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牡丹亭》《红楼梦》中女性意识觉醒

2021-09-10 07:22王佳玉
今古文创 2021年17期
关键词:牡丹亭女性意识红楼梦

王佳玉

【摘要】 汤显祖以超常的生命意识在《牡丹亭》中塑造了杜丽娘这一以情抗理的艺术形象,丽娘对至情的讴歌感动了一代读者。《红楼梦》主要叙写贾府由兴到衰,作者曹雪芹以独特的叙事视角和富有人文内涵的叙事策略,凸显宗法制下女子的苦情以及宝黛爱情悲剧。在文学创作上超越了当时的俗见。本文主要以《牡丹亭》和《红楼梦》中女主角杜丽娘和林黛玉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女性自我意识觉醒。

【关键词】 《牡丹亭》;《红楼梦》;女性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7-0034-02

《牡丹亭》是汤显祖以“情”抗“理”的艺术杰作,也是戏剧史上最具有魅力的剧作之一,细致生动地展示了主人公杜丽娘的情感需求和实现过程。《红楼梦》对宝黛爱情描写最为细腻,深切动人。林黛玉作为封建社会女性的代表,对女性有着独立深刻的思考和认识。她反对封建礼教束缚,主张女性平等自由。她有着独特叛逆精神和纯真爱情观,是《红楼梦》中女性意识的集中体现。

一、《牡丹亭》《红楼梦》中女性形象

作为南安太守的千金小姐,杜丽娘可谓是长期饱受封建礼教的压制。她几乎没有自我选择的权利,只得扮演一个温良贤淑的大家闺秀。即使“刺绣余闲,有架上图书”[1],也只求知书达理,以便和未来夫君谈吐相称。杜丽娘从小养在深闺,绝无萌发爱情的可能,即使是和父母亲近也要深受封建礼制的约束,无法享受常人之天伦。在这种环境下,杜丽娘极度缺乏自我主体意识,是深受封建理学压制人性的一个突出代表。

《红楼梦》中林黛玉表面柔弱,内心却不甘被现实束缚。她蔑视传统封建礼教对女性的约束,努力摆脱着传统社会给女性套上的枷锁,大胆地为自己的爱情和命运斗争。林黛玉弱不禁风的外表下,是中国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与抗争。林黛玉从小寄养在贾府,与宝玉相知相惜。传统的才子佳人和夫贵妻荣,都不是她所追求的。她追求的是灵魂上的契合,精神上的志同道合。而宝黛爱情萌发的前提正是他们相同的女性观念。在宝玉眼里,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2],他抛弃了传统伦理关系中的男尊女卑观念,抬高了女性的地位。宝黛二人两情相悦,惺惺相惜,他们所向往的是精神共鸣,所追求的是平等自由。可以说,他们的爱情是对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男权观念的挑战。

二、女性形象自我意识分析

(一)杜丽娘——终以至情超越生死

当杜丽娘接触到爱情时,便萌发了“性”的意识觉醒,从而开始了自己在强大的封建礼教压制下的微弱反抗。爱情,是人性中最令人向往、最难能可贵的情感,而“性”则是人性最本质的欲望,不论是爱情还是性都是人性中美好的典型代表。但由于封建时代背景的压制,普通人对美的一切向往、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不断地被挤压和扭曲,导致人丧失了最基本的人性,成为统治阶者理想中的典范。其父杜宝爱女情深,夫妇二人教导女儿勤学女工,熟读男女《四书》,还请先生讲授《诗经》,殊不知女儿体内萌动的性爱需求。《闺塾》一出中陈最良教导杜丽娘阅读《诗经》,以“无邪”解读《诗经》,试图将《关雎》中所表达的情爱追求以传统道德观念来解读,以淑女的贤达品质来解释这首诗。而杜丽娘却从中感受到了对男女之情的描写和赞扬,情思萌动,萌发出性的遐想。后伤春寻春,在梦中满足情欲。醒后情思绵绵寻梦不得,相思成病抑郁而终。丽娘死后芳魂依然心系柳生,并与他相认,在其帮助下起死回生回生,共遂男女之欢。最终,这段“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缘分迎来了美好的结局。

杜丽娘踏入后花园的那一刻,花园里的勃勃生机在一瞬间将她征服。在杜丽娘眼里,后花园春意盎然、勃勃生机,百花盛开,姹紫嫣红,烟波画船,云霞雨丝。当她的注意力完全被大自然的景色吸引时,她就进入了一种忘我的状态,她抛开了刻板教條的影响,陷入自我感知世界中,达到了情景交融的状态。在梦中与柳梦梅情投意合,相知相许。

相比于第一次游园思春慕春的情绪,再次游园寻梦则心境大不相同。寻梦不得,良人不在,只有“残红满地”。花园的两次景色对比正好和杜丽娘的梦前梦后心态转变相呼应。杜丽娘在此游园时,目光所及之处,全是与梦中人相知相遇的记忆,这个时候杜丽娘的情绪就在伤春的基础上增添了几分温柔和感怀。然而,最终寻梦不得,眼前景色刹那间失去颜色,耳边的莺燕声不再是动人欢快,而是激起人心中无限的叹惋和悲伤,将她推向情感的深渊。刚开始的时候,杜丽娘“因情感梦”无疑是男女之情,是她对意中人的向往的感情在梦中的投射,是与梦中人产生共鸣以后的爱恋之情,这种感情是具体而形象的。随着剧情的发展,杜丽娘寻梦、写真的意识不断加强,她的情也发生变化。她在梦境中遇到了自己的爱情,但这种爱情却在现实生活中无以寻觅,但又难以舍弃。现实中爱情可遇而不可求,这种境遇决定了杜丽娘死亡的结局。[3]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梦中杜丽娘的所作所为是她潜意识的体现,梦里的才是真正的她。而梦醒则意味着死亡,寻人不得的杜丽娘抑郁成疾,最终为情而死。这不仅仅是对梦中人极度思念的体现,更是对于自我情感意识的一种肯定和强化,对自我情感的一种坚守和固执。因此,觉醒后的杜丽娘没有选择再次向封建礼教屈服,而是以这样的方式默默地表达着自己的抗议,使自己压抑已久的人性得到释放。她选择在无言的抗争中为情而亡,向封建礼教宣示了“情”的力量和价值。不论是感梦身亡还是复活成婚,她都自发主动、毫不动摇地追求情爱理想,坚决保护自己的婚姻和爱情。在与封建礼教的斗争下赢得了属于自己的自由爱情,同时也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要求个性解放的精神,具有鲜明的历史意义。

(二)林黛玉——一抔净土掩风流

封建时代社会对女子要求一贯是“女子无才便是德”,传统礼教的压制铺天盖地,把女子局限于闺阁之中,只需料理后院,相夫教子。律法也规定女子不得为官,官家女子抛头露面会被大家所耻笑。多少女子的满腔才华嫁人后沉寂在后院之中,这也一定程度上从侧面反映了古代男权社会中女性的话语权之低。而林黛玉却与以往作家笔下的传统女子形象不同,她体弱多病多愁善感,却也才思敏捷、内慧外秀。最经典的还是林黛玉进贾府的一段词,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2],这便是以神绘形的神来之笔。那种美感难以把握也难以表达,不用提及林黛玉的面貌和衣着,单单是一双眉眼,你就知道这个人是她。林黛玉不仅有姣美容貌,更是慧心青眼,千伶百俐。通观《红楼梦》,众多诗词无不体现了林黛玉的才情。她的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的表达,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她不光用诗传情达意,更是用诗彰显自己的不屈意志和高洁品格。她始终追求平等婚姻自由,以独立的人格傲然于世。

《葬花吟》作为林黛玉感慨身世遭遇的情感表达,写出了她对封建礼数的不屑与抗争,道出了她对美好生活、自由爱情的向往。黛玉葬花,实则怜己,全诗饱含血泪,凝聚了林黛玉内心的矛盾和痛苦,细微而复杂的心理活动。诗词表达了林黛玉在生与死、爱与恨等复杂的斗争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对自身存在焦虑不安的体验和对生命迷茫的情感。她在花的身上看到了自己,此身不得不委曲求全,此心却又知音难觅。无论是读花解花、怜花葬花都是源于她内心细腻的触感和矜持的孤独。

三、女性意识的继承与发展

《牡丹亭》和《红楼梦》同样都是叙述才子佳人的故事,也都体现了主人公自我意识觉醒与封建礼教的冲突。杜、林二人同为封建时代里典型的大家闺秀,知书达理,内外慧中,也都生活在理学至上,个性压抑的时代,并且都有着反世俗,反封建,反礼教,追求真挚爱情的崇高价值追求。《牡丹亭》崇尚“以情反理”、个性解放,但作者仍然没有彻底突破封建礼教束缚,文中从一而终的贞洁观以及才子佳人的爱情模式,依然反映传统封建婚恋观念。[4]

曹雪芹先生传承了晚明以来对女性自我意识的重视,“至情”思想就是最好的体现。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在苦闷中挣扎的林妹妹,她所追求的爱情不是简单的鱼水之欢或者是一见钟情,而是将爱情提升到了精神层面,寻求精神层面的契合和相通。同样是为情而亡,杜丽娘的死亡是为了寻找爱情,林黛玉的死亡则是为了捍卫爱情。如果说《牡丹亭》中杜丽娘对爱情的追求打开了明清女性审视情欲的窗口,那么《红楼梦》则以女性命运为线索,将女性意识觉醒的话题提高到社会层面,对女性的精神追求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综上所述,我国封建社会持续了两千多年,然而女性的社会地位始終得不到保障。明清是封建礼教束缚最为严重的时期,程朱理学为主流思想,“三纲五常”的思想进一步加强了对女子的束缚。而渴望情爱自由、人格独立正是文学作品中人物自我意识觉醒的体现。通过对这两部文学作品中典型人物觉醒过程的分析,能够感受到中国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和反抗过程的艰辛。中国古代女性意识在众多文学作品中艰难前行,两部文学作品所塑造的不同女性艺术形象都在不断寻求自我话语权,从侧面反映了社会女性意识逐渐觉醒的过程。总之,探索中国古代女性意识觉醒至今仍具有深远意义,挖掘社会意识变化的历史过程,有助于我们在历史背景下更好地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同时也为现代女性思想解放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汤显祖.牡丹亭[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7.

[2]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李瞻良.中国传统戏剧中的女性意识书写——以《西厢记》 《牡丹亭》 《再生缘》为例[J].戏剧之家,2020(14).

[4]平志军.明代四大奇书与《红楼梦》女性形象对比分析[J].社科纵横,2016(05):121-125.

猜你喜欢
牡丹亭女性意识红楼梦
细品《红楼梦》中的养生茶
假如《红楼梦》也有朋友圈……
白先勇:不强人所难
续红楼梦
张生与柳梦梅爱情观之比较
《红楼梦》宝黛诗词与女性意识研究
从女性主义视角比较研究《名利场》两个汉译本中女性意识的体现
待从头,盛情说不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