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忠 胡建林
摘 要:OBE教学模式提倡以成果为导向,注重学生学习的收获,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积极意义。为了推动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实践教学的工程教育改革,加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本文以土木工程课程设计为例,分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探究基于OBE模式的土木工程课程设计,最后结合实践分析相关完善措施的时效性,以期为土木工程课程设计改进与完善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为构建OBE理念下的实践教学体系提供借鉴。
关键词:OBE;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完善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9-0060-04
土木工程课程设计依托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也是土木工程专业实践环节之一。教师借助课程设计,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土木工程的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对土木工程施工的理解,增强学生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土木工程的课程设计相对较为复杂,如果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短时间内进行集中的学习,学生很容易产生倦怠,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把控。因此,OBE教學模式逐渐渗透到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领域。OBE模式是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习成果,并以此为导向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最终突出能力培养的教学目的。目前OBE教学模式与土木工程课程设计的结合还不够紧密,因此本文探究基于OBE模式的土木工程课程设计完善,借此为土木工程课程设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思路。
一、土木工程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可以加深学生对土木工程施工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计算机建模分析能力,同时增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学时为一周,教师布置任务,演示软件操作,学生在一定时间里完成计算书。经学生座谈、用人单位反馈、经验总结等[1]多方面反应,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传统的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如下:
(一)课程设计时间过于集中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的学时仅为一周,教师教学和学生完成计算书都要在这一周内结束,时间较紧,学生不能够充分理解设计任务,完成起来较为仓促。其次,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一般安排在期末考试周的前一周,与课程理论教学的时间跨度较大,加之学生还要准备考试、考研等,使得课程设计任务完成欠佳。
(二)设计任务固定且重复
课程设计题目多届沿用一个题目,本届学生可能会对上一届学生的计算书进行抄袭,达不到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另外,固定且重复的设计任务也不利于土木工程课程设计与现代技术发展的接轨。
(三)教学方式单一
传统的课程设计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边听,学生易对课堂教学形式产生厌倦,学习积极性降低,这对教学质量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四)考核方式传统
课程设计传统的考核方式是根据学生最终提交的计算书进行评分,缺少对中间过程的把控,而现在大部分学生的计算书、作业等都是通过抄袭完成,这是因为考核方式单一,未能从整体上对课程设计进行把控,所以达不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
二、基于OBE模式的课程设计完善措施
针对土木工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在课程设计中引入OBE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完成任务能力、创新能力、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等为目标,从教学组织、设计任务、教学方式和考核评定四个方面对课程设计教学进行完善,具体的措施如下:
(一)完善教学组织
传统的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学时仅为一周,时间安排集中,学生在一周的时间内完成课程设计任务比较匆忙,且课程设计安排在期末考试周前一周,与理论课程间隔时间较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不是特别充分,课程设计任务完成质量不高,没有达到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针对这一问题,为给学生争取到更多的时间,教师可将课程设计教学以及任务布置提前到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理论教学周,在教授完相关知识点后,马上布置课程设计任务,这样学生能够将课程设计的任务和理论知识联系在一起,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另外,教师还可将课程设计任务布置到课程设计周之前,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在整个课程设计期间,学生有任何问题,可以在课后到办公室与教师进行交流探讨学习。借助这一措施,能避免集中性学习带来的倦怠问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土木工程的相关理论[2]。
(二)完善设计任务
以往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常沿用重复的题目,设计任务固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能会抄袭上一届的成果,影响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后续的完善中可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来确定课程设计任务,做到各届课程设计题目不相同,同届课程设计任务不一样。这样就能不断补充新的课程设计任务,为土木工程的教学注入新的学习活力,让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相符[3]。
(三)完善教学方式
传统的课程设计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边听,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较低。针对这一问题,在土木工程课程设计教学中,教师可采用讨论式教学、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等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工程实际引入课程设计任务,在讲授过程中强调学生的参与,如果有问题则及时地进行讨论,以此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的计算机软件操作演示可采用录屏上传至公共平台的方式,便于学生反复观看;手算部分的讲解则放在线下课堂教学中,利用板书增加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和理解。
(四)完善考核评定
传统的考核方式是根据学生最终提交的计算书进行评分,缺少对中间过程的把控,同样会导致学生抄袭现象的产生,达不到学生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计教学目标相悖[4]。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对考核评定办法进行完善。在考核中除计算书外,考核增加答辩环节,且答辩方式为循环答辩。教师可就课程设计的手算部分和有限元计算部分进行提问,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评分,将学生成绩按照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进行评定,答辩教师现场给出学生成绩,学生若对成绩不满意,可以申请重新答辩,但成绩最高等级要降一级。第一次答辩成绩最高等级为优,第二次答辩成绩最高等级为良,以此类推。例如,一位同学的第一次答辩成绩为及格,该同学不甘心,申请二次答辩,第二次答辩表现特别好,那么该同学的最终成绩则为良。这样的成绩考核方式,给予了学生学习的机会,同时也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考核方式改革后,有很多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选择参加再次答辩,争取到了更好的成绩,在潜移默化中,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也更加深刻[5]。
三、实施效果分析
为了验证上述针对教学组织、设计任务、教学方式和考核评定的四方面课程改革措施是否能起到作用,本研究将其应用到土木工程专业17级学生授课的实践中。从实际的教师与学生反馈来看,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增强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成绩也显著提高,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实行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前后,2017级得“优”人数占比为28%,得“良”人数占比为59%;而2016级得“优”人数占比为23%,得“良”占人数比为48%,2017级得“优”和“良”的人数百分比明显高于2016级,说明通过课程设计改革,学生对课程设计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显著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也有所加深。得“良”的人数百分比显著提升,说明实行循环答辩的考核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取得好成绩的竞争意识和自主意识。因此从总体来说,以上措施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成绩,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
四、结语
本文以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为例,引入OBE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完成任务能力、创新能力、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等成果为导向,反向进行剖析,就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探究了相关完善措施并应用于实践。实践表明,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培养了学生的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 杨凯程.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基础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J]. 机电教育创新,2020,51(01):167-171.
[2] 董艳秋. 基于成果导向理念的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探索[J]. 黑龙江教育,2021(01):73-74.
[3] 潘美莲. O2O混合式教学的三维建模课程设计[J]. 文档安全,2020,4(36):30-31.
[4] 孫小孟. 基于POA理论的职业英语课程设计[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12):125-128.
[5] 孟亚慧,张惠玲,肖洪玲. 双创背景下的护理本科生创新创业课程设计的探讨[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07):114-115+123.
(责任编辑:邹宇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