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昊晨 黄居安
摘 要: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各界对外语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学改革亟待深入。外语教学中的合作式学习是西方高等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教学模式,引入中国超三十载,却没有得到普遍应用,本文比较了它和传统教学方法的区别,结合大学德语教学的现状,从问题设计、团队构建、成果展示和课程评估等方面出发,分析合作式学习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利弊,并探索了其在小语种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合作式学习;大学德语;小语种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9-0090-04
在国内诸多高校都在进行外语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何种教学模式才能满足学生进一步的需求,适应时代的快速发展,成为外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在二十世纪中叶倡导学校应该从“教师导向”向“学生导向”转变,提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合作式学习[1]。虽然这种学习方法早已引入中国,然而当人们回顾本土的研究案例时,通常发现研究者更关注合作式学习如何实施,却淡化了这种学习方法的内部问题和解决方法。且外语教学中的合作式学习研究以英语为主,几乎没有涉及小语种的案例, 本文旨在以当下大学德语教学为背景,进一步探究合作式學习的模式和问题,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一、合作式学习的定义
(一)何为合作式学习
教育学家奥尔森指出,合作式学习是一种有组织的群体活动,这种学习策略依赖于参与者之间的社会化和结构化的信息交换[2]。奥尔森的定义侧重于社交技能和信息的流通。在约翰逊看来,合作式学习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独立性和责任感[3]。就像一个纽带,与每一个学生都建立了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使他们集合在一起。合作式学习是一种团队合作,它专注于塑造一种团队感,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成功会使其他团队成员受益。
(二)合作式学习和传统教学方法的区别
合作式学习作为一种现代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许多不同之处。在传统模型中,基本理论来源于老师,学生被教育成一张“白纸”,等待老师在纸上“画画”,这种模型强调知识的获取是一个单向的过程,从老师到学生,学生只是机械地复制知识来应付考试,忽视了学生在知识的吸收和创造过程中的努力。在合作式学习中创造了一个环境,帮助学生参与到新知识的习得中来,完成从机械记忆到积极获取的转变。拉文斯克罗夫指出,只有学生不再将教师和教材视为权威,而是将自己、同学和群体的考虑视为权威和获取知识的重要资源,才会使课程更有价值[4]。
二、合作式学习的利弊
(一)优势
合作式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让学习者学会了如何进行团队合作。对于大学阶段的外语学习者来说,这两点显然是十分重要的。然而,这并不代表教师角色的式微。相反,它需要教师充分的准备,精心的设计,完整的计划和指导。良好的互动和反馈增加了学生在外语学习中融合输入和输出的机会。输入是基础,输出是提高,将习得的知识转化成口语表达和问题的解决方案能让学生更好地巩固知识并增加其兴趣。这些因素解释了为什么有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76.5%的大学生认为合作式学习给他们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并对该学科产生了兴趣[5]。
(二)弊端
合作式学习的劣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李一梅老师的合作式学习研究发现,大多数成绩较好的学生不喜欢合作式学习,原因是需要花很多时间去帮助其他同龄人,没有足够的时间聚焦自身的学习[5]。另一方面,合作式学习虽然促进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但也伴随着各种问题[6]。例如课堂气氛虽然活跃,但学生们都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很容易导致谈论的大部分内容与原定的教学结构或教学目标无关。最坏的情况是,班上没有人愿意发表意见或课堂逐渐演变成老师和尖子生之间的谈话。这也是很多合作式学习的案例流于形式的主要原因,老师过度地弱化了自身的角色,对课堂失去了有效的控制。
三、大学德语教学中合作式学习的应用
小语种教学中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结合语言教学的输入和输出能力,不仅是读懂听懂,更要让学生学以致用,能够利用外语解决问题,这正是合作式学习的优势。诚然,它的成功实施面临着诸多困难,学生的水平差距过大,班级的人数过多,德语学习资料匮乏,缺乏正确的评估方式等都可能使得合作式学习的尝试成为枉费时间的空谈。故作者选取某应用科技大学“2+3”项目大二下学生为研究对象,班级人数为20人,德语水平在欧标B1-B2区间,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状态为德语语言考试备考(德福备考)中,以下将从问题设计、构建团队、成果展示、评估形式等四个方面来论述此次探索过程。
(一)问题设计
设计一个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是合作式学习能够顺利实施的保障。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入一个既定的主题,询问学生对于该主题的了解程度,明确学生想要探究的方向,主题不仅局限于德语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方面,还可以涉及历史、艺术、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资源展示视听内容能让学生迅速进入情境,集中注意力。最终要解决的问题不能仅是简单的语言类题目,要注重跨学科研讨。例如关于清洁能源的主题,老师可以在介绍完主流的几种清洁能源类型之后,可让学生选择其中一类进行总结归纳和案例分析或是词汇释义,这样既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凝结成一个团队进行讨论,又能够不偏离学习内容。
(二)团队构建
合理的分组能够大幅增加学生的效率和产出。在人数过多的课堂上进行合作式学习的一个弊端在于分组需要大量的时间,教师很难去平衡每一组的差异。在20人左右的班级中,这一缺陷被削弱,一般来说,教师可将学生分为4~5人的小组,设立组长负责小组内学习活动的组织以及和老师直接沟通。小组产生的方式相对简单,以清洁能源主题为例,可以将不同的能源类型展示为图案,让学生先自行思考1分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再让他们开始投票,第一个投票的学生自动成为组长,当某一组人数溢出或是1分钟后仍有人没有选择小组时,老师应秉承“组间均衡,组内差异”的原则,在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基础上进行人员的最后分配,进入到讨论环节时,教师可根据组员的学习能力展开不同程度的辅导,而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基本能够独立完成任务。
(三)成果展示
考虑到课堂的时间限制和学生的角色分配,成果展示应以2~3个小篇幅为主,兼顾口语和书面的输出。在展示环节,教师应侧重鼓励而非指正,对于学生的一些语法词汇使用不当和常识性错误可在展示结束后的总结里稍做评价。在展示中学生需要解决初始提出的问题,多元化的案例和言简意赅的总结不仅能让学生学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也能让他们分享学习的成就感,达成一种在团队中自我实现的作用。课后,教师将学生的展示整理进本课的学习资源中,作为课程内容的补充供学生分享学习,成为课堂集体成果的一部分,从而使学生增加对本课程的归属感和学习动力。
(四)课程评估
合作式学习重在过程,应做到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因此,在课程最终评价中,教师应适当加大过程考核的比重,特别是各小组合作学习的表现应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从而体现对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重视。教师的肯定和评价是课堂上良好的催化剂,但是要让学生长久保持参与合作式学习的热情还需要与直观的评价体系挂钩,教师应提前告知学生,参与合作式学习的成绩将经过量化纳入期末成绩中,对学生的每一次分组协作和成果展示进行评价并打分。
四、总结和展望
传统教育将新知识快速而直接地传递给学生,但学习者会发现这种模式单调乏味,有时缺乏动力,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对学生的成长造成影响。从长远来看,学生将过度依赖老师,缺乏合作和沟通意识。合作式学习注重个人发展,尊重不同的个性,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显然,在外语教学中引入合作式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尊重个体的发展。合作式学习的优势很好地覆盖了目前大学教育的痛点,可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所用,具有发展性质的成果展示亦能极大地丰富目前相对匮乏的小语种学习资料。合作式学习目前在中国发展缓慢,也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但是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在大学教育阶段进行合作式学习的必要性,只要合理地利用和规划,精心地设计和组织,一定能带来更多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Dewey,J.. The School and Society and the Child and the Curriculum[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13.
[2] Olsen,R.E.,Kagan,S.. Cooperative Language Learning:A teacher’s Resource Book[M]. Boston:Pearson Education. 1992:1-30.
[3] Johnson,D.H.,Johnson,F.P.. Joining Together:Group Theory and Group Skills:10th ed[M] Boston:Pearson. 2009.
[4] Ravenscroft,S.P.,Buckless,F.A., Hassall,T.. Cooperative Learning-a Literature Guide[J]. Accounting Education,1999,8(02):163-176.
[5] Li Yimei,Ren Lina. The Empirical Study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J]. Out of School Education,2012(19):62.
[6] Yan,Bao. An Analysis of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English Teaching[J]. 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2008,5(11):62-63.
(薦稿人:翁震华,浙江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中德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淳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