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红色体育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研究

2021-09-10 07:22赵是森屈芝冰
体育时空 2021年7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体育教学高校

赵是森 屈芝冰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04-021-03

摘  要  在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挖掘各类课程思想政治资源背景下,高校体育要开始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红色体育是我国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体育形态,其倡导拼搏奋进、坚持不懈、艰苦奋斗、勇于并乐于奉献的体育精神。本文将以红色体育作为体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分析红色体育对于高校体育教学的意义,最后提出红色体育融入高校体育的方式和路径。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红色体育  高校  体育教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此,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确立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胸怀祖国和人民。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首先要用中华民族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育人,其次要用革命文化熏陶人,最后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去引导人。高校体育教学既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又要从红色革命文化中获得智慧滋养和精神砥砺[2]。本文将挖掘红色革命年代体育实践的相关事例,以丰富在体育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体育课堂增添理论性和趣味性,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其次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史,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品德修养,弘扬奋斗精神和劳动精神。

一、红色体育的内涵

(一)红色体育的产生

红色体育是指近代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地区开展的体育活动。1934年1月,毛泽东在全国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提出“红色体育”这一概念,是在总结苏区的体育状况时提出的[3]。但在此之前红色体育思想早已形成,1917年,青年毛泽东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中的《体育之研究》一文标志着中国红色体育思想的形成。此后,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代表性人物恽代英、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提出有关于体育的主张和体育思想,为红色体育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4]。红色体育是指以无产阶级为主体,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以革命根据地为主要阵地,从事革命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项有组织的体育活动。

(二)红色体育的特点

红色体育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一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有着革命性、教育性、凝聚性和激励性等特点[5]。红色体育从一开始就不是单纯的体育运动,而是与军事训练和政治任务紧密联系的行为。例如,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是一场具有革命性的突破人类极限的战略行动,在遭遇无数艰难险阻和恶劣天气时,结合练兵组织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增强了军人们的体质健康,使得长征获得胜利。其次,红色体育产生于我国的社会实践中,特色鲜明,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具有牢固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由于红色体育的开展多半在形式上因地制宜、不拘一格,在内容上注重实际,注重实效,呈现出随机、灵活、多变的特点[6]。因此,红色体育项目具有革命性、教育性、激励性、灵活性、适宜性等特点。其对场地和器材没有特殊的要求,比赛规则和规模根据参赛的人数也可以有所调整,非常适合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参与。因此,将红色体育融入高校体育是可行,也是有意义的。

二、红色体育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意义

(一)红色体育丰富高校体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思想政治教育中包含了弘扬革命文化的任务[7]。在体育发展方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苏区军民在粉碎国民党“围剿”进行土地革命战争的同时,广泛开展了各种体育活动。当时的体育活动项目除了基础的民间传统体育,还借鉴中国近代从西方传入的体育项目,同时又吸纳从革命战争实践中产生的新兴体育活动形式。这一“中西结合”、从革命战争实践出发、在创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体育事业是中国近现代体育史上重要的文化遗产,也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历史借鉴。

红色体育作为革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价值[8]。考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红色体育的基本开展情况,学习其宝贵的实践经验能为我国当前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从现实意义来看,红色体育为青年一代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为学生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柱。学生通过感受革命家精神,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把历史遗产变为思想财富和精神动力,可以给新时期如何传承与发扬民族精神带来新的启示,这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和迫切的现实意义。

(二)红色体育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抑或是一个群体,如果缺乏对自身文化发展的了解和把握,就很难升起自信之心[9]。若是缺少对自身文化的认知,将会导向文化自卑和文化自负。杜振吉先生曾说:“中国近现代以来,对待民族问题上,一直存在两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文化自卑和文化自负。这两种心态,对于民族文化建设和发展来说都是极其有害的。”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导致部分学生出现信仰危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这种渗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年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认知理解,加之优秀傳统文化的失落,导致部分学生民族精神淡化。

现代体育具有一定的政治性和民族性,大型世界级比赛中运动员夺冠的场景会激发人民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10]。近代中国积贫积弱,不断遭受到西方帝国列强的掠夺,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我国才洗刷了近代以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而我国体育新征程是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站在最高领奖台上,当赛场上奏响《义勇军进行曲》的瞬间,是中国人向世界证明自己的开始。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中国代表团以51枚金牌位居金牌榜首位,是奥运历史上第一个登上金牌榜首的亚洲国家,这一系列的成绩代表着我国已经成为体育大国。2020年12月太极拳申遗成功,这一成果代表中华传统体育项目逐渐走上世界舞台,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彰显了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历久弥新。但是只有对传统体育文化的自信和改革开放后体育事业发展的自信,而没有对红色体育文化的自信,这种自信是不完整的,不连续的。加强红色体育文化的宣传教育有利于消解当代大学生对我国体育文化的认同危机。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红色体育,对于大学生强化爱国主义,坚定“四个自信”,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非常重要。

(三)红色体育有助于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体育教育在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健身知识和运动技能,目的在于增强体质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培养终身运动的习惯。带有红色文化特点的运动项目,如抬担架、挑担等的融入能使学生感受革命年代军民相亲相爱融合的氛围。这些运动既是竞技比赛,也是革命传统教育,学生可在运动的同时洗礼心灵、寓教于乐,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沟通协调能力[11]。红色体育具有灵活性、娱乐性强等特点,如抢收粮食作物比赛、炸碉堡比赛,是可以根据参与人数的规模灵活调整规则的,且趣味性强也保证了运动量,同时让学生感受到运动的乐趣,使学生养成积极参与锻炼的习惯,达到自觉、自主健身的目的。红色文化体育项目有着深厚的群众参与性与合作精神,这不仅能使学生增强体魄,更能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大众参与的魅力,为将来走入社会普及群众健身、开创大众健身新途径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红色体育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途径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体育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保障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12]。高校体育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等先进文化中的体育实践。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目标的设定上要将汲取精华渗入其中,在细节上下功夫,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渠道,逐渐养成“全科育人”的教学方针。高校体育教师可以以当地的历史革命或者以本校的校史作为起点,结合历史英雄人物或杰出校友的事例,与体育教学相融合,在原有的体育课程当中注入红色文化,让学生接受到革命精神的熏陶并有所感触。同时高校体育教师要转变当前教学观念,不能过度依赖传统的经验,而是必须摒弃陈旧的观念,解放思想,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紧跟时代潮流,使红色体育的教学内容实现古今交融。高校体育教师要思考将“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为教学出发点,灵活地设计课程,构建以体育人、健康第一的体育评价体系,培养学生向高素质人才方向发展。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在于体育精神的培养,健康的标准也不只是“野蛮其体魄”,还有“文明之精神”。

(二)加强校园红色体育文化建设,为体育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教育理念和体育特色的一种表现形式。体育与其他学科的不同在于,其是以实践为主的学科。因此,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校园体育文化中,善用之,并与现实相结合起来,最终构建红色文化教育校园环境,传承红色基因,开展具有红色体育文化精神的校园文体活动[13]。

创建多种弘扬红色体育文化精神的新型体育项目,让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相结合,使校园成为红色体育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利用好大学新生的第一堂课程——军训课,学校相关部门与军训负责单位沟通协调,共同挖掘红色体育文化资源,丰富教学方式和训练内容,实现国防教育与体育有机结合,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国防观念和身体素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开好大学新生第一堂思政课。加强红色体育文化的“仪式观”,譬如开展大学生红色运动会,以传递红色火把为前期活动,征集红色运动会会徽、吉祥物设计等诸多活动,使大学生群体形成一个特定的“仪式观”。通过参与“仪式”,使学生深刻感受革命先烈不怕牺牲、顽强战斗、视死如归的意志品质和精神气质,以此激励青年一代增强爱国情感和民族认同感。

(三)以体育赛事磨炼意志品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青年

体育赛事可以规范人的行为、磨炼人的意志。而红色运动会是革命文化直观呈现的载体,是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在参加运动会的同时也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传承创新红色文化,促进学校体育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开展红色主题的体育运动会,将多种红色体育形式的运动项目内容搬到竞赛场,让学生通过参与竞赛的活动,体验红色体育的魅力和意义[14]。例如,手雷掷远项目能让学生体验投掷手榴弹的方法和要求;以武装越野代替传统的长跑项目,以增加比赛乐趣;将独轮车支前、抬担架这种具有军事、生产活动的内容引入,提升学生团结协作能力,让学生对生产劳动和军事训练有正确的认知。总的来说,就是要将学生置身于战争年代的革命精神情境中,体验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发挥红色运动会的文化引领和革命文化教育功能,使大学生在红色体育运动中寻找到民族文化之情和精神之钙,不断锤炼意志品质,最终担负起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3]王玮,张泰城.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体育育人研究综述[J].红色文化资源研究,2019,5(08):227-233.

[4]毕金泽,郭振,刘波.中国共产党的“红色体育”实践及其历史意义[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1(02):133-139.

[5]党挺,虞重干.近60年我国红色体育研究评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04):21-24.

[6]崔乐泉.中国共产党体育实践的百年历程与经验启示[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1(02):117-126.

[7]丁銳.简述当代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文化认同[J].金田,2015(07):452.

[8]汪灵.当代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感的培育价值与路径[J].信息化建设,2016(03):158-159.

[9]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J].红旗文稿,2010(17):4-9.

[10]体育概论编写组.体育概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3.

[11]李银清.学校体育课的创新性教学之“红色体育”的渗透[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01):148-149.

[12]习近平:做好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09-10.

[13]薛宇,常保荣,徐荟蓉,等.浅谈红色体育与大学体育的融合发展[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6(03):114-116+120.

[14]江克瑞.全国大学生红色运动会的发展浅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30):236-237.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体育教学高校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