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峻韶
中图分类号:G85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04-002-03
摘 要 高校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在高校开展舞狮文化运动是继承和发展该项运动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利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家政策的分析得出传承舞狮文化的必要性以及高校舞狮运动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发展建议。
关键词 高校 舞狮 文化传承 路径
一、前言
(一)舞狮运动
舞狮运动,民间又称“狮子舞”,它具有观赏性、竞技性与教育性的特点,自诞生以来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舞狮按地域可分南狮和北狮,其在艺术造型和表演形式上呈现出不同风俗习惯和地方特色[1]。2018年,项兆伦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要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更要加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此可见传承舞狮文化的必要性。
(二)传承舞狮文化的必要性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传承舞狮文化既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民族凝聚与构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必然要求。具有育人、健身、娱乐等功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狮运动在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舞狮是中华文明几千年积淀的产物,在近几年的发展中,舞狮运动已迈出国门,走向世界,对推进跨文化交流与互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承舞狮文化是构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需要。不论是优秀的传统文化还是先进的现代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瑰宝,世界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繁荣的基础。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的:“尊重文化多样性,宽容、对话及合作是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最佳保障之一”。作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代表,中国非物质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舞狮文化也理所应当提上保护的日程[5]。
(三)对舞狮文化的规划不足
1.理论研究不足。在“CNKI中国知网”的检索栏目点击“主题”,在关键词对话框中输入“舞狮”的关键词,其学术趋势如下图1所示。
由图可知舞狮运动相关研究虽然逐年呈上升趋势,但在2007年至2021年5月这14年,文献发表的数量波动很大,甚至在2021年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下降趋势。舞狮运动虽然开展了有20多年的历史,但是文献的积累是在近十几年才出现的,相比于其他的体育运动来说,舞狮运动的相关理论研究是非常不足的。关于高校舞狮运动的课程教材比较权威的就只有一本2005年段全伟老师编制的《舞狮运动教程》。
文献的数量少以及教材的缺乏使舞狮运动理论研究领域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理论的完善有助于舞狮运动传承与发展,为此,我们应该调整布局和思路,共同研究如何加快对舞狮运动的理论研究工作的进程。
2.传承方式单一。舞狮文化因為缺乏属于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所以它在传承方面的方式显得比较单一。舞狮运动的传承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沿用老一辈最原始的方法在进行,即依靠口头传播和师徒传播等。
现代社会文化信息、经济信息、政治信息都注重运用媒体来开展及传承,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严重缺乏运用这样的现代传承手段。同时,民众对舞龙舞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认识,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并且缺乏法律法规措施的保护,传播路径较为单一。
3.课程教育改革的需求。现在的高校体育课程多以田径、球类以及体操运动等项目为主要内容,体育课程内容较为单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与共享,学生获取信息变得越来越便利,间接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如此一来学生的个人喜好和偏爱也呈现出很大的不同。所以增加体育课程的兴趣性和多样性,是现阶段高校课程教育的重点。舞狮运动作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将其引入到高校体育课程,对弥补学生的个性差异,增加课程内容的新颖性具有重要意义。在高校开展舞狮运动课程在传承民族文化、发展民族体育的大环境下表现出了普及力度与推广目标的切合性,其既符合国家对课程教育改革的需求,也赋予民族传统体育新时代的意义和精神含义[2]。
二、高校舞狮文化传承的现状
开展校园舞狮运动是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舞狮运动有着陶冶情操、增强大学生的凝聚力、推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弘扬民族精神等作用。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众多高校于2004年6月30日正式启动全国“百校龙狮进课堂”推广计划,把舞狮运动引进了大学课堂。迄今为止,舞狮运动已然成为高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舞狮运动在高校发展迅速
舞狮运动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和创新,现在的舞狮运动已经由过去传统舞狮的单一化向多样化形式发展。其中高校舞狮运动已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竞技化的道路,并在现代体育的影响下有了比较完善的竞赛规则和竞赛组织程序以及专门的管理机构。现代舞狮运动的表演形式与之前的民间自由组织的表演形式有了很大的区别,这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融合与发展的结果。
(二)高校舞狮运动竞赛体制逐渐完善
20世纪90年代末,民间的舞狮运动经历长时间的摸索与探究,逐渐发展成竞技舞狮运动。作为一项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舞狮在竞技方面的表现不再同于以往民间的表现方式。竞技舞狮要求模仿狮子的神态,它对运动员身体的协调性、运动员之间配合的默契程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竞赛主题与情景必须符合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995年,龙狮运动正式成为竞赛体育项目,其竞赛体系在比赛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竞赛体系逐渐往规范、科学化的方向发展。竞赛体系的完善使舞狮竞赛得到飞速进展,逐渐形成了国家级赛事和各省市舞龙舞狮锦标赛、公开赛、争霸赛等地方性舞龙舞狮赛事的竞技舞狮运动竞赛体系。
(三)高校参与人数增多
高校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是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在中国龙狮运动协会的大力推广下,开展舞狮运动项目的高校从体育院校扩展到了非体育院校。在非体育院校中开展龙狮运动的学校有广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和韶关学院等。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当属华南农业大学,该校龙狮队从2007年成立至今,队员超过百人,参加过很多省级、国家级的竞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三、高校舞狮运动开展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资金不足
1.投入经费不足。经费是体育教学和训练活动开展的前提,教材的配备、师资的培养都需要有足够的资金保障。通过调查发现,开展龙狮文化课程的高校中有大部分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而舞狮运动器材相比于其他运动器材价格昂贵。因此经费的短缺阻碍了舞狮运动在高校的进一步推广和发展。
2.参赛经费不足。根据现在的舞狮赛事规则来看,参与舞狮竞赛的高校必须有一定的经费支持,缴纳一定的费用。而这些必要的支出有些甚至需要队员自筹资金,并且主办单位也不会报销来参加比赛队伍的费用,获奖的高校或者单位只有少数奖金甚至没有奖金,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赛事缺乏有力的奖励制度上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队伍报名参与的积极性。
(二)专业师资匮乏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教育的先行者,在教学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然而,由于舞狮运动进入高校的时间比较短,普及迅速,有些教师并未接触过传统体育项目,对舞狮方面更知之甚少。教师的理论水平不够,也缺乏专业的培训,有些高校可能聘请民间专业的舞狮人员,该类型的教师虽然有着丰富的舞狮经验,但对舞狮运动没有过系统学习,所以缺乏教学经验和理论知识。以上两种情况普遍存在于高校中,因此大多数高校中的教师不能胜任该项运动的教学和训练工作,如此就存在着舞狮运动师资紧缺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舞狮运动在高校的发展。
(三)教材和理论研究不完善
虽然在《体育科学》《广州体育学院院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上有关于舞狮的文章,但数量相比于其他体育类别来说非常稀少,缺乏对舞狮运动的深入研究。由于舞狮课程被纳入高校体育课程的时间并不长,所以针对这门课程教育部还没有出台比较完善的教学大纲。关于高校舞狮运动的课程教材,比较权威的就只有一本2005年段全伟老师编制的《舞狮运动教程》。教学大纲的不完善和教材的缺乏导致舞狮运动课程在理论教学与训练两方面的发展受到制约。
四、高校传承舞狮文化有效路径
在高校大力发展传统文化教育,将舞狮文化纳入学生课程之中一则可以丰富校园文化,大大提高舞狮文化的普及性,提升青少年文化认同和民族自豪感;二则学生是文化继承与传播的主体,依托学校教育发展舞狮文化可使更多年轻人了解、继承舞狮文化,并且可以改变舞狮队伍年轻人占比少的不利现状。
(一)加大资金投入,舞狮运动在高校的开展提供前提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推动发展舞龙舞狮运动等充满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6]。因此各省、市体育主管部门应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弘扬民族文化的政策、法规,积极鼓励、引导高校舞狮运动的开展,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为高校舞狮运动的开展提供物质保障。
高校应该加大舞狮创新基金投入,成立高校创新研究会,以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舞狮这一运动项目中来。
中国龙狮协会可以适当改革竞赛规则,减少参赛队伍的资金投入,增设奖金制度以鼓励更多的高校参与竞赛。
(二)增加师资力量建设
高校体育院系应该针对舞狮运动专业师资匮乏问题,增设舞狮运动专业和计划招生,培养专业人才,以及增加对现有体育教师的培训。培训内容可以大致分为:对舞狮技术的培训,即教师要能掌握舞狮的基本动作技能,还能进行套路编排;对舞狮理论的培训,即教师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包括舞狮文化理论、竞赛评判规则等。教师的培训途径具体可以这样进行:由龙狮专家组在各省市设立训练基地,培养出各省市的骨干教师,并再由这些教师培养高校内的教师。
(三)完善课程理论体系,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
教育部应及时组建专家组进行教材大纲的编写,完善教材大纲内容,补充教材知识,确保高校的舞狮课程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舞狮运动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因此不同地区的学校在开设舞狮运动课程时要注意跟本土文化相融合,赋予其新的活力,力求建立一种具有本土特色的民间舞狮文化运动形式,传播独特的文化价值理念,使传统舞狮文化在创新中继续传承下去。
(四)组建高校舞狮队伍,开展舞狮运动赛事
高校在组建舞狮队伍的时候应该从本校选取从事有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的一名专业的教师作为团队总教练;在选拔队员的时候不仅要面向体育学院的学生,还要面向其他学院对舞狮文化感兴趣的学生;每周固定训练时间以提高队伍的技术水平;在开展校内大型运动会时增设舞狮运动这一项目,可以拓宽校园文化视野;在高校与高校之间开展舞狮锦标赛,通过比赛加强学生和教师舞狮运动的教学方法、训练技巧的交流,让高校间的学生与教师获得相互进行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五、结语与展望
舞狮文化作为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代表之一,其所蕴含的价值不言而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当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高校作为中国龙狮运动最有力的“推动者”,在高校开展舞狮运动课程能很好地发展和弘扬民族文化,这与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功能是吻合的。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高校优势,在开展舞狮运动的同时对舞狮运动加以创新。由于舞狮运动迈入高校的时间不长,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待解决,因此我们要发扬高校文化传播的优势,让更多青少年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其中,提升其民族文化自信,进而推进校园舞狮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志雄.龙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2]雷帮齐.在高校开展龙狮运动的现状及策略[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90-92.
[3]樊坤,袁丽.民间传统舞龙舞狮非遗现状分析与传承发展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院报,2021(01):45-48.
[4]杨建营.武术拳种的历史形成及体系化传承研究[J].体育科学,2018(01):34-41.
[5]徐旭,張天成.试论岭南醒狮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广州体育学院院报,2008(05):50-53.
[6]杜常帅.高校开展龙狮运动的理论分析与应对策略[J].体育前沿,2020(31):8-10.
[7]许时高,李昕,刘智勇,张鹏炜,段锋.高校龙狮文化的发展路径研究[J].教师博览,2020(05):8-10.
[8]田锡祥.龙狮运动在高校开展的现状分析[J].运动,2018(20):64-65.
[9]王继娜,王继强.北狮运动专项特征及其对我国北狮可持续发展的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08):89-91.
[10]王涛.高校推广舞龙舞狮民族体育活动研究初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03):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