通过节奏与节拍的变化,例如切分音的使用以及节奏和节拍重音的交错,使得他的作品体现出强烈的主观色彩,和浪漫主义的幻想与想象。

三、大提琴在演奏时的处理

根据笔者对作者和这部作品的理解以及在实际中演奏的感悟,对演奏者演奏该作品时的音乐处理提出一些意见。

第一乐章,Zart und mit Ausdruck意思是轻柔的并带有表情的,Zart德语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柔和的、轻柔的、精致的,而Ausdruck一词在德语中指表情、表现力,因此演奏者在演奏这一乐章是,首先要注意的是力度,在关键位置,尤其是乐句的开始处,谱面上都清晰的呈现出了力度记号以及渐强和渐弱的标记。其次在注意力度记号的基础上,就是表现力的展现,比如随着音乐情绪的发展,第二段结束时可以做适当的渐慢和渐弱,为第三段的情绪表达做铺垫,从而引出第三段的主题,即呈示部的再现。在演奏呈示部时,乐句的力度起伏多为“枣核型”,即由弱渐强再渐弱,呈示部结束时大提琴的旋律是一个对钢琴的回应,并引出大提琴与钢琴对话的展开部。在此处,笔者以为,可以根据音型的走向和与钢琴在力度和情感上的相互衬托来表现情感。展开部最后以音阶式的下行结束,进入再现部。这一段演奏时要感受作曲家创作时的情感,犹如在经过沉思叹息后产生强烈的痛苦与挣扎之后再次平息下来的哀叹。所以在演奏第三段和尾声时尤其要注意音色的饱满,运弓轻而不虚,每个音符时值都要拉够,才能将情感表现出来。

第二乐章,Lebhaft,leicht意思是活泼的,轻松的,Lebhaft原意是热烈的、活泼的,leicht指的是轻松的、轻柔的。整个乐章好似作者在乡村避难时,触景生情,由活泼愉快的田园场景而回忆起战争爆发前家乡的美好景色。这一乐章也是带有对比中部的三部曲式,呈示部在演奏时要将旋律拉的轻快,弓子不能重,与第一乐章一样,演奏呈示部时,根据旋律的走向也可以做“枣核型”的力度处理。进入展开部后,连续的半音阶式的三连音进行,与钢琴部分相互呼应,第二部分大提琴的旋律部分要演奏的连贯,这是全曲最为抒情的部分,因此连弓要饱满而有力,根据乐句起伏做强弱起伏。第三部分的再现部分又一次回归轻快活泼的情绪,进入尾声后越来越弱,并在结尾处做渐慢,最后平静的结束整个乐章。

第三乐章,Rasch und Feuer指快速而热烈的,Feuer原意为火,在这里指热烈的。这一乐章是整部作品中最快速最激烈的部分。呈示部在演奏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刚中有柔,在连续而快速的十六分音符后是抒情的乐句,要突出点与连的对比,以及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的对比。在快速的十六分音符的演奏中还要注意弓长要长,因此弓速要快,才能将f与ff甚至是sf的气势演奏出来。展开部是相对较慢的抒情部分,弓长尽量的长,连弓也要做到饱满自然,与呈示部和再现部的激烈情绪形成鲜明的对比。再现部再次表现出慷慨激昂,铿锵有力的情感,特别是尾声部分,大提琴在演奏时要注意与钢琴的对话,最后三个小节,尤其是倒数第三小节,由两个声部共同完成,尤其要注意与钢琴的合作,两位演奏者的气息,韵律要在同一频率,才能将尾声演奏好,而不会出现一前一后结束的情况。

四、结语

舒曼的这部二重奏作品也是标题音乐,以幻想曲来命名,给了观众自由想象的空间,而不像其他带有明确的文字标题那样具有指向性,这使他的作品更具有浪漫主义的想象的色彩。舒曼的作品之所以感人且影响广泛,不仅因其具有浪漫主义风格的典型特征,更是因为作品中对于他的思想的体现,他的作品中包括了当时生活、政治、社会的反映以及他的看法观点,其思想性的价值是不可低估的。而且他的室内乐创作中对乐器之间彼此呼应的重视,也对演奏者们合作意识的培养有着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娅,舒曼与他的室内乐——《幻想曲三首》[J].中国科技纵横,2009

[2]余志刚,西方音乐简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1

[3]郭玉,舒曼的三首浪漫曲的創作特色与演奏技巧研究[J].艺术研究,2013.08

作者简介:李文璐(2000-),女,汉,河北沙河,本科生,山东大学(威海),研究方向:音乐学,山东大学(威海)。

猜你喜欢
室内乐舒曼
忘了我是谁
东平路上的秋日盛事
舒曼:请求法院做主结婚
我国民族室内乐演奏形态分析
舒曼奢华系列AL1新品推介
载着人类光辉思想的列车
“音乐诗人”舒曼的故事(六)
室内乐演奏中的钢琴角色研究
音乐与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