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文化历史悠久且呈多元化趋势,鄂伦春族作为最有文化特点的民族之一,其语言文化、狩猎文化、娱乐方式、服饰文化和手工制作方面都显现出风景美学价值。通过研究探求镶嵌在自然之中的人文元素,提炼出“有意味风景”的情感和文化链接,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审美与传承。
【关键词】 黑龙江流域;鄂伦春族文化;风景美学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2-0116-02
基金项目:本课题系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 “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文化的风景美学研究”(2019D06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黑龙江流域是指以黑龙江干流为主,以及流入黑龙江诸水系的流经区域。这里物产丰富,地域辽阔,在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农耕和游牧相结合的特有经济类型,这样的经济类型和生活方式赋予了这一流域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 既有北方多元、兼容、流动和开放等文化特征,又兼具中原和南方生猛、粗犷、大气的文化特质。这类文化形成既存在社会历史因素,又包含民族文化因素,换句话说,源于民族历史和文化底蕴。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众多,鄂伦春族文化是最具特色之一。
一、鄂伦春族文化
(一)语言文化
鄂伦春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是目前中国这类语言中最具活力、保留最完好的语言之一。单纯为语音形式,无文字,交流过程中只靠口耳相传。通常通过汉语记录,也有部分鄂伦春族使用蒙古语。 早期鄂伦春族长期从事渔猎等生产活动,因此鄂伦春语中有关狩猎、捕鱼、采集等生产生活以及飞禽走兽、山川河流、树木花草等自然界方面的词汇数量较多且区分详细,同时与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相关的词汇较少。
(二)狩猎文化
狩猎曾是鄂伦春族人谋生的重要手段,因此衍生了独具特色的狩猎文化。狩猎之前,猎民举行庄严的祭神仪式,向山神跪拜祈祷、敬烟敬酒。 狩猎过程中,鄂伦春人往往将猎马和猎狗作为帮手,因此他们一般不杀马和狗,也不吃马肉和狗肉。捕获猎物后,鄂伦春人会祈求动物原谅,将动物血肉奉献神灵。此外,鄂伦春族崇拜自然,以需为限,不多猎取,主张与大自然共生。
(三)娱乐方式
摩苏昆在鄂伦春族语中意思是“讲唱故事”,是一种无音乐伴奏,说唱结合演出方式。它是传承鄂伦春语的方式,同时也是鄂伦春族人的娱乐方式和思想文化的载体。摩苏昆将黑龙江流域鄂伦春族的早期文化、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生活风俗和禁忌编撰成英雄故事、爱情故事、神话传说等,展现出鄂伦春族人民的内心世界和美好向往。
(四)服饰文化
鄂伦春族早期生活在小兴安岭的深山丛林中,以游猎为生,利用兽皮防寒保暖,通过狍皮制作技艺,生产出狍皮衣服,狍腿皮鞋子和狍头皮帽。冬季男袍左右开叉,前后也开叉,开叉处和袖口镶有薄皮,这样更有利于骑射,耐摩擦,结实又美观。男子冬季长袍为了便于骑马,前后襟均,即结实,又显美观;冬季女袍比男袍长,前襟覆盖脚面,左右开叉,开叉处和衣边、袖口均绣有花纹,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彰显古朴之美。 狍皮制作耗时较长,一件狍皮大衣需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通常20天左右。在经过剥狍皮、晾晒、发酵、梳皮子后方可进行剪缝。剪缝时需要认真仔细,因为一旦缝错,狍皮上将留下针眼,无法补救。初步制作成型后还需绣上颜色各异、图形别致的花纹,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五)手工文化
大兴安岭森林中,桦树高大挺拔,树皮柔韧易塑,这为鄂伦春族手工制作提供了大量的原始材料。他们用桦树皮制作各种生产生活的工具例如针线盒、筷子盒、桦树皮篓、桦树皮船等,同时还生产许多工艺品,例如桦树皮镶嵌画等,随着历史的变迁,桦树皮工艺逐渐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桦树皮文化。
鄂伦春人一般在农历五六月份剥取桦树皮,树干充足的水分和匠人高超的技艺使得剥下来的树皮完整且不伤树干,这样便不会影响树木的继续生长。经过火烤或蒸煮,桦树皮变得柔韧。剪裁后,用鬃毛或兽筋缝成需要的生活用品。桦树皮镶嵌画则以桦树皮为材料,由手工制作拼贴而成,利用桦树皮本身柔软的性能,借鉴兽皮服饰拼补镶嵌的手法,运用不同的颜色的原料,创作各种内容画作,例如本民族神话传说、劳动场面等。
二、鄂伦春族文化的风景美学内涵
(一)风景美学的定义
风景美学最早起源于18世纪的“风景如画”主义,起初仅用于欣赏画作,后延伸到以艺术标准欣赏自然。 近年来,风景突破了简单化的视觉的、具体的对象,逐渐衍生为一种文化工具。正如W·J·T米切尔索主张的风景不是一类艺术,而是一种媒介,它用于交换人与自然,自我与他人,是一种文化中介的自然现象。
风景美学的审美价值既包括自然区域,又涵盖人文景观。既应用于自然生成的景物,也涉及人类思想和人类情感,两者交融产生了风景美学下的文化审美。其中包含人类的生活方式、生活状态,也涵盖了对文化的赞美与传播,既存在意义空间,同时具有情感指向。风景美学作为文化想象的方式,将景观的再现和思想意识融为一体。
(二)鄂伦春文化中所涵盖的风景美
由于文化本身在不断地发展变化,风景在不同的文化中自然会得到不同的评价。但无论哪个民族,何种信仰观赏好景色是可共享的为数不多的相同体验之一。Jay Appleton 在《风景的体验》中指出人们在对来自风景的审美愉悦进行评估的时候,会无意识地召唤起一种珍视领地优势返祖的模式。
鄂倫春族崇尚自然,主张与自然和谐相处。在编唱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摩苏昆的时候,将祖先遗留下来的文化和生活习俗等融为一体,孝祖先,敬自然。他们在狩猎采集过程中,占据能看到猎物却不暴露自身的位置,使优越感转化为安全感,促使吸引人的风景通过单独的视角将风景的吸引力自然地转化成审美的吸引力。鄂伦春族用这种原始的方式保持生存的本能,在特定的传统中得到历史性的追溯,活动场景为土地。科斯罗夫指出,通过一些人物的视角,土地被重组成了风景,这种风景不仅是地理性的,还是传记性的、人物性的。在20世纪70年对风景进行的科学研究中,大多数主张人类在某种程度上存在遗传性倾向,喜欢或视觉支持开放的空间、小树林或是平原、草原等。由于在视野宽阔的地方更容易发现猎物和入侵者,原始人更喜欢在开放的草原或平原上活动。因此,对这类风景的遗传性的偏好来源于原始的生存本能,也不断显示在鄂伦春族的各类文化当中,符合典型的18世纪风景的传统特征。
Denis Cosgrove 认为风景是一种“观看的方式”由特殊的历史和文化力量决定的。鄂伦春族文化涉及生存、生活、娱乐等多个维度,悠久的民族历史和特有的民族文化,新时代其美学价值代替了使用价值,越来越多的产生风景。手工制作的皮袍服饰融合了鄂伦春族的生活的习俗、审美的特点、色彩的喜好、宗教的信仰、文化的心态等, 构成了民族服饰文化领域的精神内涵,精美的绣花工艺将手工技巧和绣线材质有机融合,制作出了既有民族特色又符合大众审美的图案。鄂伦春族人为了解决皮袍边部磨损的问题,多缝制黑色的皮边同时绣上云纹、几何纹、植物纹等花纹,采用明快的色彩更能显现出鄂伦春族生活的天气,冷得干脆,热得浓烈。这样的色彩特别适合鄂伦春组居住地的风景和气候。从线条上看,云纹、植物纹等是地形和档案的记录,同时也是这一民族对自然风光的情感媒介,蕴含这细腻有力的情感。
桦树皮镶嵌画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提升了鄂伦春地区自然景色的地位,预示民族画作的走向。桦树皮镶嵌画主要集中在植物、动物、人和几个图案等几种,寓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匠人们在创作初期,精心挑选,细心组织风景特征,来确保最终的构图效果。田园的优美,山峰的崇高,人与自然共处,都呈现出和谐的意象,特色的风景。它既是真实的乡村景色,又是一种图像的表述,是两者的融合,更是以文化为中介的自然景象。
相比之下,乡村比城市更能提供一个看起来宽敞连贯、易于解读的场所,它提供的是广阔的视野而不是密闭的空间,设计上选取柔和的曲线而不是直接的直线,选材上利用柔软、易弯曲的桦树皮而不是坚硬的金属材质,题材上选用了与田野融为一体的自然形态下的人物,而不是特地空间里的人群。桦树皮镶嵌画激发人们去思考我们的归属地。从中获得有关身份和方向的問题,进一步解读风景并从中获得快乐。茅草屋、果树林融于绿色风景之中,将文明和原始结合在一起,不易察觉。桦树皮镶嵌画中所显现的风景特征是源于图案表现下的自然要素和文化要素的结合体,其中按照人类的需求和生存环境的变化重构出来的自然世界,形成了特有的民族装饰艺术。
探索鄂伦春族文化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少数民族文化的风景美学价值,有利于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创产品的生产。此外,有效地挖掘整理本土化的少数民族文化历史,整合风景资源,对于增强黑龙江各族人民自信心和凝聚力,推动区域经济、创造友好的人文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尔科姆·安德鲁斯.寻找如画美[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4.
[2]马尔科姆·安德鲁斯.风景与西方艺术[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3]段鹤维.试论西方“风景”观的变迁[D].华中科技大学,2017.
[4]王禹浪.黑龙江流域的历史与文化(一)[J].大连大学学报,2003,(2).
[5]黄继刚.“风景”背后的景观风景叙事及其文化生产[J].新疆大学学报,2014,(9).
[6]李锦云,耿新.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研究——以黑龙江省黑河市新生鄂伦春族民族乡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7(02).
[7]杨光.赫哲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8]吕双.少数民族外语教育中的多元文化冲突与融合[J].黑河学院学报,2018,(9).
作者简介:
韩士媛,女,黑龙江拜泉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语言学和美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