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青青
[摘要]社科学报与智库建设既独立发展又相互关联,二者协同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文章从作用方式分析,社科学报能为智库建设提供信息服务、人才资源服务,为智库成果传播提供平台;智库建设能够引导社科学报创新发展,为学报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提升学报的社会影响力。二者的协同发展只有聚焦问题研究,搭建学术平台,共享优质资源,并加强宣传推广,才能走得更远更好。
[关键词]社科学报;智库建设;协同发展
智库即智囊团,它对政府的决策、企业的发展、社会舆论与公共知识传播具有深刻影响,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和话语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见百度百科关于智库的解释)。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与公民社会计划”(TTCSP)发布的《全球智库报告2020》,中国的智库数量从2019年的507所增至2020年的1413所,增幅达到178.7%,数量居世界第二,其中八所中国智库跻身世界百强。然而,中国智库的水平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智库的“研究成果的质量及数量” “与政府及其他研究机构、政策参与者的关系”“产出创新型政策及替代意见的能力”“在媒体中的声望及存在感”(参见《全球智库报告2020》) 等是其提名及排名的重要指标。由此看来,要提高智库水平,除了要提高成果产量,积极与其他研究机构合作,提升智库研究内容质量,加速成果传播、转化及辐射能力也刻不容缓。社科学报作为学术思想交流和汇集的载体,具有专业性、权威性的特点,其已成为业内专家、学者传播学术成果的主要媒介之一,具有丰富的数据资源和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在国家大力推进智库建设的背景下,以此为契机,加强社科学报与智库的协同发展不但能够突破学报和智库各自发展的局限性,还能优势互补,创新两者发展的新路径,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
一、社科学报与智库建设协同发展的现实基础
(一)研究内容相互关联
社科学报的主要功能是传播社会文化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繁荣和积累社会文化,促进学术交流,发现和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发展。作为学术成果传播的载体,社科学报在促进社会文化理论成果创新和实践成果总结、传播社会文化知识引导、社会舆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智库主要是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针对国家发展中的实际需求和面临的现实问题,对研究领域的具体问题提供对策报告,发挥咨政建言的作用,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并进行理论成果的创新等。二者在服务国家发展、社会经济建设、引导社会舆论及理论研究成果创新等方面的研究内容契合度高、关联性强。
(二)内容形式优势互补
社科学报更侧重于社会学术理论研究,实践研究偏少,具有综合性的倾向。与之相反,智库主要聚焦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同时也对一些基础理论问题开展研究。社科学报和智库的研究內容的侧重点不同。而社科学报与智库协同发展,社科学报可借智库补短板、强弱项[1],加强对社会实际问题的研究,使社科学报与专业刊物相比处于劣势的“综合性”转化为优势,更有针对性地服务社会发展,提升学报的社会影响力。同时,社科学报的理论研究可以为智库开展社会问题研究提供基础理论,使智库专家在研究实际问题时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注重理论研究的社科学报与注重实践研究的智库可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三)作者群、读者群和专家群交叉重合
社科学报的发展离不开稳定、优质的作者群和忠实的读者群。这些作者群、读者群主要是业内专家、学者,他们在某一学术领域具有较高的造诣或有独到的见解。智库作为思想库,汇聚了不同领域的专家,他们在相应的研究领域也具有较高的认同度。社科学报的优质作者和忠实读者可以是智库的资深专家,智库的资深专家也可以是社科学报的优质作者和忠实读者。将智库专家发展成为社科学报的优质作者和忠实读者,既能增加社科学报的作者储备,也能扩大社科学报的受众规模,扩大传播范围,增加圈内认同度,提升社会影响力;将社科学报的部分作者发展成智库专家,能够丰富智库专家储备。社科学报的作者群、读者群与智库的专家群可以交叉重合,互为支持。
(四)发展过程相互促进
社科学报以传播理论和实际研究成果、积累社会文化为己任,能为智库建设聚焦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智库建设提供查阅文献资料的平台,促进智库更好地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和参考价值。智库开展的应用研究成果和基础理论创新既可以为社科学报提供高质量的稿源,也可为社科学报加强应用问题研究指明新的方向。两者协同发展,相互促进,实现双赢。
二、社科学报与智库建设协同发展的作用方式
(一)社科学报促进智库建设的作用方式
第一,社科学报为智库建设提供信息服务。社科学报除了是学术交流平台,也记录了学术研究历史,是重要的学术信息储备库。社科学报刊载的学术成果一般收录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超星等国内大型数据库,并且存储时间长,检索便捷,能够为智库专家查阅文献提供全面的信息资源。社科学报的广泛丰富的研究成果有利于智库专家在研究实际问题中追根溯源、归纳总结,推论新的思想观点。
第二,社科学报为智库建设提供人才资源服务[2]。智库建设的核心是人才,社科学报拥有专业突出的作者群、专业领域的编委会和专业化的编辑队伍,他们关注学术领域问题及社会重大现实问题。这些专家、学者都是优质人才资源,能够作为智库专家的补充,优化专家库,强化专业优势,促进学术领域问题和社会问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第三,社科学报为智库成果提供传播平台。“智库在媒体中的声望及存在感”是评价智库质量的标准之一。智库作为思想库,发挥咨政建言的作用,它需要将研究成果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知晓研究成果,并宣传、引导受众的思想意识和观念。智库的研究成果刊载在社科学报,通过向社会公开发行或向政府、专业机构赠送刊物以及全文数据库、数字资源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将智库研究成果更广泛地传播出去,可以使更多专家、学者及大众等了解智库的研究成果、研究方向和热点。这既能体现“智库在媒体中的声望及存在感”,也能助推智库研究向纵深发展、跨领域开展研究,为专家、学者分析研判形势及了解、优化选题提供支持。
(二)智库建设促进社科学报发展的作用方式
第一,智库建设能够引导社科学报创新发展。智库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势必在研究社会热点问题和急需解决问题以及社会政策层面产生众多成果,社科学报在服务智库建设中刊发智库研究成果,其服务性指向更加凸显,形成鲜明的区域或行业专业特色,从而创新、优化社科学报的办刊思路,突出办刊的现实性、战略性,促进学术评价机制多元化。社科学报通过应用贴近社会现实的办刊模式,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体现社会价值。
第二,智库建设为社科学报培育新的增长点。智库研究的选题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科学性,既能有效引导社科学报办刊的思路和方向,也能为社科学报提供充足的稿源,助力其强化优势栏目,打造特色栏目、策划专栏或专题,凝练学术研究方向和特色,彰显社科学报发展的精华和亮点。
第三,智库建设能有效促进社科学报影响力的提升。智库也称专家库,其组成人员主要是权威专家。这些专家在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在业界的认同度高,影响深远。智库的建设过程会通过定期开办研究成果简报(快报)、开通微信公众号、建立网站、举办学术论坛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和传播研究成果,提升自身知名度和影响力。而社科学报刊发智库最新学术研究成果,既可以借助智库的宣传提升社科学报的认知度,也可依托稿源的前瞻性、针对性、战略性等塑造和提升社科学报的品牌形象,提升社科学报的社会知名度。同时,社科学报可通过协办或参与智库学术会议等活动,发掘选题、预约稿件,向公众传播社科学报的办刊理念和特色。
三、社科学报与智库建设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聚焦问题研究,服务社会发展
社科学报和智库存在的意义是其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智库的建设要求 “产出创新型政策及政策替代意见的能力”。因此,智库建设要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对策研究,包括国家发展进程中对内、对外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充分发挥“参谋”和“军师”的作用。社科学报一项重要的功能是通过策划具有前沿性、原创意义、战略意义以及反映重点、热点问题等的重要选题,组织刊发有学术价值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传播最新学术信息。因此,社科学报与智库建设应以聚焦问题研究为切入点协同发展,为社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方案。在新时代下,社科学报的发展需要顺势求变,调整办刊策略,加强顶层设计,在保持原有重点领域、特色领域等研究的传统上,通过选题策划,聚焦智库对热点、应用、决策的多角度、立体化的研究,注重理论问题的实际应用,注重实际问题的理论探讨,将基础理论研究与实际问题探讨结合起来。
各社科学报结合办刊实际,可采取不同的发展思路。影响力较大的社科学报,可依托智库建设增加战略研究和热点问题研究,刊载对重大现实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并提出解决思路的文章。地方社科学报则可依托智库建设增加对地方发展的研究及应用对策研究,选用服务区域发展、建设的文章。特色鲜明的行业类社科学报则可增加对特定系列问题的研究,依托智库研究进展,跟踪刊发系列文章等。社科学报与智库建设协同发展是对学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也是促进双方发展的有效途径,二者要努力寻求合作机遇,达成合作共识,共同服务社会发展,体现社会价值。
(二) 搭建学术平台,畅通合作渠道
“智库与政府及其他研究机构、政策参与者的关系” “研究成果的质量及数量”是智库建设的工作内容之一。目前,社科学报与智库虽有合作,但主要集中在影响力较大的一些社科学报,属于强强联手,其他社科学报与智库的合作尚且不多或合作深度尚浅。社科学报应以自身为载体搭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交流平台,为智库聚焦国家发展战略、社会重点和热点问题等研究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提高学术质量,成为智库发展聚集内生性资源。智库则应利用自身研究的社会治理、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建设等重大问题的优势,与社科学报共同营造和维护学术研讨环境。社科学报可以与智库合作共同开设特色栏目等,根据国家发展的长期规划、布局和当前重要、热点问题的研究确定选题。社科学报专家、学者也可以与智库共同承接课题,研究和推介成果。双方借助平台,推进常态化合作,既推进社科学报开门办刊、专家办刊等事项,又推进智库吸纳社会资源、拓展学术资源,二者共同提高学术创新能力、学术研究动态引导能力和对学术前沿以及热点、难点问题的精准把握能力。
(三)共享優质资源,互为依托保障
优质作者是社科学报办刊的核心资源之一,也是社科学报提高学术质量、提升社会影响力的重要保证。高质量的社科学报才能更好地为智库建设提供新思想、新方案。社科学报在邀约、联系专家作者时,需要扩大作者覆盖面,兼顾理论型、实践型专家队伍建设,既要站在理论的高度研究探讨国家的发展战略、规划、布局、政策及重点、热点领域问题,也要从实践经验出发,捕捉社会实际发展中的新问题。社科学报还应鼓励不同学术思想的专家深入探讨,丰富学术思想,繁荣学术文化,为智库发展提供解决问题的新路径、新方法,激发思想新活力。此外,社科学报要依托智库建设加强对重点、热点问题的跟踪,使社会问题与学术研究互不分离,强化作者和读者对社科学报的归属感,使社科学报真正成为学术共同体的平台。而智库建设依托社科学报可以加强与包括社科学报在内的其他学术机构的合作交流,坚持开放研究,共享经验和智慧,使学术共同体共享优质资源,并互为依托保障,共同发展。
(四)加强宣传推广,形成品牌效应
“在媒体中的声望及存在感”即公众对智库的认同感。社科学报与智库建设要想吸引更多的权威专家、学者加入和获得读者的认同,还需要二者主动走出去,宣传社科学报与智库建设协同发展的成果、特色,强化二者协同发展的作用和功能。社科学报本身就是传播平台,要充分利用好社科学报的学术交流平台资源,拓宽社科学报对智库的成果转化渠道[3],其具体宣传方式既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举办学术交流论坛,采用新媒体组织评选重大成果贡献奖、行业领军人等活动,增强社科学报与智库建设的影响力,也可通过多媒介交互、开展可视化服务等内容打造现代化的传播体系。只有做好社科学报与智库建设的品牌,彰显二者协同发展的特色,才能使二者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社科学报与智库都产出智力成果,二者发展有互补、交叉及重叠的优势,而且两者互为平台,具有协同发展的基础。但是,社科学报与智库建设的协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需要在实践过程中找准协同发展的共同目标和切入点,并不断优化协同发展的方式,完善协同发展的路径,提升协同发展的成效,从而使双方在各自的领域里发挥最大的效用。
[参考文献]
[1]王圆圆.从知识出版到知识服务—高校学报与智库建设融合发展路径探析[J].科技与出版,2020(04):68-72.
[2]江波.学术期刊的智库功能与定位[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152-156.
[3]黄江华,冷怀明.学术期刊与新型智库协同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破解之道[J].编辑学报,2019(06):647-650.