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旺林
【内容提要】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是关乎高校学生前途命运的民生工程,也是考量高校教育服务水平的重要依据。通过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针对性提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合理意见,着力提升毕业生就业工作服务水平。结合当前社会创新创业的火热趋势,以大学生自主创业推动毕业生就业质量和满意度的融合提升。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就业 创业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7-389
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升就业质量是各高校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应以毕业生就业质量为依据,充分调研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症结,树立以问题为牵引的就业服务工作导向。在高校教育工作中,应建立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的育人模式,有效构建高校就业服务教育生态系统,高质量打造学生的“第三张成绩单”,全面推动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水平。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
以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2018届毕业生就业信息为例,该校2018届共有2210人,截至2018年11月30日,就业人数共2084人,总体就业率为94.30%。通过调查该群体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满意度发现,2018届毕业生总体就业质量满意度为91.45%,其中,男生满意度为92.52%,女生满意度为90.51%。
就业满意度是大学生对自身就业状况综合评价的一个主要的主观指标,是反映就业机会的可获得性、工作稳定性、工作的尊严和安全、机会平等、收入、个人发展等有关方面满意程度的综合概念。就业质量满意度可反映出毕业生对自身工作状况的满意程度,是反映高校人才培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2018届毕业生的调查结果显示,仍有8.55%的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岗位不满意,且有5.70%的毕业生未就业,可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至关重要且仍有待提升。
二、高校毕业生未就业症结分析
根据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2018届毕业生的调研数据,未就业毕业生求职关注的因素依次是工作待遇、个人发展空间、工作稳定性、工作环境、单位发展前景、个人理想职业等,占比分别为:25.76%、22.24%、13.44%、12.48%、12.00%、6.08%。而尚未就业毕业生未就业原因排名前三的是正在择业尚未落实就业单位、在准备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招考和在等待单位签约,占比依次为:40.11%、24.87%、20.32%。反观用人需求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主要关注的因素依次是毕业生综合素质、社会适应能力、所学专业、学历层次和学习成绩等,所占比例分别为25.96%,21.53%、17.40%、14.16%和9.14%。
由此可见,尚未就业毕业生未就业的原因:一方面是自身的就业期望较高,难以获得期望的岗位;另一方面是用人需求单位对毕业生的能力素质要求较高难以达到。体现出的是毕业生和用人需求单位双向选择难以达到平衡点的矛盾。因此,学校在毕业就业人才培养工作上,一方面要注重加强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另一方面也需加强对毕业生就业价值观的塑造培养,引导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指导策略
高校就业服务工作是有效推动毕业生就业的关键举措,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服务为宗旨,市场为导向,稳定毕业生就业率、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 为目标,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趋势,大力开创学生就创业实践平台,提高就创业工作水平,更好的满足学生就创业需求,切实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1、做好就业创业基础工作,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充分保障。基础性工作是在长期以来的工作积累中形成的宝贵经验,是保障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有效抓手。一要准确研判就业形势,增加和提高校园招聘会场次以及参会单位数质量,加大力度开拓就业市场。二要聚焦“互联网+就业”新模式,加强就业创业信息化建设与点对点精准化服务,形成上下贯通的信息交互平台,增强就业创业信息导向。三要强化就业队伍建设,加强对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的指导,指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
2、加强创新创业体系建设,提升毕业生綜合竞争力。围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为目标,不断丰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推动构建创新创业课程教育、创新创业训练、专业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实践、创新创业社团等多能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综合能力素质。
3、加强对“困难群体”毕业生的帮扶工作,实现“一对一”的个性化就业指导。对于困难群体毕业生,制定“班级—院系---就业中心”的轴心帮扶策略。除了要加强就业指导和帮扶,指导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就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之外;对于一些特殊情况要单独建档,区别对待,比如考研未录取要二次考研的学生等,要及时跟踪其就业去向,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精准实施“一生一策”。要从就业能力与技能上,建立长期有效地帮扶机制,以就业课程为阵地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求职教育等,有针对性地提高每个困难群体毕业生的就业求职能力。
4、做好毕业生创业工作,鼓励毕业生多渠道就业。要及时将创业教育渗透于课堂之内、生活之中,有重点地推荐工作,从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上,不断搭建平台,拓宽学生的就业选择。通过创业孵化平台、相关讲座培训等,调动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拓宽就业渠道,推动毕业生多渠道、多方向充分就业。
统观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问题头绪多、涉及范围广、工作难度大,要进一步大力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的调研反馈,有效建立问题倒逼机制,以切实解决毕业生就业创业棘手难点问题为抓手,推动高校教育工作改革发展,圆满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创业。
参考文献
[1]王宇,杨加.融入核心价值观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探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1(03):164-166.
[2]白文龙,闫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发展格局探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1(07):34-36.
[3]《2018届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2018.
[4]徐艳,徐冰怡,罗冬梅.新时代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2(02):59-62.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