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敬 周才骄
摘 要:高等教育从传统走向互联网、大数据和信息技术,催生了在线教育的迅猛发展,在线教育从单一到多元,从封闭到开放,从批量生产到个性定制,拆掉了传统大学的“围墙”,掀起了优质教育阶梯式向低处倾泻的改革,因此全球化时代在线课程的建设应坚持国际化视野,以全局视角放眼整个高等教育系统,改变传统教育方式的思维定势和决策过程。本文从线上金课的模式建构、路径探索、教学模式创新等角度探讨了高校思政课如何建设线上金课的问题,并以每节课的45分钟为载体,通过环环相扣的“八步教学法”,将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体验巧妙融入其中;充分运用在线教育的动态生成性、实时互动性和时空连续性构建交互式学习的在线课堂,让更多的符号式、头像式存在成为心灵在场的实体性存在。
关键词:思政课;在线教育;“八步教学法”,路径探索
一、教育信息化时代“线上金课”建设的机遇
“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机制和路径,但是,在实践中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重视不够、应用不深入、创新实践不强等问题。”[1]从国内看,吴岩同志曾指出:在今后两年到三年时间内,我们要下大力气建设五大类型“金课”,包括线下“金课”、线上“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虚拟仿真“金课”和社会实践“金课”。[2]《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在线教育是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与学互动的新型教育方式,是教育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对线上金课的重视以及特殊时期对于线上课程的需要使得在线课程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教育信息化似乎在一夜之间得以普及,改变了过去缓慢推进的节奏。发展在线教育,有利于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有利于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那么什么是线上金课?依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和《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教育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建设思政金课即建设思政一流课程,思政课程解决的是教育中最根本的培养人的问题,因此思政金课要遵循“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高精尖标准,强化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
从国际看,高等教育从传统走向互联网、大数据和信息技术,催生了在线教育的迅猛发展,在线教育从单一到多元,从封闭到开放,从批量生产到个性定制,拆掉了传统大学的围墙,因此全球化时代在线课程的建设应坚持国际化视野,以全局视角放眼整个高等教育系统,改变传统教育方式的思维定势。
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对线上课程的重视都是“线上金课”建设的发展机遇,对于高校思政课程而言更是如此。线上教学实时互动的优势,可以打破思政课堂的集体沉默,有利于了解学生,更好地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与人文关怀的有机融合。
二、积极探索“线上金课”的课程模式建构
“教育信息化的主战场应该在网络教育,网络教育不能照搬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3],面对当前复杂的意识形态环境,如何通过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对课程涉及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热情,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在面对各种国内外复杂突发事件和复杂问题时,使学生能够保持全面、客观、理性、审慎的态度,科学分析和评判当前国内外出现的各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现象,真正使学生将在课程中所学的思想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升自我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是思政课教学必须要面对和回答的重要问题。本案例以交互式学习为核心,从内容模式、过程模式和反思模式三个方面着手进行尝试。
(一)内容模式
1.教学内容:注重时代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一是注重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时代性,淘汰陈旧课件,在课件建设上建立统一的规划和标准;二是加强对学生思维和能力的训练,把“投喂”式教学改为“觅食”式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三是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在教材之外加大经典原著、拓展资料和时政资料的占比,对大学生有效“增负”,提升学生的学业挑战度。
2.教学形式:注重先进性和互动性。一是充分运用“互联网+金课”模式,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把优秀教师的优秀课程建设为线上课程,供学生选择学习,并给予适当的学分分配;二是注重课堂的互动,把灌输式课堂、沉默式课堂变为讨论式、辩论式课堂,充分开展“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的授课模式。
3.教学设计:注重供需结合和供需平衡。一是教学设计上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需求,按照探究性和个性化的培养模式,把学生的个性特点发挥出来。老师要认真花时间花精力花情感备课讲课,学生课上课下要有较多的学习时间和思考做保障。二是调动多元主体的积极性,探索教师讲—学生学,教师讲—学生评,学生讲—教师评,学生讲—学生评,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教师答,学生问—学生答等多元主体。三是全脑参与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舌、手、身、意等器官,全程参与教学过程。
(二)过程模式
1.资源建设:资源建设注意前沿性与时代性,及时将学术研究、科技发展前沿成果引入课程,作为课程扩展阅读材料或者课堂讨论主题。在资源建设安排上,始终注意做到两个“贯彻”:一是贯彻教育部统一下发的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本课程的“教学大纲”,系统讲解基本理论和中心内容;二是贯彻“因时因地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课程本身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和当前形势的发展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及时丰富、更新和改善教学内容。
2.授课过程:一是充分发挥线上教学实时互动的优势,突破习惯性认知模式。通过主体性互动、情境式互动、情感式互动等实时互动,使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多方互动、深度讨论、思维激荡,有利于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与个性化学习,从而突破所谓“思政休养生息课”的错误认知。二是充分发挥线上教学随时自学的优势,适度增加课堂挑战度。适度扩展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在传统课堂中,拋出一个有深度的问题,学生由于知识水平有限可能不知道如何回答,但在线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先进行自学,再参与讨论,这就为适当增加课程的挑战度提供了可能。三是充分发挥线上教学功能多元的优势,强化多样化过程教学。强化课堂设计,充分挖掘在线平台的强大功能,实施启发式、提问式、讨论式、辩论式、演讲式、案例式、研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避免单纯的知识传递,重视能力素质的培养,将课程内容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知识性和思想性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反思模式
1.构建开放共享的线上课堂
在线课程以网络平台的“建、用、学、管”为抓手,不断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探索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深度融合、网络精品课程与教师直播课程无缝对接的网络教学模式,从而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不关闭的课堂”,在线课堂在时空上的自主性和开放性特性较好地实现了课堂教学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的特色,将时间非连续性的传统课堂转变为时空连续性的在线课堂,解决了线下课程“师生见面难”的问题。
2.构建合作共同体教学模式
合作共同体教学模式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体思维能力和动作技能,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和包容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模式:第一,师师合作模式。通过教学团队的合理分工,建立职责明确、流程清晰的团队合作制度,探索适合理工科学生特色的团体教学,发挥教学团队知识结构及学科背景多元化优势,更好地完成课程的整体性教学任务。第二,师生合作模式。除了教学团队的合作教学,每位学生都是合作教学中的一员。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轻松民主的氛围,注重运用激励性的评价策略,在表扬、肯定、赞扬、欣赏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中创设师生合作模式。第三,生生合作模式。利用学生的分组讨论,在主讲小组和听讲小组之间形成一种观点激荡、质疑、提问、交流、沟通的氛围,实现良好的同伴教学。
3.构建情感交互式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在线教育的动态生成性、实时互动性和时空连续性来构建一堂堂环环相扣、不留白、情景互动促凝聚的在线课堂,让更多的符号式、头像式存在成为心灵在场的实体性存在。利用超星平台、学习通、腾讯会议、腾讯课堂、微信等多种渠道进行主体性互动、情境式互动、情感式互动,并将同学的互动案例作为共享的素材进行二次提升,让在线课堂成为师生共建共享的交互平台。
三、思政课“线上金课”的具体实施路径
基于美国课程学者辛德等人归纳提出的“创生取向”这一课程理念,认为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做到:第一,尊重并充分发挥师生之间的交互主体性作用;第二,注重实施过程的情境性;第三,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性。通过“八步教学法”,充分利用在线教育的动态生成性、实时互动性和时空连续性来构建一堂堂环环相扣不留白、情景互动促凝聚的在线课堂,让更多的符号式/头像式存在成为心灵在场的实体性存在。“八步教学法”是以每节课的45分钟为载体,通过环环相扣的八个教学环节,将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体验巧妙融入其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即以社会和学生内在需求为准绳,遵循“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标准来培养人,并以终身教育理念强化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
(一)“八步教学法”课程实施过程及特点
“八步教学法”,以立德树人为原则,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特色发展,注意发挥在线教学实时互动、随时自学、功能多元的优势,构建交互式学习的在线课堂,注重将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注重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人文关怀的综合目标,在课程优起来、教师强起来、学生忙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等方面不断探索和不断进步。
“八步教学法”的特点主要有:第一,注重完整性。从完整性的角度设计教学,保障线上教学的环环相扣。为避免在线教学造成课程空白,需要在教学环节上进行精心设计,保证教学每个环节的有效性、形式的多样性、互动答疑的针对性和学习考核的合理性,这些都是线上教学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第二,注重情感性。从情感的角度优化教学,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性。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和观点的交流和碰撞,更是情感的沟通和靠近,情感互动不但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教学效果,而且能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和开展在线思政课程的策略和方法。具体而言,在聊天互动中注意趣味性,在直播过程中注重每一个学生的弹幕互动,给予及时的关注和解答等,既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对课堂互动的鼓励,更是对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的重视。第三,注重情境性。充分尊重并发挥师生之间的交互主体性作用,从学生的需求和期待出发进行教学供给,在实施过程中注重情境性,尽可能在情境中实现价值传递和知识延展。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需要不断完善知识图谱和能力图谱,从而不断汇聚优秀的教学资源。因为无论是对于教材知识点的梳理,还是对于学生弹幕的回应以及对于平台功能区各种问题的解答,都需要教师有比较广博的知识面和较为严谨的知识谱系。第四,注重现实性。在授课过程中,充分结合学校“行走的课堂”实践教育活动、“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美丽乡村建设)”、“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乡村振兴)”或“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基层党建)”等平台,为教学活动提供鲜活的案例,增强教学理论的现实观照性。
(二)以“八步教学法”打造“线上金课”的优势
1.坚持在线教学理念,把握课程功能定位
在线教育虽然进行的如火如荼,但毫无疑问,在线教育仍处于发展的初期,其与传统线下教育是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因此在理念上,我们把在线课程作为与线下课程优势互补的课程,教学团队的成员同时承担线上和线下的教学任务,以便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这种方式不同于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我们采取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线上直播授课,即采用校内超星平台的直播功能,与学生进行线上的“面对面”授课;二是线上录播授课,即团队教师依托校内的智慧教室线下授课的过程中进行录课,后期剪辑之后上传到超星平台进行录播+讨论+答疑的授课方式。
2.深化在线教学内容,体现高阶性
在线教育虽然不是线下授课的网络化,但与线下教育相同的是都要坚持“内容为王”。在遵循教学大纲和思政课教学宗旨和目的的前提下,不断吸收理论和学术研究的新成果,特别是坚持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原则,以教学内容的科学性、逻辑性、创新性、前沿性来实现教学目的,从而做到以理服人,以理论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征服人,并以分析现实问题来感受理论的科学性,增强教学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为做到这一点,我们采取以下具体措施:一是团队教师要不断提高科研水平,提高理论素质,以科研促教学;二是团队教师要全身心投入教学和教学研究中,在线教育对大多数教师而言是一个不断熟悉和发展的过程,要从思想上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的思维,做到教学和科研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三是使任課教师都能及时把最新理论成果引进课堂和把握理论热点和前沿问题,团队教师要依托实践教育基地、名师工作室、“双带头人”工作室、与长白街道的合作共建以及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大讲堂等平台在第一时间获取基层鲜活的实践案例,拓展理论视野,促进和提高对问题以及新理论的关注和了解;四是在集体备课环节,每位老师承担的授课章节都经过教学团队的集体打磨,群策群力,选择更好的视角和切入点开始本课程的内容,寻找更实际的落脚点结束本课程的内容;同时,在拓展教学资料方面,要求教师围绕本课程内容提供相关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阅读材料,供教师和学生阅读。
3.发挥在线课程优势,加强授课灵活性
一是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不关闭的课堂”,在线课堂在时空上的自主性特征和开放性特性较好地实现了课堂教学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的特色,将时间非连续性的传统课堂转变为时空连续性的在线课堂,弥补了线下课程“师生见面难”的问题。二是充分利用在线教育的动态生成性、实时互动性和时空连续性来构建一堂堂环环相扣不留白、情景互动促凝聚的在线课堂,让更多的符号式、头像式存在成为心灵在场的实体性存在。三是充分利用校内超星平台的签到、投票、选人、抢答、主题讨论、随堂练习、问卷、分组任务等特色功能,强化课堂过程化管理,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
4.打造线上共同体,课堂主体多元化
在线课程在形式上改变了传统“一对多”的格局,更有利于打造师生共同体(师师共同体、师生共同体、生生共同体),有利于实现师生对课程的共同探索、对教材和课外读物的共同使用,让课程在课堂内外并行不悖,在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上实现并驾齐驱。此外,还有利于打造分享共同体,学生也可以在课程平台上传经过教师审核的学术论文、调查报告、统计数据、PPT、DV摄像、人物访谈、照片、图片资料等,并鼓励同学们以自己家乡的变化为主题分享对民生、生态、美好生活等问题的看法。在共同体的互动中实现知识的传递和文化的传承,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即具有创新能力和自我提升能力的人才。
四、创新教学模式,多元并举打造“线上金课”
(一)“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的线上模式
团队教师坚持教学要贴近社会发展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努力将教学内容的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与创造性、学术性、趣味性融为一体,开展“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的线上模式,即总体上用1/2至2/3的时间进行线上授课,用剩余的时间在腾讯会议开展形式多样的小班化讨论。比如,一个百人的大班,由主讲教师、助教、班长分别带领30名以上的同学在三个腾讯会议中进行在线讨论,讨论的主题或者是课堂讲授中的三个问题,或者是按照理论、能力、实践的不同模块进行,课程结束前在大班集中总结。小班讨论课程以激发兴趣、促进思辨、拓展知识为教学目的,以发现问题、寻求思路为教学方法,以启发、阅读与交流为主要方式,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强调学习的过程。
(二)整合团队长板的在线教学法
首先,由于团队教师具有学科背景多样化的优势,不同的专业背景对教材内容具有不同的讲述视角,因此先按照教材内容让团队教师领取讲授内容,这部分内容一定是领取教师所擅长的、内心有感触的部分;其次,教师进行各自的磨课,然后在集体备课会上进行集体磨课,从导入到结束,取团队全体教师的智慧和精华,进而完善这一章节的讲授内容;最后,每位教师领取的章节内容都经过完整地几次地毯式的磨课,进而在智慧教室上课时进行录制,课后进行裁剪,然后上传至超星平台,最后成为录播课程的精品内容。
(三)热点案例教学法
把热点问题引入课堂环节,以实例的形式向学生提供若干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热点教学法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实例的形式向学生提供若干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解決实际问题。热点教学将部分真实生活引入课堂,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够如亲临般经历一系列真实事件和问题,接触各式各样的具体情境,实际生动且富有吸引力和启发性,从而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今年最大的热点就是疫情,疫情的讲解已经贯穿于整个课程的始终,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立场可以做到多种解读,这也正是展示我们“四个自信”的好时机。热点案例研究法不但可以将理论与现实紧密地结合起来,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还有利于开发学生的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的辩证逻辑思维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探明事件缘由的能力、事件的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对学生未来走向社会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四)问题层次教学法
针对学生关心的不同层次的问题:一类是深层次的问题即立场、观点和方法问题;一类是对某些具体事件和具体政策的认识问题,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解决。对深层次问题采取理论教学法,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解,比如人工智能的发展如何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开放式问题采取“辩论式”教学法,这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既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也使课堂充满活力,还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演讲能力和组织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五)科研成果支撑教学法
科研成果包括团队成员的科研成果和学界学者的科研成果,教师在讲授某一基本理论时,结合学界的理论观点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法的特点在于:一是有冲突有思考,学界的观点有时候是见仁见智的,这就让问题更加集中,重点更加突出,分析更加透彻,在冲突和思考过程中使得知识要点入脑入心;二是知识信息量大,对学生感染力强;三是立足教材又拓展教材,避免了照本宣科和空洞的说教,能较好地解决学生思想中的深层次问题。
(六)演讲点评教学法
课堂的演讲对于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都有很好的锻炼。在线演讲的优势是不用真实面对无数双眼睛的注视,对于没有勇气在线下进行课堂演讲的同学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同学演讲前,教师需要精心策划,一是对演讲内容进行严格把关,演讲内容应符合思政课的特点;二是选取3至5名同学建立评委小组;三是设计评分标准表。在学生演讲时,教师要会倾听、善引导,不要轻易否定学生意见。对正确的认识和独到见解要充分肯定,对模糊的错误认识要加以引导和纠正。在评委点评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培养其审时度势、明辨是非、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能力和精神。评委点评打分结束后,教师要从理论高度和价值引领两个方面对演讲同学和点评同学进行鼓励和提升。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掌控整个活动的节奏、进程和局面,创设一种自由宽松的愉快氛围。
(七)考核育人相结合
对学生学习成绩评定和考核方式的改革,主要是将平时考核过程化与期末考试育人化相结合。一是强化平时考核过程化,拓展传统教学方式的考核方式。在过程化考核中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以激发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考核内容包括出勤签到、网络课程参与度、讨论区回复情况、作业、视频任务点完成情况、自愿活动参与度等。考核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除了教师的主客观评价外,还通过投票等形式开展同学互评。二是严格期末考试育人化,培养理论思维能力。考试也是育人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试卷出题中,除了考核书本上涉及的基本理论外,还考核学生课外阅读、课堂讨论、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度等,注意试题的灵活性、时效性、思辨性,加强研究型、项目式学习,丰富探究式、论文式、报告答辩式等作业评价方式。
“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立身之本,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科学解答。”[4]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积极拥抱新技术、拥抱人工智能。线上教育受疫情影响正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展开,但对于在线教育,我们始终要坚持理性的分析,从目前来看,保证线上教育不逊色于线下教育是第一步,從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对于线上教育的认知较为乐观,比如存在着线上教育会不会取代线下教育等问题,实际上,从考核的角度看,线上教育并没有明显的优势;就学习过程而言,两者的互融互通是一个基本原则,应实现线上与线下教育的互融互补,实现1+1>2的最优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雷朝滋.教育信息化:从1.0走向2.0——新时代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走向与思路[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01):98-103+164.
[2]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3]王竹立.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困局与出路——兼论网络教育模式的创新[J].远程教育杂志,2014(02):3-12.
[4]王学俭,杨昌华.立德树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立身之本[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1):54-62+2.
责任编辑 邱翔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