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业娟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将其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学资源的丰富和有效利用,从而为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奠定基础。因此,老师需要充分认识使用信息技术的便利性,不断优化信息素养和语文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的能力奠定基础。伴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变革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地将现代网络技术引入教学实践中,以增强教学的灵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引进信息技术创新教育的学校数量不断增加,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小学语文创新教育模式也日趋多样化,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利用信息技术提高预习和备课效率
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预习任务以及课堂指向,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预习的目的性。老师可以将教材中的生字词以及重难点语句,通过微课视频发布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查阅学习,使其对下一节课的教材内容产生直接感知。
为了更好地提高线上和线下融合教学的效果,一般要求老师在课前对课程资源进行筛选和准备,同时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资源集中整合,以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对学生预习过程中要讲授的基本课程知识进行衔接,为后续的深入学习提供知识储备和素材准备。例如,在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的备课方面,老师可以通过微信、QQ等方式,向学生传达曹冲生平、创作背景、历史上对曹冲的评价等内容,并基于教学目标提出具有思考性的问题,以此更好地降低学生盲目预习而导致的低效问题出现。
二、利用信息技术活跃课堂氛围
在现阶段,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老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对语文课程细节进行分解和讲解,从而提高理论知识讲授的效率,给学生提供更多思考的时间。通过多媒体平台展示语文课的细节,能更好地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对其中一些关系较复杂的细节也能进行更细致的分析,从而给学生更合理的记忆方法。例如,在进行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詹天佑》一课的讲授时,采用视频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当时的实际情景,树立民族责任感。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做的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知识,更要帮助学生高效地掌握知识。因而老师在进行语文实践的讲授时,需要明确信息技术的便捷性,善于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备课,以此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语文课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利用信息技术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更好地达到丰富教学素材、提升授课内容生动性的效果,进而为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互动交流的积极性奠定良好基础。在课程导入环节,老师可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语文素材融入微课,创设语文知识点讲授的情境,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部编版五年级下册《三国演义》课外阅读教学开始阶段,老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三国演义》的影视片段,为提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知奠定良好基础,进而利用互联网技术将课本知识与影视短片进行有效衔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数字化资源的辅助下使得學生的语文情感体验得到增强。在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通过动画以及音频等方式的融入,也能够使得整节课的讲授形式更加灵活,同时,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能够更好地提升对语文知识的感知。
四、利用信息技术突破重点难点
在传统的语文课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按照设计好的课程方案进行教学。这样既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又不能很好地掌握语文课程的知识要点。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语文课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对语文课进行详细分解和讲解,从而提高理论知识讲授的效率,给学生提供更多思考的时间。例如,在进行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荷花》一课的教学时,采用视频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知荷花的美丽,由此更好地感知文章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五、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后巩固与评价
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后习题的巩固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给予学生复习的空间。学生可以通过回放微课视频、完成线上作业等方式,实现对自身知识结构的查漏补缺,进而使得复习的效果得到提升。老师通过构建网络学习平台的方式,对每一节课所讲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并基于所教授的知识点进行作业的布置,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小学语文老师还可以通过创建网络交流平台,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在线提问,并在网上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从而提高问题解决的有效性。在此过程中,老师还可以将有参考价值的教学视频上传到学生网络系统,让学生学习和练习,以此提高学生课外学习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学习心得的分享,从而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参考。同时,小学语文老师还能通过微信、QQ等创设的在线聊天平台,使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质量得以提高。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不断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语文老师需要积极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参与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为构建完善的语文知识体系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