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燕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语文作为我国的母语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日渐凸显,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是学生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这是基础教育的美育任务在新课程培养目标上的体现。因此如何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美感,是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探究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美感培养
引言
阅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最基本的方式和途径。通过阅读,人们可以获取生存发展的信息、了解世界、认识人生、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等。本文通过对美感的探究,结合笔者对语文阅读的理解,探究培养美感的策略。
一、美感的概念
美感是审美主体对客观现实美的主观感受。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即人类的审美意识。 审美活动中,对于美的主观反映、感受、欣赏和评价。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美感能力,有些是先天因素,取决于个人的感知能力。有些则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不同时代、阶级、民族和地域的人,固然有不同的美感;就是个人与个人之间也会因文化修养、个性特征等的不同,而形成美感的差异性。
二、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美感的必要性
近代中国提倡美育的第一人梁启超就提出了美育的重要性。被誉为“美育之父”的席勒说:“如果要把人变为理性的人,唯一的途径就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对学生进行美的事物、美的榜样的诱导、启迪,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培养他们美好的品质和崇高的情操是现代教育的首要目标。小学生的思想基础、学习基础相对较薄弱,而他们恰恰需要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审美素养,这种素养的形成过程是长期而艰苦的,需要各方面的努力。语文学科在其中就担负着重要的任务,其美育特点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学习课文中人物的崇高品質,让他们在情感和思想上都得以熏陶,以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初步具备在实践中创造美的能力。语文是各门课程中占时最多、美的内容最丰富的一门课程。“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基本教学理念之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语文课是一堂最具有浓郁的美育特色的课。语文课本上那一篇篇具有情感震撼力量、飞扬着灵性的小说、散文,一首首或清雅、或激昂、或含蓄的诗歌既有知识之美,也有情感之美,更有艺术之美。它无不熏陶着学生的情操、发展着学生的个性、培养着学生的人格素质,使学生得到由内而外的美的享受。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阅读中进行美感培养的具体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美的情感。
阅读兴趣的培养要求在具体的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经常不断到设法激起学生的阅读需要,让学生通过具体的阅读实践,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普列汉诺夫说:“美则凭直感的能力而被认识。”文学艺术作品是人类的一种特殊创造。它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的,所以它本身便具有美的特性。在学习鉴赏活动中,当我们感受到某种美的事物、事物美的言行、美的情操时,就会产生一种兴奋、愉悦和满足,进而激起我们向往和追求美好生活、培养高尚情操的理想和愿望。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把教材中的美感展现在学生面前,启发他们去追求美、创造美。
(二)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审美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发展。”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小学生尤其如是。情境教学是充分利用形象,为学生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激起学生情绪,从而引起他们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创设出浓郁的情境氛围,就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使学生“触景生情”。在教学中,我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电视播放林海的壮美风光,同时进行配乐朗读课文,辅助画面,再现课文内容。这种以图画展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语言描绘情境的方法被有机的结合起来,音乐、美术、语文三门学科成为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整体,构成了跨学科、跨艺术类别的开放而充满活力的立体式空间,深深地撼动了学生的心灵,极大程度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领略课文语言美的基础上,真正领略到林海的壮美,既是美的享受,又活跃了课堂。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一些重点词、句,我还采用了简笔画辅助理解。
(三)通过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激荡学生审美情感。
审美情感是联结审美心理其它功能的中介和动力。在艺术欣赏和形象思维中,如果没有情感的参与,想象就是盲目的胡思乱想。没有情感的激荡是算不得审美活动的。在语文教学中,审美主体(学生)不能与可恶产生感情共鸣,就不会得到精神满足,产生美感。诗人郭小川说:“诗是表现感情的,当然也表现思想,但感情可以说是思想的翅膀,没有感情,尽管是思想,也不是诗。”文学作品美就美在个情字上,它是以优美的文字,通过各种修辞手法和表现方法来表达的产物,因此在教学中,要把这种感情转化为学生的情感,从而获得美的享受。教师应该通过表情朗读,生动描述、精辟剖析、甚至电教手段等方式,引导学生从作品的语言文字中披文入情,沿波讨源,进入美的境界,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或喜、或怒、或怨、或愤的深刻而丰富的感情。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感情火花,增强其审美的内驱与激动强度,使学生从作品所表达的外显的或潜在于字里行间的感情中发生共鸣,产生审美的愉悦。教学形式越是创新,越能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美感,和作者产生共鸣。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十分丰富,作为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就必须根据不同的阅读内容,用不同的方法去理解去感受,从而激荡学生的审美情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培养学生的美感,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地成长,而且还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培养高尚的人格。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挖掘美的因素,及时引导学生去品赏。
参考文献:
[1]杨福明. 语文教学中的美感渗透.教育学,2016-06.
[2]朱浪浪. 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美感教育.教育学,2013-03.
[3]陈山. 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美感教育陈山.高等教育学,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