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中的视觉文化研究

2021-09-10 07:22:44荆中楷
今古文创 2021年17期
关键词:皇帝的新装凝视话语

荆中楷

【摘要】 本文通过对《皇帝的新装》中的视觉文化研究,探究权力的运作方式、统治权力与话语权力的合谋以及视觉性霸权的建构过程,指出反抗视觉暴政的未来是在真理权力的指引下,將阵地战与运动战结合起来。

【关键词】 视觉文化研究;权力;话语;景观;凝视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7-0040-02

《皇帝的新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话,讲的是一个皇帝被两个骗子愚弄,穿上一件子虚乌有的新装的故事,流行观点认为这篇童话主要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玛丽塔 · 斯特肯等在《看的实践》中写道:“看包含学会阐释,而且和其他实践一样,看包含诸种权力关系。”从视觉文化研究来看,皇帝是霸权的表征,新装是视觉性的表征,“皇帝的新装”也即“霸权的视觉性”,而那件看不见的新装之所以成其为新装,则是因为穿在皇帝身上,是一种“视觉性的霸权”。通过“霸权的视觉性”与“视觉性的霸权”的互文关系,也许能在这篇童话中发掘出更多的新意和深意。

故事一开头写道:“许多年以前,有一位皇帝,他非常喜欢好看的新衣服。”“许多年以前”是故事的通用开头,在过往的世界中选择一个点开始叙述,然后让时间流动。故事总是讲述过去的事情,相反,启示录的口吻则是“许多年以后”。萨特认为,小说家的技巧在于他把某个时间选定为现在,由此开始叙述过去。《百年孤独》的那个著名开头写道:“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 · 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段开头有一种故事与启示混杂的奇异的矛盾感,马尔克斯先将故事定在“之后”,然后又回溯到“之前”,也就是“那个遥远的下午”,以奥雷良诺的回忆为中介将时间首尾相接,形成一种“现在将来过去时”,奠定了全书循环时间观的基调。周而复始的循环时间给人带来希望,与之相比,“许多年以前”的线性时间制造了压迫感、不幸感、荒诞感和无意义感,《皇帝的新装》就是以此为背景上演的。

“许多年”和“有一位”都是含糊的说辞,这种说法的好处在于使故事的所指尽可能虚化,不限于一时一地一人,指向普遍的人类现象。在这篇童话中,指向的即是权力关系。安徒生一共揭示了三种权力:一是皇帝,他代表掌握国家暴力机关的统治权力;二是骗子,他们巧言令色欺上瞒下,代表进行意识形态控制的话语权力;三是小孩子,代表作出历史公正裁决的真理权力。这三种权力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结,一定情况下还会相互转化。与前三者相比,最大多数的群众此时只是一群被规训与奴役的乌合之众,他们成为统治、话语与真理权力互相斗争的场域。群众在统治权力下是奴隶,在话语权力下是群氓,只有在真理权力下才转为代表历史规律的革命的人民。

皇帝喜欢好看的新衣服,说明统治权力虽然出身于血淋淋的斗争,但是也有美化和修饰的需要。而且统治权力需要周期的有仪式的场合,进行视觉性的统治,文中指出,皇帝只在炫耀自己的新衣时乘着马车游公园。然而,统治权力仅能在暴力与利益上控制群众,无法深入人的精神世界。在其力所不及之处,话语权力上场助力,为统治阶级服务。话语权力主要通过葛兰西提出的“领导权”运行。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葛兰西将马克思的上层建筑分为两个层面,一是通过暴力机关进行专政的“政治社会”或“国家”;一是通过舆论机构进行宣传的“市民社会”。他认为在资产阶级占据主导地位的西方,无产阶级应该采取与俄国“阵地战”不同的“运动战”,依靠有机知识分子攻取市民社会的意识形态,夺取文化领导权。

在《皇帝的新装》中,统治权力与话语权力的合谋是通过视觉性来呈现的。拉康有言:“在视觉这方面,一切都是陷阱。”安徒生通过看与被看的权力关系,揭示了统治阶级的视觉霸权。皇帝代表的统治权力有了外在的视觉性修饰的需要,他每一天的每个时刻都要换一套衣服。以骗子为代表的话语权力适时出现,试图掌控人的精神,改变人“看”世界的方式,他们自称能够织出人类所能想到的最美丽的布,这种视觉性的修饰,不但可以美化统治权力,而且还有一种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皇帝为了使自己的统治更加牢固,要求骗子马上织出这样的布来。这样的布当然是不存在的,而狐假虎威的话语权力却预先建构了无法证伪的前提,如果有人质疑这样的前提,无疑是与统治权力作对。因此,骗子可以一边高枕无忧地收取报酬,一边装模作样地做无用功。

皇帝想要了解这件权力外套的工作进程,又为话语权力的谎言所震慑,于是派一位他所认为的“善良”“诚实”的老大臣去查看,而老大臣在眼前空无一物的情况下,开始自我怀疑,作为统治权力的一员,他当然首先要维护自身阶级的利益,可当话语权力包装过的矛盾掉头指向他时,他为了不成为统治权力的对立面,只能明哲保身继续维持谎言,为“沉默的螺旋”推波助澜。第二次,皇帝又派一位“诚实”的官员查看情况,他一如之前的老大臣,被迫卷入沉默的螺旋。直到第三次,皇帝亲自查看情况,此时话语权力已经完全挟持了统治权力,在这两位“意见领袖”的带领下,官员们都相信他人一定看得见那不存在的布匹,大肆吹捧看不见的布料的美丽。当皇帝点头表示满意的时候,话语权力正式完成与统治权力的合谋。皇帝赐给骗子每人一个爵士头衔和一枚勋章,封为御聘织师,这标志着宣传机器在国家机构中占据了合法席位。

统治权力与话语权力的合谋,不仅收编了整个官僚阶级,还要向普通大众扩展,进行全面彻底的视觉性霸权的统治。皇帝脱下旧衣,经过骗子隆重繁复的更衣过程,开始举办游行大典。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提出的“媒介事件”有竞赛、征服、加冕三种模式,这场游行大典便是一场确立统治合法权的加冕仪式。游行大典所展示的与其说是服装艺术,毋宁说是行为艺术,本质是统治权力横行无忌、话语权力指鹿为马的表演现场。本雅明在《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品》中指出,艺术品产生于光晕,而光晕从未完全脱离它的仪式功能,“这个仪式之根,不管经过什么样的媒介,甚至在最庸俗的唯美崇拜中也仍然是作为世俗仪式而被识别出来的。”这场行为艺术不只依靠骗子的策划,更需要皇帝、骗子、大臣与群众的合力演出。看是一种权力,如果视线主体为每一视线终点的对象赋权,那么千万条群众的视线汇聚而成的焦点即是权力的顶点。因此可以说,皇帝的新装是由视线织就的。

居伊·德波认为,景观是“少数人演出,多数人默默观赏的某种表演”。皇帝的游行大典是现行秩序在其自身上保持的不间断的话语,是对自己的赞美式独白,是权力在它对生存条件进行极权管理时期的自画像。“看”是一种选择行为,看或不看,看什么或不看什么都是自身意志的体现。皇帝的新装是权力的试金石,所有人都参与进来。一般来说,被看的对象是弱势的一方,如男性对女性的凝视、上司对下属的凝视。表面上这场游行大典中的群众是看的主体,皇帝是被看的对象,实则恰恰相反,群众的看是被迫的看,而皇帝是主动的被看。统治权力虽然不可能像福柯所言的环形监狱一样监视所有人,但舆论的威力导致所有人都处于凝视之中,全景监狱与共景监狱合二为一。统治权力以最赤裸的状态现身于群众面前时,群众之于统治权力亦然,话语权力得以更深入地控制群众的意识形态。

贝尔 · 胡克斯在《对抗性的注视》一文中归纳了“窥淫癖”与“物神崇拜”两种男性凝视的模式,并提出了“对抗性注视”的概念,意在解构作为形象的女人与作为观者的男人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当然,对抗性注视是消解男权的方式,归根结底还是权力的斗争关系。借用其概念,所有称赞新装的人都在用物神崇拜的模式来看这场典礼,而说出“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的小孩子是用对抗性注视来看皇帝的新装,他的视线没有被世俗的肮脏所污染。小孩子作为真理权力的隐喻出现,率先打破沉默的螺旋,逆转舆论风向,群众私下把这孩子的话传播开来,直到最后所有人都说皇帝一丝不挂。此时群众转变为革命的人民,皇帝的形象发生了颠倒,统治权力褪去了光晕,还原为不堪的赤裸状态。

统治权力并不会就此轻易退场,其在异化他者的过程中亦将自我异化,皇帝一面因害怕而发抖,一面却摆出了更骄傲的神气,坚持要将游行大典举办完毕。统治权力在自我异化的顶峰走向末路,那时就如本雅明所预言的:“人的自我异化已经达到了把自身的消亡当作最高审美快感的境地。”

反观现实,在视觉霸权的统治下,当代人的存在约等于景观存在,一部联网的手机就相当于整个人类智能的触角,足以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列斐伏爾在《日常生活批判》中指出,人在社会实践中不但占有了自然,而且占有了自身,人的眼睛从动物的器官转变为社会的器官,“人的眼睛成为意识和一个组织起来的、舒适的世界之间的媒介。”景观是交流的反面,是彼得斯所说的“对话”与“撒播”之外的第三种传播——反传播——独白。在景观中,视觉代替了触觉,观看代替了实践,拟像代替了真实。总之,人被第二次异化了。人们需要警惕的是,“我们”在视觉霸权中变成“他者”,变成看客,变成面对景观无动于衷的非人。

参考文献:

[1]陈永国编.视觉文化研究读本[C].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

[2]周宪编.视觉文化读本[C].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居伊 · 德波.景观社会[M].张新木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

[4]亨利 ·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M].叶齐茂,倪晓晖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皇帝的新装凝视话语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7:18
《皇帝的新装》后传
论《天地玄黄》背后的眼
声屏世界(2016年11期)2017-01-10 15:28:14
《皇帝的新装》续编
青少年日记(2016年8期)2017-01-06 18:07:59
微信朋友圈的拉康式解读
例谈童话、寓言类文章的教学策略
高分四号,从3.6万公里外“凝视”中国
环球时报(2015-12-30)2015-12-30 09:11:45
麻疹强化免疫沦为“皇帝的新装”
南方周末(2015-02-05)2015-02-05 21:41:34
话语新闻
浙江人大(2014年6期)2014-03-20 16:20:34
话语新闻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