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非连续性文本 提高学生阅读素养

2021-09-10 07:22:44廖肖根
新教师 2021年4期
关键词:连续性表格文字

廖肖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对非连续性文本的关注度还不够,对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内容的架构还比较模糊,教学方法也没有形成体系。

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是阅读文本的基本形式。连续性文本的表达更具感性,作者通过文本抒发情感,想象意境,倡导精神。连续性文本的体裁丰富,有童话、小说、散文、诗歌等。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连续性文本而言的,主要呈现形式为图表、清单、使用说明书等。非连续性文本的表达更具理性,与大家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两种文体的阅读目标不一样,因此,教师的引导路径也应该不一样,教学方法也应该不一样。那么,如何引导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呢?笔者在三明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2020年度立项课题“创设适合儿童成长的主题阅读模式的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JYKT-20088)中,以非连续性文本为主题进行了实践探索。

一、结合日常生活,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爆炸的时代,非连续性文本不仅在传统的报纸、期刊、街头广告随处可见,而且在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也层出不穷。可以说,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非连续性文本。因此,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非连续性文本呈现形式多样。有的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如景区游览图、凭证单等;有的采用多形式文本,如说明文《多数海鱼从淡水鱼进化而来》等。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时,也应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1. 到校园生活中去学习。只要仔细观察,在校园里处处都可以见到非连续性文本,如校园内的失物招领通知、红领巾书目等。在本校的“地理生物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地理生物园简介及导览图,根据导览图观察生物进化模型、地形地貌模型,了解生物进化知识和地球相关知识。在校门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实验小学鸟瞰图”,让学生对学校的整体布局、区域划分了解清楚。在召开校园运动会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读懂运动会海报,让学生了解比赛项目的时间、场地和比赛结果……

2. 到家庭生活中去学习。家里买了新电器,可以和大人一起阅读电器使用说明书;家里有人感冒了,可以阅读药品服用说明书,了解药品的用量、服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家里买了乐高玩具,可以根据说明书的图示和文字进行拼装;等等。

3. 到社会生活中去学习。去景区,可以学看景区游览示意图、导向牌;去旅游,可以学看动车票、机票、列车时刻表;去社区,可以学看社区楼道布置图、宣传图表、小区监控图表;去参观场馆,可以学看场馆导图、场馆简介、参观要求;等等。

二、抓住关键点,提取非连续性文本有效信息

在信息时代,信息获得能力的培养是为了给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连续性文本倾向于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体验,而非连续性文本更倾向于帮助学生获得实用的信息。教师要引导学生依据非连续性文本的呈现形式,对文本中的文字、图片、清单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删除无用信息,留下有用信息,从而使学生获得所需要的信息。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最快捷的方式,如找关键词、核心数据等来理解文本,获得信息。

1. 从文本形式上找关键点。文字简单明了,操作性强,力求读者一看就懂,是非连续性文本的叙述特点。但非连续性文本表达形式自由,没有固定模式,因此,在阅读中,教师要依据不同的非连续性文本的表达形式,做出不同的指导。比如,手机使用说明书一般包括目录、手机外观、功能键位置、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演出海报一般包括演出的主题、地点、时间、主要演员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文本的特点,通过小标题、序号、表头等关键点,提取非连续性文本的有效信息。

2. 从图文结合中找互补性。图片和文字相结合,是非连续性文本呈现的重要形式。有时候文字叙述不够直观,配上图片后,整个逻辑关系就更清晰了,因为图片和文字具有互补性。比如,景区导游图既有图例、比例尺、游览方向,又有文字说明,它们互相补充,让游客更加容易看懂。在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教学中,文本呈现的文字、图片、表格、目录等一系列信息,教师都要引导学生予以关注。

3. 从同类文本中找关联性。非连续性文本还有一种呈现形式是将相关联的不连续的文字片段或图表进行组合,学生在阅读时,要从不同的材料中找出它们的共同点,然后进行信息的整合。比如,在PISA2006科学测试题“生物多样性是环境保护的关键”中有两张图表:“食物链网络A”“食物链网络B”。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要先让学生对两个不同文本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然后再进行回答。

通过对不同形式的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和思考,学生将获得的有用信息与自己积累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对信息作出自己的判断,从而发展自己的发散性思维。

三、非连续性文本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 画一画。图画具有直观性,在阅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画一画,并结合课文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如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先让学生阅读“开凿隧道”片段,从片段中获取有效信息;通过找关键词,明白居庸关隧道、八达岭隧道采用不同开凿方法的科学依据;根据理解,画出图表、标上关键词。然后让学生比较所画的两幅图,说一说詹天佑为何要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两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点。这样,难以理解的“开凿隧道”片段,在结合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后,就迎刃而解了。

2. 填一填。表格具有条理清晰、有顺序的特点,在阅读教学中运用表格,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中“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一片段时,可以让学生阅读这一片段,并找关键词,看看是哪些人乘坐、坐了是去干什么、说明什么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设计一张表格来完成关键词的填写,并让学生展示所填表格,说一说自己的感想。这样,学生通过表格,自然厘清了文章的脉络,理解了作者的情感。

3. 写一写。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对各种信息的搜集、综合、分析、处理能力。如在教学《赵州桥》一课之前,笔者先让学生搜集有关桥的资料。学生搜集的资料丰富多彩:从表现形式上看,有文字的、表格的、图片的、数据的;从时间上看,有古代的、现代的、未来的;从内容上看,有关于桥的历史、橋的构造、桥的种类、桥的故事、桥的诗词、桥的设计者等。于是,笔者让学生分组,搜集同一类的分成一个小组。组员之间先互相交流,然后每组再派一个代表上台展示。这样,通过引导学生搜集非连续性文本信息,并组合这些信息,学生了解了有关桥的各方面知识,提高了学习《赵州桥》的兴趣。

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教学是一种形式新颖、实用性强的语文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情,制订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将乐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庄严)

猜你喜欢
连续性表格文字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解的非线性连续性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5:10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例谈
统计表格的要求
统计表格的要求
统计表格的要求
半动力系统中闭集的稳定性和极限集映射的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