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考工记》所反映的自然观

2021-09-10 07:22高王飞
西部学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考工效法谓之

摘要:《考工记》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中的重要文献,不仅记载了先秦时期的手工艺技术知识,还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所蕴含的自然观就很值得关注,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尊崇自然、巧工人为,制作良器讲究“天时、地气、材美、工巧”;(二)效法自然、利用自然,无论制作器物或建造村落城邑,都重视对大自然的利用和效法;(三)动静以时、保护自然,依据季节变化相应地选择和处理材料,重视对大自然的保护。这体现了先秦人民亲和自然的思维意境和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且在后世得到了传承接续。这种自然观对当今社会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考工记》;自然观;时

中图分类号:J5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4-0118-03

前言

《考工记》是一部成书于中国古代春秋战国之际的手工业技术著作,全书列述了各类手工业器物的制作方法和形制规格,涉及30余项工种,在中国造物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书中横跨诸多技术门类,涵盖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多种自然学科知识,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先秦时期的手工业生产技术提供了重要视角。

如今,我们所见到的《考工记》是作为《周礼·冬官》篇而出现的,因此其经学的性质使其得到了格外关注。历代学者多从文字、器物、工艺思想等多角度、多层面对《考工记》进行研究,如郑玄的《周礼注》、徐光启的《考工记解》、戴震的《考工记图》等均为前代重要的研究著作。近代以来,学者多有用近代科学知识解释《考工记》的相关内容,研究深度也进一步得到了加强。当我们仔细了解《考工记》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时,可以发现《考工记》中包含了诸多先秦人民的自然观。目前来说,对《考工记》中所反映的自然观研究却很少。因此,本文试图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马克思说,自然界首先是“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那个自然界”[1]。原始时期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资料获取方式极其单一,主要来自于大自然。这时,人类驯服于自然,自然界是世界的中心。而到了农业文明时代,尤其是铜质和铁质生产工具的出现,生产力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生产资料获取方式也更加多样化,人类更有能力处理与自然的关系,开始自觉地开发和改造自然。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转变中,人类逐渐将自然界转化为自身活动的对象,因而在实践中制造出了更多适应及改造自然的器物。有了器物,也就是有了更多的工具,人类的生活就开始一步一步地摆脱自然束缚。手工业器物的产生实际上就是人们在认识、改造自然的长期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实践经验的产物,其中就包含了许多对大自然的认识。因此,《考工记》中所反映的自然观实际上是先秦劳动人民在长时期实践基础中对自然的认识。

一、尊崇自然,巧工人为

《考工记》是一本手工技艺著作,但其中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包含了先秦人民尊崇自然的自然观。书中开篇便提出了制作良器的四个条件,即“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2]1242“天有时”是指自然运行的时序,如节气、阴晴、寒暑等变化;“地有气”是指不同区域的温度、降水等生态环境要素;“材有美”是指材料本身的自然品质,后文言:“燕之角,荆之干,妢胡之笴,吴粤之金锡,此材之美者也。”[2]1243这些“美材”具有的品质和性能,使它们成为造物的最佳选择。对于造物过程来说,“天时”和“地气”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对“材料”美与不美的影响[3]。而“材美”其实也是强调适应“天时”“地气”,这是因为“美材”的形成需要优越的外部环境,自然界中的阳光、湿度、温度、土壤等都会对它们的生长产生较大影响甚至决定它们的品质。在制作良器的四个条件中,《考工记》将“天时”“地气”“材美”等自然客观条件放于前,而将“工巧”等主观因素放于后,已充分反映了其尊崇自然、以自然为先的自然观念。

文中进一步用反证的方法说明了这一点。“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强调了就算“材美工巧”,如果没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也还是不能制作出“良器”。为此,文中列举出橘、鸜鹆、貉以及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和吴粤之剑等器物,最后得出“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地气然也”[2]1243的结论,再次证明了外部自然条件的重要性。《考工记》指明“天时”“地气”和“材美”的关联性,强调只有优越的“天时”和“地气”条件,才会有“材美”的结果,这是先秦手工工匠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它体现了以自然为先、尊崇自然的思想理念。

此外,《考工记》在强调自然为先、尊崇自然理念的同时,也强调了“工巧”的重要性,当然,这也是该书存在的前提。文中言:“审曲面执,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2]1241。这里强调了人为的作用,并将创造器物的百工上升到圣人的高度,将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而创造器物的人称为圣人,这无疑从侧面表明了自然界在人们心中的神圣性,体现了尊崇自然、圣人作物和巧工人为的自然认识理念。

二、效法自然,利用自然

在农业文明时代,人们最主要的活动就是与大自然打交道。而利用自然、效法自然是人們在初步认识自然后的一种行为方式,譬如远古人类对自然界中火的保存和使用,即是对自然的利用和效法。《考工记》在叙述器物的性状时,往往将物的客观属性归结于自然,体现出以自然为象,效法自然、利用自然的自然观。《輈人》载:“轸之方也,以象地也;盖之圜也,以象天也;轮辐三十,以象日月也;盖弓二十有八,以象星也……弧旌枉矢,以象弧也。”[2]1283轸,“舆下四面材合而收舆谓之轸,亦谓之收”[4],应为车盖下面的部分。在制车时,车轸以方形象征着大地;车盖以圆形象征上天,迎合了当时人们天圆地方、效天法地的自然宇宙观,这种制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贾谊《新书·容经》中记载:“盖圆以象天……轸方以象地”[5],同样提出了这一点,可见其对后世的影响。此外,轮辐三十条象征着每月三十日;盖弓二十八条象征着二十八宿。龙旂饰九斿象征着大火星;鸟旗饰七斿象征着鹑火星;熊旗饰六斿象征着伐星;龟旐饰四斿象征着营室星;弧旌饰枉矢象征着弧星。将车上的部件和装饰分别对应着自然的天地与日月星辰,表现出当时人们效法自然的自然观。这种思想在考古学上也得到了相应的证据,闻人军在与考古实物进行较为广泛的对比研究后,认为:“‘轮辐三十’是一种取法于大自然的机械设计思想的体现,而且在公元前五世纪上半叶曾有意识地付诸实践。”[6]182山西太原金胜村发掘的车马坑和山东淄河店2号战国墓中,出土的马车轮辐数以30根的为多[6]181;秦始皇陵彩绘铜马车的车轮辐条也是30根,学者称这是发展中逐步稳定下来的数字,包含着一定的力学原理[7]。以轮辐三十条象征着每月的三十日,这毫无疑问是先秦工匠在实践中效法自然的结果。

《考工记》还记载了画缋时的程序和工作,“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天谓之玄,地谓之黄。”“土以黄,其象方,天时变,火以圜,山以章,水以龙,鸟兽蛇。”[2]1306文中将阴阳五行观念融入到画缋工作中,不同方向配以不同颜色。独具匠心的工匠们画土用黄色,用方形作为大地的象征;画天要随时节变化而采用不同彩色;画大火星以圆弧作为象征。《考工记》把“天圆地方”观念引入“绘缋之事”,把自然之物具体化、象征化[8]。这种色彩搭配效法自然,配色浑然天成,自然清新,再与自然界真实的动物纹饰相搭配,使得器物妙趣横生,并且保持了大自然最原始的味道。

在效法自然的基础上,《考工记》中还有许多利用自然的例子。《匠人》篇曰:“匠人建国……识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昼参诸日中之景,夜考之极星,以正朝夕。”郑注云:“日出日入之景,其端则东西正也。”“日中之景,最短者也。”“极星,谓北辰者,当夜半考之。”[2]1345匠人在建造城邑时,白天需要观察日影的长短,夜里需要考察北极星的方位,以确定城邑的最终方向,这是利用自然现象来确定方向的一种方法。《周礼·夏官》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土方氏掌土圭之法,以致日景,以土地相宅,而建邦国都鄙。”郑注云:“致日景者,夏至景尺有五寸,其间则日有长短。”[2]1034可见利用自然现象来确定城邑的方位与远近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重要步骤。同是《匠人》篇的“匠人为沟洫”部分言:“凡天下之地埶,两山之间,必有川焉,大川之上,必有涂焉。凡沟逆地阞,谓之不行……凡沟必因水埶,防必因地埶。”[2]1364优秀的工匠在修筑沟洫时,要达到“善沟者,水漱之;善防者,水淫之”的水平,即特别注意利用自然的山川地势,以保持水流的畅通和堤防的坚固。

三、动静以时,保护自然

自然以春、夏、秋、冬四季为轮回,使万物顺时而新。动静以时要求人们在面对大自然时,要遵循自然规律,在合适的时机有所作为,不胡作非为、不竭泽而渔,这样既可从大自然中获取“美材”,又能很好地保护自然。《考工记》中就时时地表现出动静以时的自然观,《考工记·总叙》中提出“材美工巧,然而不良”的其中一个条件就是“不时”,这就从全书的角度将工匠重“时”的必要性提到了较高的地位。《弓人》篇载:“材美,工巧,为之时,谓之参均。”[2]1385将“为之时”当作“参均”之一,同样强调了“时”的重要性。“天时”对制作器物的质量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所谓“顺其天时”就是指制器和选取材料时需根据季节的不同,因时因地而为。据此,《考工记》提出“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石有时以泐,水有时以凝,有时以泽,此天时也”[2]1244的重要论断,表达出先秦人民已认识到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遵循着“天时”,这也为工匠遵“时”提供了思想前提。

制造器物的过程就是处理材料的过程,而选用“美材”最重要的条件就是重“时”,即按照自然生态的要求做出合适的选择。《轮人》篇载:“轮人为轮,斩三材必以其时。三材既具,巧者和之。”[2]1251《周礼·地官·山虞》载:“仲冬斩阳木,仲夏斩阴木。”郑玄注:“阳木,生山南者;阴木,生山北者。冬斩阳,夏斩阴,坚濡调。”[2]490在仲冬斩阳木,仲夏斩阴木,注重树木在不同季节的生长情况,在合适的季节砍伐不同地方的树木,这样既可以获得“美材”,又可以较好地保护自然。《弓人》篇云:“弓人为弓,取六材必以其时,六材既聚,巧者和之。”[2]1372制弓的六种原材料是:干、角、筋、胶、丝、漆。在选取这六种材料时,对时间也有严格的要求,“凡相角,秋閷者厚,春閷薄。”郑玄注:“取干以冬,取角以秋,丝漆以夏,筋胶未闻。”[2]1374“凡为弓,冬析干而春液角,夏治筋,秋合三材,寒奠体,冰析灂。”[2]1378意思是说,要依据季节变化相应地选择和处理材料。这就要求工匠在选取和处理材料时,做到动静以时,这一定程度上也就是对大自然的保护。

此外《考工记》中还时时体现出对精确时间要求的严格性。《韗人》载:“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2]1305这是说用皮革蒙鼓面,必定要在启蛰那天。《画缋》载:“杂四时五色之位以章之,谓之巧。”[2]1306画缋之时,四时皆配不同颜色,青春、夏赤、秋白、冬黑,加上夏季黄,共五个颜色,对季节要求的差异性即表达出了“时”的重要性。《幌氏》载:“昼暴诸日,夜宿诸井。七日七夜,是谓水湅。”[2]1301在练丝帛时,白天将丝暴晒于阳光下,夜里将丝悬挂在井水里,这样需要反复经过七天七夜,才能达到练丝帛的要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工匠重“时”,无不体现其中,而对时间的精确要求实际上反映了工匠在长时期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智慧。

结语

《考工记》的叙述内容和内涵别具一格,开创了中华文明在工艺技术领域的辉煌起点。器物造之由人,用之由人,为人所服务,如何制作出合人心愿,精巧适用又节时省工的器物?《考工记》给出了独具特色且颇具智慧的回答,即在遵循自然规律的状态下,精选材料,优秀的工匠再巧施工艺,就能制作出精良的器物。这些答案虽然是先秦工匠在造物过程中的基本操作步骤,但其也毫无疑问地反映了尊崇自然,巧工人为;效法自然、利用自然以及动静以时、保护自然的生态自然观,体现了先秦人民亲和自然的思维意境和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且在后世得到了传承接续。这种自然观对当今社会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即在处理和应对自然时,仍需坚持尊崇自然、效法自然以及保护自然的自然观,与自然和谐相处,而非成为自然之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0.

[2]郑玄.周礼注疏[M]//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乔凯.材美工巧造物思想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8.

[4]戴震.考工记图[M].北京:商务印书館,1955:35.

[5]贾谊.新书校注[M].阎振益,钟夏,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230.

[6]闻人军.考工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7]王学理.秦始皇陵彩绘铜安车的科技成就漫议[J].北方文物,1988(4).

[8]李倍雷.《考工记》造物思想与图案学关系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

作者简介:高王飞(1998—),男,汉族,河南三门峡人,单位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科技史。

(责任编辑:董惠安)

猜你喜欢
考工效法谓之
Using Contemporary Logic to Analyze Pre-Qin Logic*
“墙-壁”小考——《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考工典》墙壁部的评述与考证
发挥等效法在单摆运动周期问题中的大作用
《考工记》与中国传统工匠精神内涵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Tao” and “Implement” in Translation
等效法之等效电源法求最大功率
等效法之等效电源法求最大功率
运用等效法解题的几个注意点
钱本草
《考工记》“和合”思想在古琴制作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