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帅
【摘 要】数字化的阅读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尤其是在全媒体融合发展的今天,众多自媒体和新媒体平台使得人们更加倾向于运用数字化的阅读方式进行信息的获取,阅读方式的转变让传统的出版业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基于此,文章从分析数字化环境下出版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研究数字环境下出版方式对传统出版社的挑战与启示,并提出相应的转型策略。
【关键词】出版社;数字出版;数字化转型
全媒体时代,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的普及使得人们不再单一地运用传统的阅读方式获取信息,而是运用新的科技手段和工具进行学习和知识拓展。对出版社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想适应数字化环境的发展,出版社就必须了解认知自身存在的问题,充分运用新技术,通过转变理念、更新工作内容和方法来改善出版社的运行效率和提升经济收益。
一、数字化环境下出版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数字化的阅读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阅读方式的转变让传统的出版业受到了较大的冲击。为了迎接时代的挑战,出版社需要适应数字化的大环境,不断更新工作理念和相关制度,转型迫在眉睫。
(一)数字化环境下出版社的现状
数字化环境下出版社的生存空间、业务领域和发展前景受到相当大的冲击,探索数字化转型发展之路已成为许多出版社的重点工作。数字技术发展应用已悄然改变出版行业结构。首先,出版物产业链受到了冲击,数字出版打破了出版物生产以出版社为主导的产业链模式,大量的非出版企业、自媒体和新兴的媒体平台凭借数字阅读浪潮进军出版领域,并且借助技术、平台等优势开始在出版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其次,读者市场受到影响。由于信息获取不再拘束于传统的纸面阅读,交互平台和自媒体让网络信息传播分享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越来越多的读者适应这种数字化阅读形式,数字出版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出版社寻求转型并非易事,由于对数字化环境认识不充分、重视程度不够,在实施数字出版建设时投入的人力和物力不足,加之消费者版权意识较弱,“投入大,回报小”的现实状态也让一些出版社认为数字化转型并非唯一方法。踏上数字化转型之路的出版社,往往是对出版物内容数字化和搭建数字化出版平台这两种模式选择其一或是二者结合进行转型实践,但是由于数字出版的环节协作和运营模式结构不够清晰,现阶段数字化转型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漏洞及问题颇多。
(二)数字化环境下出版社的问题及困境
数字出版在我国尽管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由于产业链发展失衡,加之出版社固有观念机制束缚,数字化环境下的出版社转型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困境。
首先,少数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迅速瓜分了数字出版的读者市场,因此,大多数出版社虽然也在跟随数字化浪潮进行小规模、小范围的转型,但是还是缺乏统筹兼顾的大局观和战略规划以及大量资金支持,加之盈利模式模糊,转型之路艰难前行。其次,缺乏专业人才也是一个相当关键的问题。数字出版的出版流程、表现形式、运营模式与传统出版存在较大差异,“出版+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储备不足,缺少生力军导致出版社的转型升级缓慢。最后,出版社虽然在内容资源上拥有足够优势,但是技术发展尚未成熟,往往需要与网络运营商、数字技术供应商合作开发,丧失主导地位,对数字化技术环节把控力弱,转型发展受到制约。
二、数字环境下出版方式对传统出版社的挑战与启示
(一)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社的挑战
如今,随着国内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相应的数字出版的发展也在稳步推进。大量的研究表明,近几年来,我国利用传统媒介如纸质报纸、杂志、书籍来进行阅读的成年人的比例大大降低,平均的阅读时间减少了三成以上;而通过数字媒体例如手机移动端、电脑端来进行阅读的比例稳步上升。由于近年来国内出版行业的不断变化,且中央在近年来对于社会文化产业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对于数字出版业的重视,使得数字出版行业蓬勃发展。传统的出版物往往是实体产品,而数字出版是属于信息虚拟产品,具有传播速度快、成本低、传播广等特点,两者完全不同。如今数字出版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好,导致很多传统出版行业人才流失。而很多出版社都开始转向数字出版行业,这给传统行业转型带来更大的压力,数字出版的表现形式特别丰富,如视频、短视频、图片文字等,这无疑是传统出版行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二)数字出版的经验对传统出版内容和流程的启示
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并非对立,数字出版的高速发展对于传统出版行业的内容与流程也有着极大的启示作用。首先,传统出版行业的内容发展缓慢,且内容过于单一,出版的流程也不够灵活,这导致其可循环利用的经济效益變少。在当前信息技术发展飞速的时代下,出版内容形式已经大大改变,相比较而言,数字出版行业更加能将视野沉到日常社会生活中,不断创新传播形式。其次,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出版行业可以利用其优势创新出版流程,从多个方面、多个维度来组织出版,这样所实现的经济效益会不断循环,在出版途径上也可以不断更新。
三、数字环境下出版社的转型策略
(一)培养专业人才,完善机制,创建数字出版品牌
在数字时代的背景下,出版社转型升级的关键是培养专业性人才。第一,建立专业化的数字出版人才培育机制,强化数字出版人才培训,通过对数字出版全过程、全方位、一体化的培训,提升出版队伍的专业水平。同时,对于从事传统出版业务的编辑也要进行信息化与数字化培训,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第二,向社会广泛招募掌握出版知识的数字技术人才,建设“出版+技术”的专业数字出版团队,编辑、数字技术人员通过项目实践相互学习合作,提升团队的综合素质。
出版社要改变以往陈旧的思想,顺应全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对数字化转型足够重视,成立由专业数字出版人才组成的数字出版部门,构建起相应的工作制度与硬件设施,对出版社的数字出版业务发展制定整体规划,整合社内各类资源,建立数据库,建设网站、客户端等阅读平台或与已有成熟的阅读平台合作,对出版图书内容进行深度挖掘,根据不同媒介特性提供契合性和交互性强的数字出版产品内容,打造有深度的数字品牌,从而促进出版社数字出版业务的快速发展。
(二)加强战略合作,明确出版分工,打造新媒体出版矩阵
出版社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必须要在传统出版社业务中融入新技术,将出版与互联网进行有机结合,在构建融合“互联网+出版”模式基础上,打造网、微、端新媒体出版矩阵,相互引流,联动发展,促进实现传播效果和价值最大化。因此,出版社需要在发展传统出版业务的前提下,深度开發数字出版产品内容,寻找合适的网络平台运营服务商、数字技术提供商等企业进行合作,建立战略合作框架,在合作中不断摸索和调整完善,实现资源共享与互补,探索塑造“内容+平台+终端”的运营模式,将出版业务与互联网真正进行融合发展,从而奠定出版社转型升级的基础。另外,随着世界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出版社在数字转型升级过程中目光不能局限于国内,而应该放眼全球,加强与国际企业的合作,学习借鉴国外出版社数字转型升级的经验,加强沟通与交流,为后期进军海外市场打下基础。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信息的及时性尤为重要。因此出版社必须要考虑到数字出版的效率,需要实现运营、技术、内容以及平台的有机结合,构建起高效率的生产架构。其中,运营包括产品内容的营销与推广,技术则是通过使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数字出版平台的维护与管理。内容主要是对数字化出版平台知识的编写、整理、划分和发布,平台就是指出版社在数字出版中所使用的互联网平台。出版社在积极建设数字化出版部门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协调出版过程中的上下游关系,提升转型升级的效率。
(三)强化版权意识,“数字+传统”互相协作拓展出版空间
树立和强化全民的版权意识,是出版社在全媒体时代保障收益的前提。网络传播的视频、图片和文字等作品均具有版权,但是由于网络具有隐秘性且网络监管困难大,导致作品一旦上网,传播范围很难确定,版权保护难以实现,因此通过技术手段来强化版权意识刻不容缓。对出版社而言,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内部工作人员的版权意识培训,并提醒作家在向出版社提供作品时要完善授权手续,并向出版社提供出版物完整的版权授予条例,保证出版、发行、推送工作顺利进行。另一方面,需要利用技术手段加强数字出版产品版权防护,对承载内容的光盘、U盘等媒介增添加密技术,对上网信息采取会员或付费阅读形式,与合作平台完善相关授权手续和技术保护要求。
由于目标群体不同,受众所喜欢的出版物类型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出版社要善于利用互联网打造新媒体出版矩阵,收集受众反馈的信息、分析阅读浏览信息,运用大数据挖掘等技术,进行数字出版产品和传统出版物信息主动推送。同时,根据互联网平台提供的目标受众喜好等信息,对出版物种类进行划分并以此为导向,让数字出版编辑和传统出版编辑均能了解受众的喜好,策划出受众需要的出版物,从而扩大出版物出版空间。同时,数字出版产品在网络平台发布更新的过程中,受众的反馈建议有利于编辑及作者对作品内容进行加工完善,优化出版产品。
四、结语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众多出版社转型的重点工作,只有顺应数字化发展潮流并充分利用好数字科技和新媒体矩阵,深入挖掘产品内容,打造数字出版品牌,不断探索创新,才能够较为顺利地推进出版社数字化转型。除此之外,出版社还应该充分了解数字环境下出版方式对传统出版社的挑战与启示,培养专业人才并完善机制、制度,加强战略合作并明确出版部门的分工,强化版权意识,加强数字出版和传统出版的相互协作,拓展出版的空间。只有落实好科学合理的转型策略,才能使得数字环境下出版社的转型更加成功。
(责任编辑:黄康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