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珂心
《悬崖上的野餐》由导演彼得·威尔拍摄,与其其他作品(如《楚门的世界》、《死亡诗社》)相比,这部电影更具有女性主义意味且运用更加诗意的、模糊的隐喻进行叙事,有如一幅藏有“达芬奇密码”的中世界绝美油画。
画面隐喻:性压抑与打破性压抑
《悬崖上的野餐》整体色调温柔、善用光线,人体的轮廓被梦幻泡影般的阳光模糊了边界,女孩们像被泡在使人沉沦不醒的蜜酿里,抑或被封存在精致美好的油画里。这幅油画是对女性形象的完美塑造、也是对她们的刻板凝视:女孩们穿着厚重的长裙和长袜,在非常热的时候才被允许脱下手套,不能奔跑嬉闹,要做完完全全的贞洁女神,被剥夺所有性爱和情色的需求。
这一场目的地为海茵悬崖的集体郊游,出发前,女孩子们举起一个赤裸的希腊铜像,铜像举着弓箭和玫瑰,仿佛意味着这场旅途中的“美好”将被击穿。临近悬崖,一道木制横栏挡在路中间,米兰达走下马车把铁钩解开,然后回头——一瞬间,马匹嘶鸣一声、飞鸟惊掠而过,悬崖被惊醒了,这些画面与米兰达仰望天空的脸形成叠画,暗示着其间隐秘的关联:米兰达的到来,让海茵悬崖警惕起来,许多东西正在瓦解,而转场后出现的从中横切一刀的蛋糕,似乎也带着碎裂、割席之意,暗喻着这中间有几位少女将会“走向山巅”。
影片中多次给到黑灰色的、威严的悬崖岩石的镜头,耸立着,仿佛象征着阳具,而走上悬崖的四个少女频频审视岩石和山巅,给予征服或打破男权主导的秩序之意。从打开横栏铁钩的那一刻,米兰达就被赐予领头羊的身份。她美丽动人,但又不得不牺牲:“米兰达让我想起我曾经养过的一头小鹿,后来它死了,我想这是命中注定的”,同伴恍惚地看着米兰达做出小鹿的比拟,再联想到米兰达走上悬崖之前回头一笑挥了挥手、像极了永别,暗示着米兰达接下来的失踪即死亡、不必再寻。米兰达在四个人中第一个脱下鞋袜,展露出光洁的皮肤,黑色的小腿袜慢慢褪下,画面中充满了朴实纯净的情欲意味,束缚着女性欲望的黑色悄然落幕,所谓“贞洁”的礼仪也随着这一动作被抛到悬崖之下。
三个女孩赤脚走进悬崖的缝隙,好像没有听见伊迪斯的叫喊,这也意味着前面三个人和伊迪斯中间的鸿沟,随后,伊迪斯因为害怕独自一人而跟随她们走入了缝隙。全程只有伊迪斯一人穿着鞋袜,这是否可以把伊迪斯看做男权秩序的无意识拥护者,一直在叫停试图挑战男性权威的人们。不论是在走过小溪还是行走在悬崖上的时候,伊迪斯都在反复重复着两句话,第一句是“这里好脏,我没想到会这么脏,不然我不回来的”,第二句是“我们什么时候回去呢?”,“脏”的说法更巩固了伊迪斯身为女性却被男权社会禁锢住的身份,她认为象征阳具的岩石很脏,认为带有性欲意味的悬崖很脏,认为走上悬崖的行为是不伦不类的,她对打破秩序感到恐惧,因此想回到那个舒适的、已经习惯被凝视的救秩序中去。四个人走到悬崖的中端,在平地上躺下,镜头缓缓上移,象征着阳具的悬崖山巅耸立着、审视着这群胆敢挑战自己的女孩,而当这个镜头出现时,背景音乐换成沉重的、呼啸的风声,威严不可侵犯的曲调仿佛在警示着什么,也在预兆着挑战的代价和死亡的来临。蚂蚁爬上女孩们的足底,蜥蜴在她们中间穿行,而她们仍然紧闭双眼。这是一场无声的苦行。
三个人在悬崖上消失之后,只有厄玛被找了回来,象征着对女性舒服的胸衣丢失了,联想到伊迪斯说看见同样消失了的迈克劳小姐,“她只穿着内裤,样子很好笑”,是否也说明了消失的这些人已经把陈旧的、男性审视下的贞洁观抛掉了呢?厄玛被探望时被评价:“你好苍白,但是比以前漂亮了”,是否也在暗示着已经挑战过悬崖的厄玛拥有了女性独立的特质,这才是更加“美丽”的呢?厄玛离开学校前与同学们告别,但同学们围拥着逼问她米兰达的去向,推搡着她、不再友善,她像是一个异类,而这一切只是因为她从悬崖上生还了。带着新秩序意味的女性回归旧群体时,受到不被理解的围攻,这说明个体的微弱力量不足以对抗整个被压抑的社会,厄玛是孤立的。
诗语言:华丽而含糊的隐喻
影片借人物之口,用华美的诗语言为梦幻的氛围增添色彩。开头萨拉和米兰达在房间里时读诵的诗句,女孩们在悬崖脚下朗读诗篇或自言自语,“夏季为所有人出租了短暂的约会”,“我们可能是世界上唯一活着的生灵”。在这个场景中,野餐就像是一个飞出去的肥皂泡泡,隔离了世间的所有浊气,没人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没人知道这一切发生的目的,这是神秘的、悲痛的、华丽的、而又具有突破性的一天。
迈克劳小姐在马车行进途中说一些意味不明的诗句:“这样对我们实在太好了,我们可以短暂地、任由毒蛇和毒蚁处置——人类到底有多笨?”这句话仿佛是在暗指后来躺在岩石间平地上的四个女孩,镜头定格在她们足间,有蚂蚁爬过,而蚂蚁的暗喻或许已经借眼镜女孩之口说出了,她站在岩石的缝隙间俯瞰悬崖脚下的其他女孩:“那些人在干什么啊?像蚂蚁一样。让人奇怪的人。很多人都没有目的,尽管很可能,她们是在履行某种她们自己也不清楚的仪式。”此时,她已经把站在悬崖上的人和悬崖下的人分开为两个群体,而后半句意义模糊,似乎直指躺在悬崖下昏睡的同学们,也可能指向攀上悬崖的自己。无论所指是谁,都是潜意识的行为动机,在阳光充足的午后,有人恪守贞洁,也有人走上悬崖一探究竟。
而米兰达在悬崖上俯瞰着大地,喃喃自语道:“万事万物的兴起和灭亡都有其确定的时代和地方”,这句话放在“蚂蚁”的比喻后面乍一看显得突兀,其实含义丰富。第一层意思中的万事万物或许指向男权,站在形似阳具的悬崖上,米兰达有感而发,挑战悬崖即挑战男权,这是男权兴亡的象征。第二层意思可以联系影片故事的年代和背景,1900年是英国放弃对澳大利亚直接统治的前一年,而影片最开头大家站在学校前庭准备上马车时,一个女孩抬头看了一眼,镜头转向学校楼顶的英国国旗,在强烈的阳光下,它显得有些虚弱,象征着时代的落幕。西方殖民文化随着新世纪的开启正在逐渐衰亡,资助萨拉上学的科斯格罗夫先生中断了资助和联系,不禁让人联想到20世纪初英国殖民版图的扩张,他是否亦远走海外。影片的结尾,校长让萨拉回到孤儿院去,镜头一一扫过历届校长的画像,门被关上,米兰达画框上的光影消失,这不但意味着萨拉最后一丝对生的希望的消失和英式寄宿女校的颓败,也意味着一个旧时代的告别之音。
影片也时常传递出“命运”的意味,包括那只“命中注定死去”的小鹿,还有开头马车上女孩对百万年历史的岩石发出的感叹:“一百万年来,就是为了等待我们的到来。”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有人赴死,有人受惊,有人用身体砸穿温室的玻璃顶,有人永远失踪。新世纪的时间节点意味深长,其中包含的跨越不仅是女性身份意义上的跨越,更是时代的、社会的、秩序的、政治和历史的跨越。“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
男性参与者:本能与悔过
影片中有两位男性参与者目睹了这场野餐,迈克尔和波蒂,影片对他们本性的表现是暧昧而模糊的。
两人的互动发生在离野餐地不远的草地上,波蒂抓住了手臂上的一只蝉,把它在握在掌心里晃了晃后放走了,迈克尔非常不自然地走过来,波蒂很健谈,而迈克尔仿佛心不在焉一样。波蒂第一次递给迈克尔酒瓶,迈克尔用衣襟擦了一下瓶口,不得不说迈克尔看向波蒂的眼神是躲闪而耐人寻味的,第二次迈克尔接过酒瓶,并没有擦拭,并向波蒂笑了一下,两人之间的氛围有些胶着。而在影片后半部分,迈克尔被波蒂从悬崖上救下来之后,两人分别时,迈克尔往波蒂的手心里塞了一条蕾丝裙摆的碎片,这是一个传递意味的动作,而波蒂立刻也去悬崖寻找失落者。这两位男性先是在小溪旁对四个女孩投以男性凝视和评价,而后又補救一样对她们进行搜救,这极有可能并不是一见钟情,而是一种悔过。
《悬崖上的野餐》用华美的画面与诗语言讲述了一个接近可怖的失踪事件,以悬崖、攀登、褪袜、失踪等能指的隐喻指向充满女性主义色彩的、欲望祛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女性的欲望不再是禁忌,而束缚着女性的贞洁观也坠下悬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