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傩戏与日本能剧比较研究

2021-09-10 07:22黄若琦
今古文创 2021年22期
关键词:傩戏中国日本

【摘要】 傩戏是中国戏剧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国最传统的戏剧之一。傩戏起源于原始社会,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保存了原始、质朴的风格,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广泛流传的传统戏剧。从中国傩戏中诞生的日本能剧逐渐发展成为在日本上流社会中流行的高级艺术。日本能剧保持了最初的精神内核,成为日本代表性的传统戏剧之一。文章從面具、舞台、剧目、装束等方面对中国傩戏和日本能剧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中国傩戏和日本能剧的异同,以增加人们对中国傩戏和日本能剧的理解,为此后的研究提供基础。

【关键词】 中国;日本;傩戏;能剧;中日比较文学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2-0092-03

傩戏起源于傩。康保成认为,这是一种由古代人制作的驱赶疫鬼的原始宗教活动,是多种宗教文化、民俗文化、艺术文化的混合体[1]。根据不同的地区和民族文化,产生了武安傩戏、池州傩戏、梅山傩戏、侗族傩戏等支系。从中国傩戏中诞生的日本能剧逐渐发展成为在日本上流社会中流行的高级艺术。日本能剧保持了最初的精神内核,成为日本代表性的传统戏剧之一,2001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脱胎于傩戏的能剧既具有与能剧相同的特点,又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特征,下面将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对二者进行系统的分析。

一、中国傩戏

(一)傩戏的面具。傩面是傩戏中最重要、最典型的道具。它扎根于民间,代表民众的审美意识。一般来说,傩面的制作较为自由,一般由乡中具有雕刻技术的农民制作。如果村中没有精通雕刻的人,也可以向面具工匠订购或由民间人士捐赠。还有一部分的傩面是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傩面比人脸略大,种类很多,根据角色的不同,分为动物面、鬼神面、人物面三种。这些傩面表情鲜明,一些傩面的眼睛和下巴还可以自由活动。大部分的傩面都是挖去白眼,只剩下瞳孔。傩面上通常会刻出耳朵,不会刻出舌头。

制作傩面的材料很多,多用木头和竹子。杨树、柳树、柏树、樟树等也都可以作为制作傩面的材料。甚至有的傩面是用纸和布制成的。傩面是用一块完整的木材制作而成的,每个角色都有固定的图案,但是没有必要按照模板制作。雕刻人可以在大框之中自由发挥。傩面的颜色比较鲜艳,多以金、银等明亮的颜色为主,混合红、黄、蓝、绿等颜色。傩面具有装饰性,除了会刻上五官之外,还会刻上发髻、帽子等装饰物。一部分的傩面还装饰有石头、镜子等。

(二)傩戏的舞台。傩戏没有固定的出演场所。古代,傩分为宫廷傩和民间傩。宫廷傩在宫中举行,各个朝代宫廷傩的举行方法大致相同。在宫殿内举行完仪式后,傩仪式的队伍要经过所有的宫门并在各个宫门口举行仪式。元明清时期,宫廷傩逐渐衰败,宫中不再举办傩戏。

民间傩最初是民间驱赶瘟疫和鬼怪的活动。之后,加入了戏曲的元素,逐渐戏剧化。民间傩也沿门进行,队伍从各家门前经过,清除室内的鬼怪。明清时期,一些地方的民众会在庙宇、祠堂中设置舞台,傩戏演员们会借用这些舞台来演绎傩戏。随着这种方式的盛行,出现了傩庙。傩庙附近设置了戏台,傩戏的演员在这些舞台上演出,演出场所也固定下来。但是,大部分傩戏仍没有固定的场所,演出时由演员简单地搭建舞台就地演出。

(三)傩戏的剧目。在演出时间上,傩戏并没有脱离传统的时间限制,一般在每年正月和各个节气的时候上演。傩戏剧目不多,内容也比较简单,大部分与宗教、瘟疫的驱除和纳福有关。傩戏的剧目来源于两个方面的需要。一个是对神的愿望。二是满足人的需要。傩戏的剧目主要分为三种。一是有关开坛、招神、送神等的仪式戏。二是神灵的故事。三是世俗人物的故事。

仪式戏是傩师在做法事时必唱的剧目。比如《仙姑送子》《梁山土地》等。这种剧目宗教色彩浓厚,情节简单,带面具演出,多用巫腔演唱。神灵故事中宗教色彩较淡,娱乐成分相对较重,在傩坛和高台都可以演出。主要讲述关于神灵的故事,如贵州傩戏的《封神演义》。世俗人物故事的傩戏剧目戏曲化程度较高,活泼质朴。世俗人物的故事又可分为三类。一是主人公是历史上真实的人物,多描写朝代交替和战场生活,如《三国志》。二是描写贫穷主人公发奋图强的剧目,如安徽贵池的《刘文龙》。三是揭露下层社会现状,批判不良行为的剧目,如辰州的《毛三编筐》。

(四)傩戏的装束。傩戏的分支很多,各地的傩戏装束都有各自的特征,但从各种各样的傩戏装束中可以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傩戏的装束包括傩衣和道具,多给人一种原始而豪爽的感觉。

傩衣分为上衣和长袍两种,设计十分宽松,采用明朝的服装样式[2]。因为傩戏动作幅度大,还含有舞蹈,所以为了不影响演员的动作,傩衣的设计多宽松,多采用上衣下裳形制。其衣服颜色鲜艳,以红、黑为主,多使用黄、蓝、绿、白等颜色。每种颜色都有特殊的意义。红色具有热情、祝贺、驱除疫病、驱鬼、威吓、危险等象征意义。黑色象征着尊贵、庄重[3]。因此,最初为了驱除瘟疫和鬼怪,人们常使用红和黑两种不同的颜色。傩衣的纹样多种多样,有动植物、天气等,其中以花朵图案最为出色。

除了一部分达官贵人角色的傩衣用丝绸制作,其他傩衣都用棉麻制作,一般由裁缝师和村民负责制作傩衣。时间紧迫时甚至会直接使用戏服。

傩戏还配有很多道具。为了使演员所饰演的角色更加形象,会配备诸如筷子、手杖、伞、包袱皮等道具。

二、日本能剧

(一)能剧的面具。能面具有表现不同角色特征的作用,是能剧中不可缺少的道具。能面一般由拥有非常高的艺术素养的能面师制作,且拥有严格的制作体系。能面师是专业的雕刻艺人。他们的技术代代相传。能面全部用木材制作,多使用桧木。能面不是用一块木材制成的,而是用两个对称的木材拼接起来制作的。所有能面都有母面,也就是模板,能面师必须根据母面制作能面。

能面多比人脸小。除了鬼面使用强烈的颜色之外,多使用肉色、淡粉色、浅黄色等素雅的颜色,不会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能面有六十多种,根据人物不同,可以分为翁面、尉面、男面、女面、鬼面、怨灵面六种。翁面是特殊场合使用的面具,只在正月上演的“翁”中使用,有切颚的特点。尉面是代表所有阶层中的老年男性的面具。男面是代表老人以外所有男性的面具。女面是代表女性的面具,最具代表性。鬼面用于鬼和天狗等超自然的存在。怨灵面是代表生灵和死灵的面具。除了切颚的翁面外,能面中没有半截的面具。而且能面上没有任何装饰。大部分的能面都会挖去瞳孔,留下眼白。有的女面上不刻耳朵,有的鬼脸会精心刻出舌头。

能面具有多重鉴赏性。不同的角度会给人不同的感觉。比如般若面。从上往下看,会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从下往上看,会给人一种凶暴残忍的感觉。张昆认为能面是有无限表情的。有的脸看起来像是在微笑,但眼角却能感觉到悲伤。有的面看起来很悲伤,但嘴角上有笑[4]。

(二)能剧的舞台。能剧有固定的演出舞台。能剧的舞台是由本舞台、地谣座、后座、桥悬四大部分组成的“之”字形半包围式场所。本舞台是演员演出的主场地,6米见方,铺着竖着的桧木板。舞台被四根粗大的柱子包围,三面敞开,有屋顶。舞台正前方有楼梯,右边围绕勾栏,左边是桥悬。地谣座是唱地谣的演员坐的地方。后座也叫作横板,是伴奏坐的地方,后座后面设有镜板,在镜板的正中画着老松树,右边画着竹子,代表着神居住的地方。桥悬是演员从后台通往舞台的通道,也代表着神界与人界的通道。桥悬前的白洲种着三棵松树,叫作“一之松、二之松、三之松”。这三棵松树依次缩小,显出远近感。根据观众的位置,舞台可以分成“正面”“中正面”“侧面”三部分。观众从三方包围而坐,与舞台上的表演者既没有接触也没有交流。

(三)能剧的剧目。能剧剧目众多,根据登场角色可以分为五类。第一类为胁能物,以神祇为题材。胁能物主要讲述神出现治理人间以及寺庙的缘起等。如,经常在婚礼上表演的《高砂》、由男神和老神表演的《养老》。第二类为修罗物,多以武士为题材。修罗物的主人公是《平家物语》中人物的灵魂,展现自己临终场面以及死后痛苦。日本人认为武士犯下了杀生的罪孽,死后会堕入不断战斗的修罗道。《敦盛》《清经》《忠度》等都是这一类型的能剧。第三类为鬘物。鬘物是一种以优美的歌声和舞蹈为看点的能剧,代表的名曲很多。因为多以女性为主角,所以被称为鬘物。以古典文学中登场的优美女性的灵魂为主角的《松风》,以花草精灵为主角的《西行樱》,以天人为主角的《羽衣》等都属于这一种能剧。此外,以贵族男性为主角的《小盐》《云林院》等也被分到这一类。第四类为切能物。切能物主要是以人类以外的异类为主角的能剧,多在一天中的最后上演。如,以怨灵为主角的《船弁庆》、天狗和妖精登场的《鞍马天狗》。第五类为杂物,以上四类中没有的作品都被分类到了这里。如《三轮》《龙田》等女神能剧,《三井寺》《隅田川》等描写亲子、男女分别与重逢的狂能剧,描写女性因嫉妒和愤怒而变成鬼的《葵上》 《道成寺》,还有以中国题材为题材的《邯郸》《天鼓》等,种类繁多。

除了以上五种剧目以外,能剧中还有一种特别的剧目,被称为“翁”。“翁”是祈祷天下太平的仪式性能剧,只在新年等庆祝场合下演出。在各方面都拥有与其他剧目不同的独特风格,现在被视为神圣的剧目。

在能劇的演出时间上,除了“翁”在新年期间上演,其他剧目都突破了农时的限制,与节气等无关。能剧已经诞生了以专业化的技艺为生的演出团体,人们想什么时候看就可以什么时候看。

(四)能剧的装束。能剧的装束是指表演者表演时穿着的服装,主要包括上衣、和服、裙裤、服装、冠物、假发、小饰品等。能剧的服装多用绢制作,底色有白、紫、绯、萌黄、浅黄等各种颜色,上面有华丽的刺绣和金箔银箔,华美异常。例如,唐织①由金线银线和各色的丝线织成,上绣有花扇、花草等多种图案。能剧中道具较少,演员一般只持折扇表演,并且会带上假发。

三、傩戏与能剧的对比研究

(一)相同点。1.面具方面。傩戏与能剧都是假面戏剧,通过面具来表现善恶、不同的角色和故事。演员们戴上面具是神,取下面具是人,傩面和能面是人与神交流的媒介之一。面具是傩戏和能剧中最具神秘色彩的道具[1]。

2.舞台方面。傩戏和能剧的舞台都具有简朴原始的特征。傩戏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演出时演出人员只是就地简易的搭建舞台。能剧有固定的演出场所,但舞台只有6米见方,用4根柱子支撑屋顶,总体上表现出简单朴素的原始特征。

3.剧目方面。能剧中有很多和傩戏相同或相似的剧目。这些剧目取材于中国历史人物的故事和神话传说,并结合日本的情况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编。例如,钟馗在中国的故事中是保护唐太宗的,但在日本的剧目中被改编成保护杨贵妃的人。

4.宗教方面。傩戏和能剧都受了道教的影响。从请神、拜神、送神仪式中可以看出傩戏深受道教的影响。虽然现在能剧的演出与宗教没有关系,但其演出节目中包含着深刻的幽玄思想。

(二)不同点。1.面具方面。面具的制作上,能面拥有完善且严格的制作体系。能面的制作方法已经非常程序化,一般由艺术素养较高的能面师制作。而傩面在制作上比较自由,大多是由村民制作的。虽然每个角色的傩面都有一定的模板,但是没有必要完全按照模板来制作。傩面的制作材料很杂,主要用木头和竹子制作,杨树、柳树、柏树、樟树的木材都可以作为材料使用,甚至有一部分傩面是用纸和布做成的。能面对材料的要求很高,一般用桧木制作。在制作方法上,能面是在两个对称的拼接在一起的木块上雕刻而成的,而傩面则是雕刻在一块完整的木材上。

面具的外观上,傩面比人脸略大,表情非常鲜明,有的傩面的下巴可以活动,有的傩面是半截的。大部分的傩面都是挖去白眼只留下瞳孔。傩面通常会刻耳朵,但不会刻出舌头。能面比人的脸稍小,表情平静,下巴不能活动。只有特殊的翁面是半截的。大部分的能面都被挖去瞳孔,只留眼白。部分女面上没有耳朵,而一些鬼面上会仔细地刻出舌头。除了鬼面会刻出角,能面不刻出头发和发冠,而傩面则会刻出头发,甚至还会在面具上加上装饰。

能面有多重鉴赏性。人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能面会有不同的感觉。但傩面多是由没有文化的农民制作的,他们只是根据自己对神的想象制作,所以傩面不具备能面一样的多重觀赏性。

2.装束方面。能剧的衣服是多用绢制成,上绣有精美的刺绣,贴有金箔银箔,十分华美。傩戏的服装粗犷质朴,多为村民或普通裁缝用棉布制作。能剧的装束中道具很少,但在傩戏中,筷子、伞、小包袱等道具很多。

3.舞台方面。能剧已有固定的舞台。表演能剧的表演者也是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专业演员。大部分的傩戏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演出的时候,傩戏演员会就地制作舞台演出。傩戏的演出场所一般是家族的祠堂或乡村的广场,演员也是农村的巫女或农民,不是专业的表演者。

4.演出方面。能剧中除了“翁”在新年期间上演,其他演出都突破了农时的限制,不牵涉到时令节气,可以根据客人的喜好演出。能剧的观众也是城市中文化程度很高的人。傩戏的出演还没有突破时令农时的限制,一般在新年和节气时演出。观众几乎都是村里的农民。

在剧目上,能剧中迎接神明,祈祷幸福的剧目被保留下来,但大部分能剧的主人公是亡灵,基本的情节也是历史上已经死了的人物以亡灵的形式复活,讲述以前的事情。其从亡灵反观而不直写人世,突出亡灵而不突出生命,则又暗示了人生之“空”、死之必然及众生归宿的一致性 [5]。傩戏的主人公一般是人、神、鬼。演员戴着面具,扮作恶鬼,驱赶鬼怪和瘟疫。傩戏的演员扮演各种各样的神灵和世俗人物,讲述神灵和世俗人物的故事,表现出对人们的警醒。

四、结语

傩戏和能剧是中日两国人民喜爱的传统艺术,经过分析,可以看出二者在面具、宗教、舞台布置、剧目等方面具有很多相同之处。但相对于有系统的传承的艺人,已经被纳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能剧来说,我国在傩戏方面的传承保护还不够完善。因此,深入分析日本能剧的传承保护方式,探究傩戏与能剧之间的深刻联系是今后中国学者面对的重要问题。

注释:

①能剧中服饰的一种。

参考文献:

[1]潘贵民.比较文学视域下的中国傩戏与日本能乐剧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9,(4):84-88+108.

[2]吕媛媛.傩戏服装元素与现代服装设计结合的探究[D].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2011:44.

[3]彭子义.梅山傩戏服饰审美意象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0:70-71.

[4]张昆.中日面具艺术的审美比较[J].学理论,2010,(1):127-128.

[5]徐建新.中国傩(戏)与日本能楽(乐)之比较[J]. 戏剧艺术,1991,(10):128-134.

作者简介:

黄若琦,女,满族,河北廊坊人,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本文学,中日教育制度比较。

猜你喜欢
傩戏中国日本
探寻日本
傩戏:藏在大山深处的远古回音
杨云霞:傩戏面具雕刻师
如何把拉班舞谱运用到黔北仡佬族傩戏中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日本神社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